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主在部落格貼文中陸續指出,某些「譯詞」雖然漢字完全相同,可能因譯者不同,其實是譯自不同梵、巴利用語而具有不同意涵。即使是同一梵文、巴利用語,在漢譯經典中,也發現同一經典採用不同譯語的情況。因此,版主建議「跨語言文本對照閱讀已經是『必需品』,而不是『奢侈品』」,對於有心傳播阿含經典、解說阿含經典、詮釋阿含經典的學佛者,憑著漢字的表面字義、文意來開講經義,已經是完全不合時宜。
「同一『文字』(譯詞)雖然漢字完全相同,可能因譯者不同,其實是譯自不同梵、巴利用語而具有不同意涵。」例如「正受」,
《雜阿含109經》卷5:「得地一切入處正受」(CBETA, T02, no. 99, p. 34, b15),「水、火、風、青、黃、赤、白一切入處正受」(CBETA, T02, no. 99, p. 34, b17-18)
《雜阿含197經》卷8:「世尊隨其所應,而示現入禪定正受」(CBETA, T02, no. 99, p. 50, b18)
《雜阿含347經》卷14:「須深知眾多比丘去已,作是思惟:『此諸尊者所說不同,前後相違,言不得正受,而復記說自知作證。』」(CBETA, T02, no. 99, p. 97, a22-24)
此處「正受」是禪定。
《雜阿含1082經》卷39:「有一比丘亦乞食還至安陀林,坐一樹下,入晝正受,而彼比丘起不善覺,心依惡貪。」(CBETA, T02, no. 99, p. 283, c15-17)
從經文「坐一樹下,入晝正受,而彼比丘起不善覺」,此處「入晝正受」只是午後修禪,並未入定;如果入定,不該起「不善覺而心依惡貪」。
「同一梵文、巴利用語,在漢譯經典中,也發現同一經典採用不同譯語」的情況,例如巴利「滅盡定」為「saññā-vedayita-nirodha samāpatti 想受滅定」,
《雜阿含474經》卷17:「非想非非想入處正受時,無所有入處想寂滅,想受滅正受時,想受寂滅,是名漸次諸行寂滅。」」(CBETA, T02, no. 99, p. 121, b7-9)
《雜阿含485經》卷17:「謂比丘度一切非想非非想入處,想受滅,身作證具足住,是名勝樂過於彼者。」(CBETA, T02, no. 99, p. 124, b9-11)
《雜阿含568經》卷21:「滅盡定者,身、口、意行滅,不捨壽命,不離於暖,諸根不壞,身命相屬」(CBETA, T02, no. 99, p. 150, b13-14)「入滅正受差別之相」(CBETA, T02, no. 99, p. 150, b15)
《雜阿含456經》卷17:「非想非非想入處界,於第一正受而得,滅界者,於有身滅正受而得」(CBETA, T02, no. 99, p. 116, c28-p. 117, a1)
有學者認為翻譯成「滅正受」而不是「想受滅」的原因是,將「saññā-vedayita-nirodha samāpatti 想受滅定」,「誤讀」或「背誦出錯」成「sammā-vedayita-nirodha samāpatti 正受滅定」。
有幾位國外學者問我漢譯《雜阿含經》「無間等」是什麼意思,每次我都只回答「是 abhisamaya的譯詞」,他們就沒再進一步提問。
abhisamaya 與 「samaya 時」無關,而是來自「sameti」,此字有「止息」與「認知」兩種意思。作「止息」解釋時, abhisamaya 就成為「完全止息」,有「現觀」的意涵,而引申為「證悟」,如果作「認知」解釋時, abhisamaya 就成為「全面認知」,而有「自身經驗、體認」的意涵。
《雜阿含92經》卷4:「得無間等。」(CBETA, T02, no. 99, p. 24, b4)
《雜阿含92經》「無間等」為現觀、親證。
《雜阿含105經》卷5:「佛告仙尼:『我諸弟子聞我所說,不悉解義而起慢無間等;非無間等故,慢則不斷。』」(CBETA, T02, no. 99, p. 32, b6-8)
《雜阿含105經》「無間等」則只是「當『慢』升起時,不能體認到『慢』」,而與「現觀、親證」無關。
至於「無間地獄」的無間,則是「avīci」,「vīci」是「間隔、間斷」,「avīci」是「無間隔、無間斷」,指在此地獄的眾生會「沒有間斷」地受苦,雖然譯詞近似,但是兩者毫無瓜葛。
5 則留言:
師兄好
師兄解釋了無間等的這兩種解釋
認知->而有「自身經驗、體認」
止息->就成為「完全止息」,有「現觀」的意涵
請問師兄此處根據什麼而說 :與『sametia』或『sameti』相關而非『samaya』?
另外師兄 abhisamaya 的說明非常類似SN.22.23 或是 SA.72 對遍知的解釋。
請問師兄
遍知 pariñña 與 現觀 abhisamaya 是否有什麼關連?
或是兩者間有著相當的意義?
Dear Wildkid,
此條解釋來自Pali-English Dictionary (PED):
「,[abhi + samaya, from sam + i, cp. abhisameti & sameti; BSk. abhisamaya, e. g. Divy 200, 654] “coming by completely”, insight into, comprehension, realization, clear understanding, grasp, penetration.」
Pariñña
[the adj. form of pariññà, cp. abhiñña] knowing, recognising, understanding.
感覺上「遍知 Pariñña」強調「知識」,特別是全面而完全正確的知識。
abhisamaya 強調得自修行這本身的體驗、親證、現觀。
但是,巴利字義必須是根據經典上下文來判讀,(如《雜阿含92經》、《雜阿含105經》之間的「無間等」的差別,與我舉的「入晝正受」與「入滅正受」的兩個「正受」之間的差別),所以你的問題最好還是回到經文來。請舉「經文」為例。
Pali-English Dictionary (PED), (1925), Rhys Davids, T. W. and Stede, William, Delhi: Motilal Banarsidass Publishers.
感謝師兄的說明
所以師兄是說 abhisamaya 在《雜阿含92經》、《雜阿含105經》意思上有些差異?
SA.72 講到智與智者
『智』一字,莊春江師兄的說明:
智」,古文通「知」,南傳作「遍知」(pariñña),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完全理解」(full understanding)。由經文內容而知,「遍知」事實上是「斷」(捨斷) (pahana,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abandonment)或「滅盡」(khaya,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destruction)的同義詞。
經典中兩段:
SA.72
『云何為智?調伏貪欲,斷貪欲,越貪欲,是名為智。』
SN.22.23
『而,比丘們!什麼是遍知?貪的滅盡、瞋的滅盡、癡的滅盡,比丘們!這被稱為遍知。」 』
這樣似乎遍知(pariñña)也有親證的意思
《雜阿含105經》「無間等」則只是「當『慢』升起時,不能體認到『慢』」,而與「現觀、親證」無關。
關於這段,末學完全贊同師兄的解說。
末學疑惑的是 -> 遍知(pariñña)和現觀(abhisamaya) 的差異。
是否可以理解為,
智為現觀之用,
遍知為現觀之果。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