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17日 星期二

學識字 23:再論《雜阿含經》的「雜」和「阿含」

《維基百科》的「雜阿含經」詞條有這樣的敘述(https://zh.wikipedia.org/wiki/雜阿含經):「後世傳誦中,誤將《雜部》(南傳佛教《小部》,諸經篇幅短小,事多雜碎,故名)之名稱,覆譯於《相應阿含》,故名《雜阿含經》。」
這是對「雜」字的誤解。
漢魏之間,「雜」、「襍」兩字混用,並無差別。《說文》「衣部」:「五彩相合。從衣、集聲。」《集韻》「入聲.合韻」:「雜、襍」下云:「昨合切。《說文》五彩相合。一曰集也,或從衣。」
所以,雜阿含」即是襍阿含」,雖有「雜:五色相雜」的字義,其實是「集」。
用「集、襍」來翻譯「以類結集成  saṃyutta」,再合適不過了,怎能說是「誤解、誤譯」呢?
一般理解,認為「阿含」是「āgama」的音譯。「含」字的讀音,《說文》作「胡男切」,音為「ham5」,但是台語保留「kam5」的讀音(IPA 音標為 gam5)。由於某種當今學術界尚未能確認的原因(例如翻譯自『吐火羅語』?),有許多巴利帶 -a 的字尾通常未翻譯出字音。所以「阿含」讀作「a1-kam5」。
漢.揚雄《方言.卷六》:「鋡、龕,受也。齊楚曰鋡,揚越曰龕。受,盛也,猶秦晉言容盛也。」《廣雅.釋詁》:「鋡,盛也。」清.王念孫.疏證:「鋡通作『含』。凡言堪受者,即是容盛之義。」
所以,「鋡」是盛、受的器具,古義是篋,今義為「箱子」,隱約呼應「nikāya」的字義,古德翻譯作「阿鋡」,應該不是出自巧合,而是「音義兼翻」。

2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版主此篇極佳!
"相應"就是"阿含","雜"就是"部",也就是"集、合"之意。雜阿含就是相應部的中文翻譯。"相應阿含"本來就是錯誤的翻譯。
"雜"的意思只要查查如辭海等字典就知道,許多人看中文佛經連中文字典都不查,也難怪讀不通了!

台語與佛典 提到...

事情實況不是如此簡單,對字詞的詮釋訓詁是專門之學,不是查字典一句話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