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28日 星期五

我也來談談〈談談《雜阿含200經》〉

4

===============

版主按語:

在網路上讀到此篇貼文,言辭之間對隨佛比丘頗為不遜。

版主此處僅是評論此一貼文(〈談談《雜阿含200經》〉),並且發表本人對《雜阿含200經》的見解,並非蓄意對隨佛比丘不敬。

版主也不知兩方面(「葫蘆島女王」是一方,在網路上與前者論辯的所謂「隨佛比丘門下弟子」是另一方)的癥結在何處,

在此單純地就經文作詮釋。

「葫蘆島女王」的貼文〈談談《雜阿含200經》〉未標示發表日期,公開討論方面,也看不出「誰」在那一日期發表了什麼評論,此一園地的管理者應儘速改善此一缺點。

同時,有一貼文【《雜阿含769經》:「信戒為法軛」與「大乘」】。

http://www.pamai.net/article/7564382659/

此為轉引自本版2014.11.4 的貼文【《雜阿含769經》:「信戒為法軛」】,應該標明原作者的網址才是符合貼文的準則。

http://yifertw.blogspot.tw/2014/11/769.html

以下為版主的評論。

============

1. 對應經文:《雜阿含200經》,《大正藏》頁底註標 《SN 35.121 Rāhula》為對應經典。 Suttacentral 標《SN 35.121 Rāhula》與《MN 147》為參考經典,而非對應經典。實際上,此一主題相當受到重視,重複的敘述不少;這當中,有大同小異,也有大異小同。論斷誰是誰非、誰真誰偽,應以「佛教文獻學」的立場來判定,用「以禪出教」的方式,硬指他方為劣、為偽,所謂「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是無法服人的,而且也違背《經集》的教導而堅持「僅有己為真實」。

2. 《出曜經》卷3〈1 無常品〉第45頌有一段釋文為:

時,尊者羅云往至佛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時尊者羅云白世尊曰:「唯願如來!與我說法,使有漏心疾得解脫。」

爾時世尊告羅云曰:「汝當思惟因緣雜誦,已誦訖,來至如來所。」

是時,羅云便誦因緣雜誦流利上口,至世尊所,白世尊曰:「唯然世尊!已誦因緣雜誦,有漏不得解脫。」

世尊告羅云:「汝諷誦五盛陰雜誦。」

爾時羅云即受教誡便誦五盛陰,復於餘時至世尊所白世尊曰:「已誦五盛陰已,有漏心不得解脫。」

爾時世尊告羅云曰:「汝當誦六更樂雜誦。」時羅云受佛教已復誦六更樂,復餘時到世尊所白世尊曰:「已誦六更樂已,有漏心不得解脫。」

是時,世尊告羅云曰:「汝當思惟觀察其義。」爾時羅云承受佛教,即自思惟分別其義,漸盡結使,得阿羅漢果。(CBETA, T04, no. 212, p. 626, b27-c12)

《雜阿含200經》與《出曜經》兩者有三點主要差別:

(1). 《出曜經》釋文裡,世尊的教導是「思惟、諷誦」,《雜阿含200經》則是「教授、為人說」。

(2). 後者每次問法都自稱「唯願世尊為我說法,我聞法已,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不放逸住,乃至自知不受後有」,聞法後卻未「於上所說諸法,獨於一靜處,專精思惟,觀察其義」。前者的敘述則是先誦「雜誦」、後思惟觀察其義。

(3). 前者的次序是先《因緣雜誦》(相當於《雜阿含經》的〈雜因誦第三〉),其次《五盛陰雜誦》(相當於《雜阿含經》的〈五陰誦第一〉),最後是《六更樂雜誦》(相當於《雜阿含經》的〈六入處誦第二〉),後者敘述的次序則是「五受陰、六入處、尼陀那法」。

如果,《出曜經》此處「釋文」代表此《出曜經》所屬傳承的《雜阿含經》品次,這就顯示了一本編輯次序大不相同的《雜阿含經》版本。如果這僅僅是教導初學(或沙彌)的次序,這也未曾出現在其他漢譯或巴利佛教文獻之中,這樣的次序頗為耐人尋味。

就上述的第一、二點差異來說,筆者認為,《出曜經》諷誦的教導,比《雜阿含200經》要羅睺羅(羅云)去教授他人,來得合情入理;《雜阿含200經》問法時自稱「我聞法已,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不放逸住…」,從前後文讀來,似乎未實際去「獨一靜處,專精思惟」。《出曜經》的敘述無此「語病」。

3. 《出曜經》的解釋也有問題,因為經文的陳述似乎顯示已經有了「尼陀那」、「五陰」、「六入處」等「誦、相應」的結集,這在佛未入滅時,應該還不至於有此類的結集。

============

以下引自:

http://www.pamai.net/article/72841546483/

作者:葫蘆島女王

既然隨佛比丘及其門徒常拿《雜阿含200經》說事,來證明他們的某些奇談怪論,我們就來仔細研究一下這部經。

=============

《雜阿含200經》卷8:「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尊者羅睺羅往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善哉!世尊!為我說法,我聞法已,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不放逸住;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不放逸住已,如是思惟:『所以族姓子剃除鬚髮,正信非家,出家學道,修持梵行,見法自知作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爾時,世尊觀察羅睺羅心,解脫慧未熟,未堪任受增上法。問羅睺羅言:「汝以授人五受陰未?」

