2019年1月3日 星期四
法友飛鴻 302:依修入出息念
親愛的法友:
我以前听南传的尊者说,佛陀本人是在菩提树下依修入出息念进入的禅定,不知道这个说法有没有经文出处?
豆友 2019/1/1
========
親愛的豆友:
純就佛傳及經論來說,見「苦、集、滅、道」而證等正覺是「本義」,見「十二緣起」而證等正覺是「新義」,這兩者都屬「四念住」中「身、受、心、法念住」的「法念住」。
掃葉人 2019/1/3
《中部36經》卷4:「如是予心等持、清淨、皎潔、無穢、無垢、柔軟、堪任而得確立不動,心向漏盡智。彼予如實知『此是苦』,如實知『此是苦之集』,如實知『此是苦之滅』,如實知『此是苦滅之道』,如實知『此等是漏』,如實知『此是漏之集』,如實知『此是漏之滅』,如實知『此是漏滅之道也』。予如是知、如是見,予從愛欲漏心解脫,予從有漏心解脫,予從無明漏心解脫也。」(CBETA, N09, no. 5, p. 336, a9-13 // PTS. M. 1. 249) 《四分律》卷31:「時菩薩得如是清淨定意,諸結除盡,清淨無瑕,所行柔軟,所住堅固,得漏盡智而現在前。心緣漏盡智,如實諦知苦、知苦集、知苦盡、知苦盡向道,以得聖諦。如實知之,如實知漏,知漏集,漏盡向道如實知之。彼作如是知如是觀,於欲漏意解脫,有漏意解脫,無明漏意解脫。已解脫得解脫智,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更不復受生。是謂菩薩後夜獲此三明。無明盡明生,闇盡光生,是謂漏盡智。何以故?由如來、至真、等正覺,發起此智得無礙解脫故。」(CBETA, T22, no. 1428, p. 781, c1-11)。 《雜阿含379經》卷15(《相應部 56.11經》):「爾時,世尊告五比丘:「此苦聖諦,本所未曾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此苦集、此苦滅、此苦滅道跡聖諦,本所未曾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 復次,比丘!此苦聖諦已知,...此苦集聖諦已知...苦滅聖諦已知...苦滅道跡聖諦已知...。」(CBETA, T02, no. 99, p. 103, c14-p. 104, a2)。 在鹿野苑教五比丘的是觀苦、集、滅、道,而不是修入出息念。 請參考上海古籍出版社的劉震《禪定與苦修》227頁,梵文殘卷寫的是「斷除貪愛...斷除五蓋...」,這是在「法念住」的範圍。 《阿毘曇毘婆沙論》卷53〈智犍度 3〉:「爾時菩薩審諦觀察離欲之道,速離欲界欲,起初禪神足」(CBETA, T28, no. 1546, p. 384, c18-19)
----------
《方廣大莊嚴經》卷9〈成正覺品 22〉:「佛告諸比丘:「爾時菩薩降伏魔怨,滅其毒刺建立法幢,初離欲惡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入初禪,內靜一心滅覺觀,定生喜樂入二禪,離喜受聖人說住於捨,有念有想身受樂入第三禪,離憂喜捨苦樂、念清淨入第四禪。...爾時菩薩既知無明因行,行因識,...此是老死,此是老死因,此是老死滅,此是滅老死之道,此是憂悲苦惱。如是大苦蘊生乃至滅,如是應知。此是苦,此是集,此是苦集滅,此是滅苦集道,應如是知。...菩薩於後夜分明星出時,佛、世尊、調御丈夫聖智,所應知,所應得,所應悟,所應見,所應證,彼一切一念相應慧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成等正覺,具足三明。」(CBETA, T03, no. 187, p. 595, a21-c29)。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