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31日 星期一

歲末網聚

P1140789 

滿懷著欣喜,在2012年底,窗外是攝氏十度的低溫,與新認識的網友網聚。我們天南地北很鬆散地聊,談到除了原來的學佛途徑之外,如何增加一種專屬21 世紀獨有的學佛方式,我介紹了一下漢巴對照閱讀的工具書與次第(嗚…,對不起,這一下長達兩個小時),談到在家學佛如何將有限的時間更專注地集中在比較小的範圍,讓學習更有進展、更札實。

我們也談到,幾個大專佛學社團「滅社」的危機,社史長達四十年到六十年的台大晨曦社、師大中道社面臨社員只剩一人的滅社危機,談到交大鐘鐸社被更改社名,而專屬某一國內佛教團體,身為交大鐘鐸社學長的我,當然唏噓感嘆,當年我們標立「不隸屬任一宗教山頭,不過度專與某一宗教團體辦活動」的「開放而中立」的學佛原則,顯然未傳承下來。而停辦多年的大專佛學夏令營及高中佛學夏令營顯得在延續佛教命脈上更為重要。

我們也談到《雜阿含經》的出版計畫,與目前無著比丘「《雜阿含經》英譯計畫」,我們也許選兩部經文試著演練一次漢譯、巴利經文對照閱讀的樂趣吧。

臨別,網友贈我十片菩提葉,來自從菩提伽耶菩提樹分枝中國,再從中國引回台灣的菩提樹母株,回到一家一看,2010年12月29日的貼文:

來自菩提伽耶的菩提葉http://yifertw.blogspot.tw/2010/12/blog-post_29.html

Heaven 在上面如此留言:

Heaven Chou 提到... 2010年12月30日下午1:01

常在此站學習, 藉此感謝站長. 我也提供二片菩提葉訊息.
1.http://cbs.ntu.edu.tw/bodhitree/
經台大獅子吼站 David 的推廣,台灣也有菩提樹引進,有能力及有興趣者,或可申請結緣。
2.http://taipei.ddbc.edu.tw/yizhen.php
CBETA 已將房山石經當中獨特的經文數位化, 目前線上已可閱覽.

而整整兩年後,David 帶著菩提葉轉贈給我。

P1140791

2012年12月24日 星期一

《法句經》:所世惡法,無捨無取

k161

近日點讀《法句經》,繼續閱讀

法句經》卷2〈35 梵志品〉:「所[1]世惡法,修短巨細,無取無捨,是謂梵志」(CBETA, T04, no. 210, p. 573, a1-2)[1]世惡法=施善惡【元】【明】。

【元】【明】版的異讀有《出曜經》與《法集要頌經》的對應偈頌為佐證。

《出曜經》卷30〈34 梵志品〉:

世所善惡,脩短巨細,無取無與,是謂梵志。
世俗方略事有若干,欲察人情先採其語,說善說惡不記于懷,不見有長短廣狹,亦復不見有取有與,具足如是行者是謂梵志。是故說曰:『世所善惡,脩短巨細,無取無與,是謂梵志。』」(CBETA, T04, no. 212, p. 770, c19-25)
[9]于=乎【宋】。

《法集要頌經》卷4〈33 梵志品〉:

「世所稱善惡,脩短及巨細,無取若無與,是名為梵志。」(CBETA, T04, no. 213, p. 798, b9-10)

佛光山出版的「中國佛教經典寶藏精選白話版 89」(1997年出版),由中國武漢大學教授吳根友釋譯的,《法句經》,在 241頁對「所世惡法」的解釋為:

「即世間所有惡法,宋本《法句經》此句譯作『所施善惡』,亦通。」

吳教授此處的註解有兩處不通:

1. 《大正藏》異讀作「所施善惡」的是【元】(《普寧藏》)【明】(《徑山藏》)版,而不是【宋】版,《大正藏》此處的標示代表宋《思溪藏》是作「所世惡法」,(《趙城金藏》作「所世惡法」)。我查了一下《磧砂藏》,此處全句為

「所施善惡,脩短巨細,無取無捨,是謂梵志。」

如是指《磧砂藏》的異讀,泛稱「宋本」也是不妥。

2. 「所施善惡、無取無捨」與「世所惡法」,意思不同,恐怕不應以「亦通」兩字帶過,而無額外解說。

吳教授此處的白話譯解(234頁27頌)為

「世間所有惡法,(無論)長短巨細,既無所取亦無所捨,這便稱為真梵志(之士)。」

吳教授的釋譯提到「世間所有惡法」既不「取」也不「捨」,這就有一點「玄」,不管是「惡法」或「所施善惡」,如何能做到既不「取」也不「捨」呢?

