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15日 星期六

書房夜話 182:無著比丘:「『技喻』:以正念自護護他」,《雜阿含619經》與《相應部47.19經》(SN 47.19)2011/4/2 舊文新貼



書房夜話 182:無著比丘:「『技喻』:以正念自護護他」,《雜阿含619經》與《相應部47.19經》(SN 47.19)2011/4/2 舊文新貼
-------
接到朋友通風報信,法鼓山上有無著比丘演講,一早八點從新竹出發,在十點演講要開始前才剛好抵達會場,在場聽講的約有一百二十多人,這場演講的講題是「『技喻』:以正念自護護他」,翻譯是鄧偉仁老師,到場聽講的有捷克籍的性空法師,杜正民教授,莊國彬老師等等。 惠敏校長介紹無著比丘時,戲稱他是位「論文製造機」,無著比丘解釋「因為他專注於禪修,才會寫許多論文」。
演講首先將《雜阿含619經》與SN 47.19 交互解釋,
《雜阿含619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拘薩羅人間遊行,於私伽陀聚落北身恕林中。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過去世時有緣幢伎師,肩上豎幢,語弟子言:『汝等於幢上下向護我,我亦護汝,迭相護持,遊行嬉戲,多得財利。』時,伎弟子語伎師言:『不如所言,但當各各自愛護,遊行嬉戲,多得財利,身得無為安隱而下。』伎師答言:『如汝所言,各自愛護,然其此義亦如我說,己自護時即是護他,他自護時亦是護己;心自親近,修習隨護作證,是名自護護他。云何護他自護,不恐怖他、不違他、不害他,慈心哀彼,是名護他自護。』是故,比丘!當如是學。自護者修四念處,護他者亦修四念處。」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CBETA, T02, no. 99, p. 173, b5-19)
無著法師首先解釋 SN 47.19 的經名為「私伽陀 Sedaka」,在《雜阿含619經》則未標有經名,兩部經的地點略有不同,這也是漢巴對應經典之間常見的現象。他首先指出一個問題,為何弟子反而能指正幢師呢?弟子的技藝不就是幢師所教導的嘛?巴利經文讀來像是弟子在指證老師,漢譯經典則有額外的細節:「然其此義亦如我說」,也就是說,彼此自護是本分上要做的事。 由於此經很短,初讀此經文時,帖主誤以為「當各各自愛護才是正確的作法,而忽視了「當各各自愛護」是本分該做的事,而實際上,「汝等於幢上下向護我,我亦護汝,迭相護持」也不應棄置不理。 無著比丘指出,巴利經文並未明確敘述幢豎於何處,而是弟子站在幢師肩上時開始此段對話,漢譯經文「幢是豎於幢師肩上」,而且似乎是在弟子還在地面上時開始了這段對話。法師要我們想像,如果自己是幢師,除了自己保持平衡,隨時要因應弟子的平衡表演,而去維持幢與弟子的平衡。就弟子本身而言,掛於幢上所作的各種姿態表演,當然要維持自身的平衡,同時,也要注意幢師的平衡狀態,不要在平衡狀態未穩當控制時作出特別為難的表演。
但是,這樣的「當各各自愛護」與「汝等於幢上下向護我,我亦護汝,迭相護持」的比喻是什麼?幢師比喻什麼?弟子比喻什麼?那根竹竿(幢)又是什麼的比喻? 無著比丘提示如果失去平衡,從竿上跌下來的是弟子,而不是幢師跌下來。這一比喻,幢師可能比喻「己」,而弟子比喻「他」,在禪修的教導中,經文反複地提到觀自、觀他、觀自他,也就是幢師的平衡、弟子的平衡與「迭相護持」(自他的平衡),本經特別以幢技為例,強調禪修所特別需要的「平衡」,這也是修習七覺支的要點。
性空法師提到,他感覺經文的弟子是指外在世界,而幢師指的是禪修者的身心,竹竿則是「觸」。 心承法師提到「《雜阿含619經》指示『當各各自愛護』,而大乘經典提到『未能自度先度他』,這兩者是否有衝突?」 無著比丘回答,《中阿含91經》:「周那!若有不自調御,他不調御欲調御者,終無是處。自沒溺,他沒溺欲拔出者,終無是處。自不般涅槃,他不般涅槃令般涅槃者,終無是處。」(CBETA, T01, no. 26, p. 574, b2-5)這個教導十分清晰,自己不會游泳,想要下水去救溺水的人是不可能的,不能調御自己,而想要教導別人調御是不可能的。但是也不會到達究竟解脫、證入涅槃之後才來教導他人,這是程度上的問題。有些教導是在對佛法有相當的認識就可以量力進行,在佛教中沒有「小乘佛教 Hīnayāna」這件事,只求己利而不利他,但是大原則是很清楚的,自己不求戒、定、慧的進修,而希望利益眾人,這是與教誨不合的。」 一位法師提到修「慈無量心時,卻有擔心受到傷害的恐懼」,該如何處理這一情況? 無著法師請性空法師代答,性空法師回答:「Open yourself!」,此位法師再度解釋她的疑惑之後,無著法師做個總結:「如果對方是無意而傷害了妳,開放妳的心胸,把這作為修慈心觀的所緣,認識、接受這一次傷害。如果對方是有意要傷害妳,則應該反思我怎會愚笨到毫無迴避地去接受對方的傷害?接受對方傷害你,受損的不只是妳自己,對方也會受到傷害。這也是『自護時即是護他,他自護時亦是護己』的教導。」 一位法師也提到此經似乎也教導師父、弟子之間的相互信任的問題。
