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25日 星期二

書房夜話 244:所知障 jñeyāvaraṇa


Bingxiu Guo 2019/3/23 在他的臉書提到:

所知障(jñeyāvaraṇa)者,於一切所知中障礙(pratibandha)智的生起(jñānapravṛtti)⋯⋯

記得跟許老師讀安慧(sthiramati)的《唯識三十論釋(triṃśikāvijñaptibhāṣyaṃ)》時,老師提到那些要你不要讀經只要聽他說的就好的人、那些宣稱經典讀太多會造成所知障的人,那樣的人才是真的障礙你智慧生起的所知障。

------
應該是2016年吧,復旦大學的劉宇光教授到南華大學演講,經新加坡佛教學院 BCS 紀老師介紹,我乘著興頭上,就開車到南華大學聽他演講。由於接下來劉宇光要到新竹玄奘大學參加會議並發表論文,就搭我的回頭車到新竹。沿路上,車上就我們兩人,互相介紹各自的研討領域和關注範圍,肆無忌憚地品評學界人物;然後,劉宇光將話題拉到他的新論文,闡述玄奘所譯的所知障,原義是知道太少產生的障礙,而不是知道太多知識造成的障礙。
--------
就如同「嗟蘭那鳥」不是鳥類一樣,因「不知」造成的障礙恐怕不會比「多知多聞」少。
《雜阿含267經》卷10:「佛告比丘:「如嗟蘭那鳥種種雜色」(CBETA, T02, no. 99, p. 69, c19-20)
--------
第一張照片為「佛法僧鳥」,給鳥取這名字的人分明跟佛教有仇。第二張照片為台灣「五色鳥」。
--------
在學佛的過程,遇到不少良師益友,勸我老實修行,文字研讀只是造成更巨大的所知障,無法了脫生死。
現在我已經對這樣的勸解產生強大的「抗藥性」,還是走自己的路。
七、八年前,有一次大學以來的一起學佛的朋友聚在一起,彼此關心對方的狀況。一位在佛學院教書的帶頭大哥(他是一位自設診所的開業醫生),問我最近怎麼修行。
我說我在閱讀巴宙教授翻譯的南傳《大般涅槃經》,他說:「你怎麼越修越回去了?那是小乘的,應該要攻讀大乘的《大般涅槃經》才對呀?!」
那時,我已經「彈圓斥大、嘆小褒原」了,所以有了完整的「抗藥性」。
北涼天竺三藏曇無讖譯《大般涅槃經》(CBETA, T12, no. 374, p. 365, c)。
---
https://docs.google.com/viewer?url=http%3A%2F%2Fhomepage.ntu.edu.tw%2F~ntubudda%2Ftjbs%2Ffulltexts%2F026%2F026-3f.pdf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