GuoBin 提到巴利與耆那教的相關偈頌:

mormolyca 2012年10月23日上午2:21

之前試著比對《經集》、《法句經》與Utt.相應段落,不過就一直擱著沒去整理,這裡先放上與第19偈看起來思想接近的對應部分:
Yodha dīghaṃ va rassaṃ vā, aṇuṃ thūlaṃ subhāsubhaṃ;
Loke adinnaṃ nādiyati, tamahaṃ brūmi brāhmaṇaṃ. (Sn. 633)
無論長短與大小,一切世間淨不淨;
非所與者絕不取,我稱彼為婆羅門。
cittamantam acittaṃ vā | appaṃ vā jai vā bahuṃ /
na giṇhāi adattaṃ je | taṃ vayaṃ būma māhaṇaṃ || (Utt. 25:25)
有生命或無生命,無論是少或是多;
非所與者絕不取,我稱彼為婆羅門。
在有生命、無生命的部份,Utt.此處用的是cittamantam / acittamantam,這跟我們一般常見的jīva / ajīva用法不太相同,這裡是值得去留意的 ^^

實際上此一漢譯《法句經》偈頌的巴利《法句經》對應偈頌是409頌

Yodha dīghaṃ va rassaṃ vā, aṇuṃ thūlaṃ subhāsubhaṃ;

Loke adinnaṃ nādiyati, tamahaṃ brūmi brāhmaṇaṃ.

不管物品長、短、小、大、可意或不可意,於此世間他都不犯不與取,我稱他為婆羅門。(409)

所以《法句經》第一句「世所惡法」(《出曜經》「世所善惡」),應作「世所善惡」,意為世間所有「可意(善)」與「不可意(惡)」的物品。第二句「脩短巨細」,意為世間所有「長的、短的」與「大的、小的」的物品,也就是意指「世間所有物品」。第三句「無取無捨,」(《出曜經》「無取無與」),應作「不取無與」,意為「不行偷盜,不拿他人未明確表達給你的東西 (adinnaṃ 無與 ) (nādiyati 不取)」、「不『無與取』」。

2012年12月22日 星期六

長老菩提比丘:《增支部尼柯耶》新譯

k170

k168

2012年12月21日早上10:30 我幸運地趕在「是芥末日」(世界末日)之前到台北市重慶南路佛哲書局買到了他們書局最後一本菩提比丘《增支部尼柯耶新譯》,共1924頁,2235條註解,8122經,扣掉重複的經還有3872經。我想,手上有這本書,直到世界末日之前,應該不會太無聊。

回想 2005 年六月,在新竹市福嚴精舍山腳的智觀寺,初次跟長老菩提比丘請教問題,長老提到他正在進行的《增支部尼柯耶新譯》,沒有想到又等了七年才見到此書,紀贇教授說得真對,人真的是要長壽一點才見得到美好的事物。

長老在〈序言Preface〉說:「此本翻譯和先前的翻譯一樣,以兩個理想為目標:

1. To be faithful to the meaning of the original. 對原來文本教義的忠實翻譯。

2. To express this meaning in clear contemporary English. 將此教義以清晰(而平易)的當代英文表達出來。」

其實,長老的譯作在一些經文用字糾葛之處還做了一些關鍵的校勘。而最重要的,長老在一些關鍵經文簡潔扼要地敘說不同的註釋,最後加以判讀抉擇。如同我慣所主張的,光是翻譯,其實並不困難,這樣對讀者的幫助表面上是「聊勝於無」,其實是沒多大意義。長老這樣的註解加上翻譯,讓無法閱讀巴利經文的本文與註釋的人能感受法義,也讓能閱讀而沒把握精準的詮釋其中微細差異的人,多了一位老師。這才是長老此譯和其他版本的差別!