會後,厚著臉皮到師長席去用餐,正坐在惠敏法師旁邊,餐後,法師讓大家更自在一點,笑著要我考一考國彬老師的台語,國彬老師的台語不是普通的不好。 因為無著比丘要交辦一些事項,性空法師與秀蘭師姊帶領大家的餐後繞山經行法談,我就無法參加,卻赴上在老師宿舍一樓會客處的法談。心承法師與另一位尼師正向無著比丘請教法義。
問:「十二因緣的教導,如果學者想斷此生死輪迴的鎖鍊,該從何處下手呢?該斷無明呢?還是斷名色呢?」 答:「據我個人的理解,十二因緣的解說可能是針對外道各種起源的主張而說的,在佛陀教法之中,仍應該是『識苦、斷集、修滅、證道』。」 問:「我所以提起此一問題的原因是,有人講說十二緣起支時,要初學者試著從觸下手,也就是從觸生受這一連結下手。」 答:「據我所知,十二緣起從未被稱作『支aṅga』,不過沒關係,我們繼續往下談,斷受的說法是不合理的,阿羅漢也是有觸與受的,所以應該斷的是 craving, taṇha,不緣受生愛、緣愛生取。也就是在『集諦』上的工夫。」
問:「修慈心觀,只能到達三禪嗎?」 答:「可以到達四禪。初學的另一個禪修方法是讓喜心充滿,憶念過往聽聞佛法的喜樂,憶念護持三寶的功德而生喜樂,心易澄淨而進入初禪。」 我以帖主的身分插嘴問了一個問題:「可是《中阿含》有一部經敘說佛的前生(善眼大師)修四梵住,卻無法達到涅槃,這個梵字 Brahmā 是否別有意涵呢?」 答:「經上說,『只修』四梵住不能達到涅槃。實際上,經文解說如何將七覺支與四無量心結合修習。但是,最緊要的不是先弄懂這些理論,初學者應該每天進行禪修,開始禪修就對了!」 帖主問:「可是《中阿含》有一部經說佛並未認同所有的禪修,他認為有些禪修是有問題的?」 答:「是的,佛說與貪欲結合、與貪欲相應的禪修是不值得稱讚的。」 問:「可是『捨無量心如何能有喜心、樂心』呢?」 這時秀蘭師姊與性空法師已經進到宿舍來,大眾急忙起身安排座位,一番遷讓,再度坐下,由無著比丘代大眾問此問題。 性空法師答:「初禪是『離生喜樂』,二禪是『定生喜樂』,三禪是『無喜生樂』,四禪是『捨念清淨』,是為『捨樂』。不只是四禪中有樂,無捨也不成初、二、三、四禪。」
(版主事後按語:在送性空法師回北投中華佛研所旁的「蓮花素食」時,又確認一次,性空法師回答得毫不猶豫「是的,無捨不成禪。」但是,「捨」不該由漢語的「捨棄」、「不苦不樂」來理解,應該深入巴利經典中「捨」的本義。)
性空法師答:「應該輪替修,而不要等慈無量心成就之後,再修其他無量心。」 無著法師代問:「在座有人問起,『慈、悲、喜、捨無量心』是否與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等四無色定結合?」性空法師依次解釋為何此一無量心會連結到另一無色定,最後他用中文說:「不要想太多,開始禪坐就對了。」在此,要向其他讀者說聲抱歉,鄧偉仁老師的翻譯是,「性空法師講了一字『mettā』,翻譯中還跑出『無招勝有招』來」,我的翻譯是將長達四小時的法談掛一漏萬,浮光掠影描繪輪廓,其實還論及其他重要的法義,待我有機會、有把握時才在部落格寫出吧。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法談還是要親自在場才好,聽人轉述,如食唾餘。
===============
關於十二支緣起的問答,在無著比丘的論文已經指出受與貪欲之間的下手點: http://yifertw.blogspot.com/2011/05/2_06.html
因此,洞見緣起的觀智可以透過觀察基本的緣起法則來開展,而這個法則運作於十二支裡的任二支之間。在此,感受(vedanā)與渴愛(taṇhā)之間的依緣關係就是一個明顯的選擇,因為渴愛就是緣於感受而生起。無論體驗到什麼感受,與那種感受有關的渴愛會生起並影響我們的反應(reactions),而就是在這渴愛生起的當下,藉由避免造作那些受到渴愛影響的習性反應,緣起的苦(dukkha )可以被截止。以此為目的,則受隨觀(vedanānupassanā)是可取的,因為藉由受念住,對於感受的習性反應可以被覺知照亮(觀照)。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