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18日 星期日

台語與佛典:沒馱

p108

最近讀一篇文章,談到「沒馱」,論及「沒」字,的「中古音」為「muƏt」,版主素來對「高本漢 Bernhard Karlgren」、「蒲立本 Edwin Pulleyblank」的「漢語擬音」有很深的偏見,認為這只是「比量」(推定的結果),而不是「現量」(實際田野採集的發音)。

《大集會正法經》卷4:「一稱是言:『那謨沒馱耶!』」(CBETA, T13, no. 424, p. 989, b2)

其實,「那謨沒馱耶」即是「南無佛陀耶」。漢譯佛經之中「沒馱」即是「佛陀」,對於中唐之後採用「沒馱」代替「佛陀」來翻譯,有些疑惑。此一譯音,似乎起自「不空」、「善無畏」、「般若」等人翻譯的密宗經典,密宗經典的咒語為求「精準」,所以改用此一「新的」譯語。

p109

《一切經音義》卷25:「如言『沒馱』,即母字之末任運含其『娜』字。『娜』是半字。梵書即寄『娜』於馱字之上,故娜為半字。」(CBETA, T54, no. 2128, p. 470, c23)

也就是說,書寫時,有一「半字 d」附寫在「dha」之上,而形成「ddha」。這是所謂「讀音」與「書寫」分離的現象。

請參考中央大學趙淑華的論文《論梵語音節劃分的規則》。

以台語來理解,「沒」的讀音為「but」、「bud」,(台語「沒收」讀作「but-siu1」),「馱」字讀作「to5」,讀音仍然準確地反映「Buddha」,只是「沒」字,讀「but」,古代韻書如《廣韻》已經不收此音。如下圖:「sutraṃ 經」寫成「su」-「traṃ」 ,附加上去的「t」就成為所謂的「半字」。

「buddha 佛」寫成「bu」-「ddha」 ,附加上去的「d」就成為所謂的「半字」。

「dharma 法」寫成「dha」-「rma」 ,附加上去的「r」就成為所謂的「半字」。

p111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