還好,http://www.suttacentral.net/ 有頗為完整的對照表。

如果說此書有什麼沒辦法滿足讀者期望的缺陷的話,那就是「未列對應經典」,這對學者有一些不方便,但是,早在兩三年前長老已經明白跟我表示,他無意在書中擺入任何「跨語言比較研究」的內容,這是著書的方向早已定調。

其次是,書末的參考書籍、論文名單列得太少了,如果能多列一些相關文獻會對初學者有更大的幫助。

在漢巴對照閱讀當中,由於漢譯《增一阿含》譯得十分不理想,這也造成歐美學界對《增一阿含》的研究最少,而留下很多空間讓台灣學者作佛學論文。

===========

拿到書,我先翻開 AN 4.185 《梵諦經》,說的是「四點 catukot.ika」空。

如同邱大剛指出的,跟《增一阿含26.8經》毫無關係。

看來 suttacentral 的 website 只是照抄赤沼智善的《互照錄》,並未重新校對過。

這和我Blog上的貼文所說的一樣,必須對自己的範圍,逐一對照過,編訂自己的對照目錄。

赤沼智善:《漢巴四部四阿含互照錄》

語文學家(Philologist):伯希和 (法國)

k169

Paul Pelliot 伯希和(1878-1945)

聽說所有語文學者(Philologist)與語文學的學生牆上都要掛一張伯希和的照片,那就掛上去吧。

伯希和精通英語、德語、俄語、漢語、波斯語、藏語、阿拉伯語、越南語、蒙古語、土耳其語、土火羅語,他是沙畹(Edouard Chavannes)與列維(Sylvain Levi) 的學生。

他也是世界泰斗級的漢學家,請參考:

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C%AF%E5%B8%8C%E5%92%8C

2012年12月15日 星期六

《雜阿含經選讀》---法友飛鴻 51

28

法友:

近幾日來,與青年學佛者來往討論《雜阿含經》,頗得激勵。也因此想到這一題目:「如果有一《雜阿含經》研討會,時間上只容許討論十部經,你會選取那十部,選取的原因是什麼?」

在開始研讀《雜阿含經》時,莊春江先生的《雜阿含經二十選》一直都是我的啟蒙老師,讓我在淡而無味、平實無奇的經文之中得到滋味,才能完成整整1362經的閱讀,日後又以漢譯、巴利對應經典對照閱讀的精神又讀了一遍,覺得其中所講說的法義樂趣無窮,莊先生此書發揮的導讀功用當然位居首功。

莊先生所選依次是

次序 經號 次序 經號
267 11 347
258 12 53
42 13 265
305 14 803
62 15 797
104 16 275
33 17 311
250 18 107
39 19 236
10 245 20 638

莊先生選經的著眼點是「接引初機」,所以這算是一張「必讀的書單」。如果我們審視這張書單,《雜阿含347經》以後的僅有 638, 797, 803三經。也就是說,〈八眾誦〉的經文全部落選,《雜阿含638經》在《道品誦》〈念處相應〉,《雜阿含797經》在《道品誦》〈聖道分相應〉,《雜阿含803經》在《道品誦》〈安那般那念相應〉,除了簡介「道品」的《雜阿含797經》,與兩部和「念處」相關的經文,與《雜阿含347經》在《雜因誦》的〈因緣相應〉,除此四經之外,其餘16經都是選自《五陰誦》與《六入處誦》,簡而言之,這份選單是偏重在印順導師《雜阿含經論會編》的上冊,而完全不介紹下冊。

如果以介紹漢、巴對照閱讀的立場來開列書單的話,你會推薦那些書呢?

Yifertw 2012.12.14

=====================

Dear Yifertw,

     很高興收到你的 mail,你的腳好一點了嗎?

我想,你的意思是替「雜阿含讀書會」的同學開一張書單,利用閱讀十部《雜阿含經》來體會跨文本的對照閱讀能帶來怎樣的法味。「對照閱讀」能糾正抄寫、翻譯的訛誤,在各版藏經之間的不同異讀作出正確的選擇,對難懂的譯詞、譯文提出正確的法義,在表面沒有疑義的地方提出正確的看法,能體會不同部派之間傳承的差異,這些在在都可以進一步滿足「願解如來真實義」的願望。你們對可能是「如來金口親言」的經文一字一句都不放過,要求字字句句都能得到合理的詮釋,與一般「讀書不求甚解」的態度不同,有人認為這是「法執」、「文字障」,我認為這不只是你們對佛陀、佛法、僧團表達景仰之意,也是對自古以來譯經大德的懷念與崇敬。

其實「跨文本的對照閱讀」不是奢侈品,而應該當作現代學佛的必需品,即使自己有語言障礙,無法學習新的語言,也應該從近代台灣學者的相關論文找到一些對照經文的介紹,來體會這樣的讀經方式所能帶來的訊息。無著比丘說得很好:

無著比丘,(2007),〈他山之石可以攻錯〉(II),《正觀》第43期, 23-42頁,正觀雜誌社,南投縣,台灣。(‘Some Pali Discourses in the Light of Their Chinese Parallel ’, Buddhist Studies Review, 22.2 (2005) page 93-105, London, UK.)

