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16日 星期日

書房夜話 211:四聖諦的苦諦


-----------------
羅睺羅尊者在《佛陀的啟示》一書,介紹四聖諦時說:
「幾乎所有的學者,(在英文著作裡)都將第一聖諦譯成「苦難聖諦( The Noble Truth of Suffering)」,並且將它的意義解釋為:「根據佛教,生命除了苦難與哀痛之外,別無他物。」這種翻譯及釋義極難令人滿意,而且易致誤會。就因為這種狹義、粗疏而草率的翻譯,以及膚淺的闡釋,才使得許多人發生錯覺,以為佛教是悲觀的。
先說,佛教是既非悲觀的,也非樂觀的。如果一定要說它怎麼樣,毋寧說它是「實觀」的。因為它對人生、對世界的觀點是如實的。它以客觀的眼光看一切事物,既不誑騙你,使你在一個愚人的樂園中,醉生夢死的度過一生;也不以各種虛幻的恐懼與罪惡來恫嚇、折磨你。它只是客觀而正確地告訴你:你是什麼?你周圍的世界又是什麼?並為你指出走向十足自由、和平、寧靜與快樂的途徑。
有的醫生會過份誇大病情,對它放棄一切希望。有的醫生會愚昧地宣稱根本無病,不需要治療,以虛妄的安慰來欺騙病人。你也許可以叫前者為悲觀的,後者為樂觀的。兩者都是同樣的危險。可是另有一類醫生,卻能把症候診斷得很正確;他了解疾病的原因與性質,很清楚地看到這種病可以治愈,而且果敢地採取治療措施,因而救了病人一命。佛就像這第三類的醫師。他是對治世間疾苦的睿智且科學的醫生(Bhisakka or Bhaisajya-guru 醫師,像醫生一樣的老師)。
-------
「苦諦」不是「生命除了苦難與哀痛之外,別無他物」,那麼「苦諦」是什麼?根據佛教的教義,「苦」是什麼?
三法印為「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苦諦」的「苦」,意指「諸行無常、諸法無我」。
《雜阿含11經》卷1:「色無常,受、想、行、識無常。無常者則是苦,苦者則非我,非我者則非我所。」(CBETA, T02, no. 99, p. 2, a26-28)。
我們回到《雜阿含379經》與《相應部56.11經》(《轉法輪經》)的經文。
四聖諦是「苦聖諦 dukkha ariyasacca」、「苦集聖諦 dukkhasamudaya ariyasacca」、「苦滅聖諦 dukkhanirodha ariyasacca」、「苦滅道跡聖諦 dukkhanirodhagāminī paṭipadā ariyasacca」,簡稱為「苦、集、滅、道」四諦。
就苦諦而言,經文說:
元亨寺版《相應部56.11經》:「苦聖諦者,即是此,謂: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愁悲憂惱苦、遇怨憎者苦、與所愛者別離苦、所求不得苦,略說為五取蘊苦。」(CBETA, N18, no. 6, p. 312, a4-5 // PTS. S. 5. 421)
次序上是「此是苦聖諦」、「苦聖諦應遍知 dukkhaṃ ariyasaccaṃ pariññeyya」、「苦聖諦已被遍知 dukkhaṃ ariyasaccaṃ pariññātaṃ」
莊春江老師解釋 parijānanā (動詞為 parijānāti ):
「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完全地理解」(fully understanding)。按:《顯揚真義》以「究竟遍知(最終遍知)、超越(渡過/征服)」(accantapariññaṃ, samatikkamanti, SN.22.23)解說。長老說,在經典中,只有解脫阿羅漢才適合說「遍知(parijānāti)」,而只有初果以上的聖者,才適合說「自證;證知(abhijānāti)」(親身體證的知, SN.22.24)。詞態變化:動詞原形parijānāti,形容詞pariñña(遍知的),過去分詞pariññātaṃ(已遍知),未來被動分詞pariññeyyaṃ(應能遍知/應該被遍知/所知)。」
-----------
K. R. Norman 〈四聖諦的意義,巴利文與法問題〉,陳世峰翻譯:
https://www.academia.edu/17339281/%E5%9B%9B%E5%9C%A3%E8%AB%A6_%E5%B7%B4%E5%88%A9%E6%96%87%E8%AA%9E%E6%B3%95%E9%97%AE%E9%A2%98_%E9%87%8D%E8%AF%91_2017_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