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在阿含經中似乎沒有提及已造的宿業要如何消除,也沒有提及善業不能抵消惡業的說法,但為何後來發展成以懺悔消宿業,也廣為流傳善業不能抵消惡業的說法。
請老師幫忙解惑!
《雜阿含458經》卷17:「云何因生欲想?謂緣欲界也。緣欲界故,生欲想、欲欲、欲覺、欲熱、欲求。愚癡凡夫起欲求已,此眾生起三處邪,謂身、口、心。如是邪因緣故,現法苦住,有苦、有礙、有惱、有熱,身壞命終,生惡趣中,是名因緣生欲想。」(CBETA, T02, no. 99, p. 117, a23-28)
《雜阿含788經》卷28:「假使有世間,正見增上者,雖復百千生,終不墮惡趣。」(CBETA, T02, no. 99, p. 204, c11-12)
你可以參考〈隨緣消舊業〉一文。
http://yifertw.blogspot.tw/2009/05/blog-post_23.html
並不是說「隨緣消舊業」的說法就一定錯誤,但是在「阿含教義」上讀到的是:
「佛教不主張『宿業盡吐、方得解脫』」、「佛教不主張『凡所有受都是宿業所造』」。
在菩提比丘《增支部新譯》裡:
Bodhi, Bhikkhu, (2012), The Numerical Discourses of the Buddha, Wisdom Publication, Boston, USA.
《增支部 3.100經》提到,「佛教不主張『如是造因、就如是得業報』」。
台灣坊間的善書,以因果勸善,給人的印象是「如是造因、就如是得業報」,類似「殺雞,後世轉生作雞被殺」、「殺魚,後世轉生作魚被殺」、「殺人,後世轉生作人被殺」,這種錯誤的印象不是佛教的教導。
阿含中肯定的是「身口意惡業,得惡報;身口意善業,得善報」,但是並未細談「善惡業互相抵銷」、「那一善業必得那一善報、那一惡業必得那一惡報」。
但是,《增支部 3.100經》提醒學佛者:「佛教不主張『如是造因、就如是得業報』」,「因緣果報的機制」並不是淺易可知,而阿含中也未鼓勵學佛者去探究「精確的細節」。而是:
《雜阿含414經》卷16:「佛告比丘:『汝等比丘莫作是說「宿命所作」。所以者何?此非義饒益,非法饒益,非梵行饒益,非智、非正覺,不向涅槃。汝等比丘當共論說「此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所以者何?此義饒益、法饒益、梵行饒益、正智、正覺、正向涅槃。是故,比丘!依於四聖諦未無間等者,當勤方便,起增上欲,學無間等。』」(CBETA, T02, no. 99, p. 110, a25-b3)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