<37 頁>感謝自古以來的經典傳誦者與翻譯者的努力,我們現在才能擁有篇帙浩大的文獻資料,而能對照閱讀不同版本的同一經文。這樣的比對閱讀讓我們除了單一傳統的研究成果之外,增加了另一傳統提供的細節所帶來的清晰度;初期佛教因此所增加的視野,我們可以用獨眼的人恢復第二隻眼睛的視力來比喻,他用雙眼所看到的與他當初用單眼所看到的一樣,不過他現在用雙眼看的視野更廣,也更精確。

我建議的第一部經是《雜阿含64經》

「法無有吾我, 亦復無我所;
我既非當有, 我所何由生?
比丘解脫此, 則斷下分結。」

藉著漢巴對照經文去詮釋這首可能翻譯得不算精確的「優陀那」偈,同時也介紹當代歐美學者對「九分教」的詮釋,我們應該不再純粹倚賴漢譯佛典解釋的「十二分教」,應該由「語源學 etymology」與「語文學 philology」去追尋「九分教」在佛教的早期詞義。

我建議的第二部經是《雜阿含262經》

「我已知色無常,受、想、行、識無常,一切行無常,一切法無我,涅槃寂滅。」
闡陀復言:「然我不喜聞:『一切諸行空寂、不可得、愛盡、離欲、涅槃。』此中云何有我?而言『如是知、如是見,是名見法。』?」(CBETA, T02, no. 99, p. 66, b15-19)

闡陀比丘所不能接受的是什麼觀點?尊者阿難的解說為何能讓闡陀比丘釋疑?

阿難引述的佛說與龍樹的「八不」是異是同?為何同?為何異?

這些問題,巴利對應經典能提供或協助怎樣的解答?

我建議的第三部經是《雜阿含1002經》,也是《雜阿含1312經》,此兩部經都關係著一首南北傳《法句經》共有的偈頌

「斷除五捨五, 增修於五根,
超越五和合, 比丘度流淵。」(CBETA, T02, no. 99, p. 262, c21-22)

偈頌中的四個「五」,指的是什麼?類似這樣同一偈頌翻譯兩次的經典有幾經?為何「同一偈頌」要翻譯兩次?為何《法句經》的偈頌會出現在《雜阿含經》,可以用下一敘述詮釋嗎?

〈《法句經》序〉:「是後五部沙門各自鈔眾經中四句、六句之偈,比次其義,條別為品」(CBETA, T04, no. 210, p. 566, b23-25)

我建議的第四部經是《雜阿含551經》

「如世尊[6]義品答[7]摩揵提所問偈:
『[8]斷一切諸流, 亦塞其流源,
聚落相習近, 牟尼不稱歎。
虛空於五欲, 永以不還滿,
世間諍言訟, 畢竟不復為。』」(CBETA, T02, no. 99, p. 144, b3-7)
[6][義品]Aṭṭhakavaggika.。[7][摩揵提所問偈]Māgandiyapañha.。[8]斷…復為Sn. 844.。

從漢譯能否詮釋此偈頌的涵義?如果《雜阿含551經》引用《義品》,是否《義品》的結集比《雜阿含經》的結集還早?如果《雜阿含經》是第一結集時所結集,那麼比第一結集還早的結集是第幾結集?

巴利對應經典對這些問題能提供怎樣的解答?

我建議的第五部經是《雜阿含1174經》「恒水中大樹」(CBETA, T02, no. 99, p. 314, c15)

從巴利對應經典能得到怎樣的啟示?

我建議的第六部經是《雜阿含267經》,「嗟蘭那鳥心種種故其色種種」(CBETA, T02, no. 99, p. 69, c21)「嗟蘭那鳥真的是因為心種種,所以會有種種色嗎?」巴利經文怎麼說?

我建議的第七部經是《雜阿含1329經》,真的有「雪山夜叉」嗎?「夜叉」是六道輪迴裡的那一道?夜叉是神?還是鬼?

我建議的第八部經是《雜阿含1078經》

「斷愛及名色, 除慢無所繫,
寂滅息瞋恚, 離結絕悕望,
不見於人天, 此世及他世。」(CBETA, T02, no. 99, p. 282, a16-18)

巴利經典的對應偈頌如何解說此頌?

從這些比較研究來看,《雜阿含經》與《別譯雜阿含經》,何者翻譯得比較準確?