羅睺羅白佛:「未也。世尊!」

佛告羅睺羅:「汝當為人演說五受陰。」

爾時,羅睺羅受佛教已,於異時為人演說五受陰,說已,還詣佛所,首佛足,退住一面,白佛言:「世尊!我已為人說五受陰,唯願世尊為我說法,我聞法已,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不放逸住,乃至自知不受後有。」

爾時,世尊復觀察羅睺羅心,解脫智未熟,不堪任受增上法。問羅睺羅言:「汝為人說六入處未?」

羅睺羅白佛:「未也。世尊!」

佛告羅睺羅:「汝當為人演說六入處。」

爾時,羅睺羅於異時為人演說六入處,說六入處已,來詣佛所,首禮足,退住一面,白佛言:「世尊!我已為人演說六入處,唯願世尊為我說法,我聞法已,當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不放逸住,乃至自知不受後有。」

爾時,世尊觀察羅睺羅心,解脫智未熟,不堪任受增上法。問羅睺羅言:「汝已為人說尼陀那法未?」

羅睺羅白佛言:「未也。世尊!」

佛告羅睺羅:「汝當為人演說尼陀那法。」

爾時,羅睺羅於異時為人廣說尼陀那法已,來詣佛所,首禮足,退住一面,白佛言:「世尊!為我說法,我聞法已,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不放逸住,乃至自知不受後有。」

爾時,世尊復觀察羅睺羅心,解脫智未熟……廣說乃至告羅睺羅言:「汝當於上所說諸法,獨於一靜處,專精思惟,觀察其義。」

爾時,羅睺羅受佛教勅,如上所聞法、所說法思惟稱量,觀察其義,作是念:「此諸法一切皆順趣涅槃、流注涅槃、後住涅槃。」爾時,羅睺羅往詣佛所,首禮足,退住一面,白佛言:「世尊!我已於如上所聞法、所說法獨一靜處,思惟稱量,觀察其義,知此諸法皆順趣涅槃、流注涅槃、後住涅槃。」

爾時,世尊觀察羅睺羅心,解脫智熟,堪任受增上法。告羅睺羅言:「羅睺羅!一切無常。何等法無常?謂眼無常,若色、眼識、眼觸……」如上無常廣說。

爾時,羅睺羅聞佛所說,歡喜隨喜,禮佛而退。

爾時,羅睺羅受佛教已,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不放逸住:「所以族姓子剃除鬚髮,著袈裟衣,正信非家,出家學道,純修梵行,乃至見法自知作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成阿羅漢,心善解脫。

佛說此經已,羅睺羅聞佛所說,歡喜奉行。」(CBETA, T02, no. 99, p. 51, a15-c10)

=============

經文不長,其基本結構是:羅睺羅五次見佛,前面四次都是以羅睺羅和佛說自認已證「不受後有」開始,佛觀察他其實解脫智未熟,教他依照五受陰 ==》 六入處 ==》尼陀那法(緣起法) 的順序修習,第五次見佛後證得阿羅漢果。

隨佛比丘及其門徒認為羅睺羅每次自說的「不受後有」都是他得正見,而不是其錯誤的自證,經文中没有支持的證據,相反文中最後才有「成阿羅漢,心善解脫」文句,而且是在引號之外,恰恰說明前面羅睺羅的自證是錯誤的。

=========公開討論============

另外,這部經在南傳的對應部分是相應部35相應121經, 是没有前面幾次羅睺羅見佛的文字的,按照隨佛比丘的習慣,應該不予採信才對。

http://www.samadhi-buddha.org/Theravada/Canon/01.Chinese/Nikaya/TSEA/N1.SN/sn35/sn35_121%28web%29.pdf

細讀有好處~

答案自然開釋

===========

隨佛比丘其信徒張口閉口「七事修多羅」,實際情況是符合他們觀點的就是屬於「七事修多羅」的,經文裡和他們觀點相左的就不是,雙重標準反應的是雙重人格。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44688150/

還有這個貼文裡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44091442/
引用的《雜阿含200經》的那部分内容是《相應部》裡没有的
《雜阿含經》由說一切有部傳诵,《相應部》由分别說部傳誦,互相有不同之處很正常。

修多羅是公認,七事最早由日本學人與印順法師提出,跟隨佛比丘在立場方面没什麼關係。

http://www.arahant.org.cn/%E5%8E%9F%E5%A7%8B%E4%BD%9B%E6%95%99/%E5%8E%9F%E5%A7%8B%E4%BD%9B%E6%95%99%E4%B9%8B%E7%95%8C%E5%AE%9A

雙重標準,談不上。

隨佛比丘引用的一些經典,是單經,也即並非是南傳北傳所共有的。

然而隨佛比丘對外宣傳,應該採用南傳相應部北傳阿含都共許的經文。

隨佛比丘的追隨者們,常以單經來否定別人舉出的經證依據,卻無視隨佛比丘本身引用了許多單經。

我曾經在qq群中,也引用過「七事」來討論隨佛比丘的觀點,因為和隨佛比丘牌「原始佛教」衝突,便被認為是後人增添的。

隨佛比丘並不完整的承認七事,在實際中,他採用與自己見解表面不衝突的經文,而忽略衝突的經文罷了。

1 則留言:

lucangel 提到...

葫蘆島女王的文章應該是從豆瓣那邊分享過來的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44962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