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25日 星期二

書房夜話 235:對應經典之間「說法地不同」



------
昨天吳教授讀書會談到《相應部22.4經》與對應經典《雜阿含552經》的「說法地」不同。

《雜阿含552經》:「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尊者摩訶迦旃延住釋氏訶梨聚落精舍。」(CBETA, T02, no. 99, p. 144, c20-22)

《相應部22.4經》:「如是我聞。爾時,具壽摩訶迦旃延住阿槃提國之拘留歡喜山曲中。」(CBETA, N15, no. 6, p. 16, a8 // PTS. S. 3. 12)

莊春江老師翻譯的《相應部22.4經》為:
「有一次,尊者摩訶迦旃延住在拘拉拉迦拉之斷崖山,阿槃提人中。」
菩提比丘的英譯為:
...the Venerable Mahākaccāna was dwelling among the people of Avanti on Mount Papāta at Kuraraghara, (尊者摩訶迦旃延居住在阿槃提,拘拉拉伽拉地方的帕帕特山上。)
一般在《雜阿含經》的譯文當中,「釋中」或「釋氏...」的地方通常指「釋迦國」之中。但是,本經此處顯然是指摩訶迦旃延的教化區阿槃提(註釋書指阿槃提也是他的出生地),漢譯《雜阿含552經》關於此經的問答地點應該是出了一些狀況,很有可能是漢譯時出了錯。
---------------
在進行巴利經典與漢譯經典對照閱讀時,最容易發現的差異是「說法地」。
漢譯三藏有巴利經典所無的紀錄:
《增壹阿含經》
「今稱諸經聞如是,佛處所在城國土;
波羅捺國初說法,摩竭國降三迦葉;
釋翅拘薩迦尸國,瞻波句留毘舍離;
天宮龍宮阿須倫,乾沓和等拘尸城;
正使不得說經處,當稱原本在舍衛。」
(CBETA, T02, no. 125, p. 550, b9-13)
《分別功德論》「若不得說經處,但稱在舍衛者,
以佛在舍衛經二十五年,比在諸國最久。」
(CBETA, T25, no. 1507, p. 33, b19-21)
《十誦律》卷40:「佛在舍衛國。長老優波離問佛。世尊。我等不知佛在何處說修多羅毘尼阿毘曇。我等不知云何。佛言。在六大城。瞻[12]波國。舍衛國。毘舍離國。王舍城波羅奈。[13]迦維羅衛城。何以故。我多在彼住。種種變化皆在是處。」(CBETA, T23, no. 1435, p. 288, b26-c1)
----------
由於佛教僧侶不是從小出家開始背誦經典,即使有所謂「驅雀沙彌」,但是不少人是十八歲或二十歲之後才出家。與婆羅門背誦四吠陀相比,他們是五六歲(甚至更早)就開始背誦,背誦時只記音不記義,也就是說,在不解釋義理之下去背誦。
佛教背誦則絕大多數是在通曉背誦文字的情況之下,於老大不小的年紀開始背誦,「丟三落四」的情況在所難免。所以佛教僧團必須定期

Saṅgīti 集誦

用以增強記憶和消除訛誤,只要離群獨居或因病暫停參加集誦,就有忘失或錯謬的可能。
也就是說,佛教初期僧團在背誦的過程,嚴格要求「法義」的章節必須一字不漏、原音呈現。至於發生在什麼地方,誰說了哪些話(世尊除外),在場有多少人,受益者在聽法之後是歸依三寶還是出家,是證了入流果還是得阿羅漢,是容許有些出入的。
----------
本篇文章以上所檢視的例子,顯示有時巴利經文提供一種較可能的陳述,可是有時是漢譯經文提供了較令人信服的敘述。這不僅出現於此處有限的經文研究,在更廣泛的巴利《尼柯耶》與漢譯《阿含》比較研究裡,顯示兩者之中的任合一方都無法自稱毫無改變地保存最原本風貌的敘述。由此可見,要對原始佛教傳承下來的經典作一適切的評價,必須仔細檢視與比對每一部經的巴利與漢譯版本。
雖然審視《毘陀羅大經》的巴利版本與漢譯經文之間的角色調換,並未透露出那一版本代表了比較可能的陳述,全面考察舍利弗與摩訶拘絺羅的各種會談,顯示誰問誰答的角色錯亂可能出自於單純的失誤,而不必說是別具用心地改變此兩人問答的角色。在藉助於範圍更廣的巴利《尼柯耶》與漢譯《阿含》比較研究裡,這樣的結論也仍然適用。即使必須注意,有些特別的經文是某些早期佛教部派所附加的;但是面對這些差異時,也不要忘記有些差異可能是出自口誦傳承所帶來的混亂。
事實上,這是口誦傳承所可預期的結果,如同阿難,傳統佛教所認為的保持早期佛教口誦傳承的重要人物,所說的一句話,依據《中部 76經,旃陀經》(Sandaka Sutta),阿難提到「口誦傳承 anussava,或者記憶得正確、或者記憶得不正確,它可能是正確的,也有可能是錯誤的。
http://www.tt034.org.tw/index.php?option=module&lang=cht&task=dfile&id=1136&i=1

https://www.academia.edu/11333006/%E7%84%A1%E8%91%97%E6%AF%94%E4%B8%98_%E8%AA%B0%E8%AA%AA%E7%9A%84%E6%B3%95_%E8%AA%B0%E8%AA%AA%E7%9A%84%E8%A9%B1_2008_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