我建議的第九部經是《雜阿含98經》:

「如是廣說,如前為火與婆羅門廣說。」(CBETA, T02, no. 99, p. 27, b12)。

「如前所說」是指那一部經?

最後,第十部經我建議閱讀《雜阿含33經》:

「色非是我。若色是我者,不應於色病、苦生,亦不應於色欲令如是、不令如是。」(CBETA, T02, no. 99, p. 7, b23-25)

林崇安教授認為此段經文應該作:

「色非是我。若色是我者,不應於色病、苦生,亦於色欲令如是、不令如是。」

「以色無我故,於色有病、有苦生,亦得於色欲令如是、不令如是。」(CBETA, T02, no. 99, p. 7, b25-27)

林崇安教授認為此段經文應該作:

「以色無我故,於色有病、有苦生,亦得於色欲令如是、不令如是。」

從漢巴對照閱讀的立場來思考,你認為該改?還是不該改?

最後,大家依照次序發表此十部經的讀後感想。

草草寫來,未經深思,或許日後再增補改訂吧?

祝 安祥

友 2012.12.15 晚上十點半

2012年12月13日 星期四

《法句經》:生死非常苦

4

近日點讀《法句經》,繼續閱讀

《法句經》卷2〈28 道行品〉:「[6]生、死非常苦,能觀見為慧,欲離一切苦,行道一切除;」(CBETA, T04, no. 210, p. 569, a24-25)
[6]下二頌巴利文無。

佛光山出版的「中國佛教經典寶藏精選白話版 89」(1997年出版),由中國武漢大學教授吳根友釋譯的,《法句經》,在 179頁的解釋為:

「生死(之苦)乃是因為不能永恆而導致的痛苦,能夠觀察到此種苦(相)便是智慧的人;

要想遠離一切塵世苦難,力行正道一切苦難均會解除。」

吳教授的釋譯提到「生死是無常、是苦」,不能說是「錯」,只能說翻譯時「郢書燕說」、「無中生有」,不夠精確。

實際上此一偈頌的對應偈頌是

《出曜經》卷13〈13 道品〉:「一切眾行苦,如慧之所見,若能覺此苦,行道淨其迹。」(CBETA, T04, no. 212, p. 682, b29-c1)

《法集要頌經》卷2〈12 正道品〉:「一切諸行苦,如慧之所見,若能覺此苦,行道淨其迹。」(CBETA, T04, no. 213, p. 783, a28-29)

在巴利《法句經》對應偈頌則是

’Sabbe saṅkhārā dukkhā’ti, yadā paññāya passati;

Atha nibbindati dukkhe, esa maggo visuddhiyā.

當人以智慧而見到諸行是苦時,他就能於苦厭離,這就是清淨之道。(278)

所以《法句經》第一句「生死無常苦」的「生死」,其實是「saṅkhārā 行」的古譯,在安世高翻譯的《七處三觀經》(T150A)就是將五蘊的「行」譯作「生死」。

《七處三觀經》卷1:「色如本諦知,亦知色習,亦知色盡,亦知色滅度行;亦知色味,亦知色苦,亦知色出要,亦至誠知。如是痛癢、思想、生死、識如本諦知」(CBETA, T02, no. 150A, p. 875, b13-16)


《七處三觀經》這一段經文的新譯是:

《雜阿含42經》卷2:「如實知色、色集、色滅、色滅道跡、色味、色患、色離如實知;如是受、想、行、識,識集、識滅、識滅道跡、識味、識患、識離如實知。」(CBETA, T02, no. 99, p. 10, a9-12)

「五蘊」此一名相的古譯,「受」是譯作「痛癢」,「想」是譯作「思想」,「行」是譯作「生死」。

因此,《大正藏》頁底註的標註者,沒能認出對應偈頌來,現行 CBETA 標成「生、死非常苦」也是不合適,應該作「生死非常苦」

在佛法的傳播上,「郢書燕說」初時似無大礙,但日久生出流弊,有時也會讓人嘆嗟。

==========================================

GuoBing 11:29 PM
Sabbe saṅkhārā dukkhā’ti如果要逐字對應,《法句經》大概只對應了「苦」一字,有沒有可能所據的底本不同而有了這樣的翻譯?

==================================================

Dear GuoBing,

是的,很有可能兩者的偈頌是彼此不同的。這是對照閱讀的第一定律:「兩個對應版本的差異處,很有可能是雙方根據的版本不同,而不是有一方背誦出錯、翻譯失誤、抄寫訛誤」。

舉一個例子,我有一個朋友叫黃英俊,有一天有人說他也認識一個黃英俊,我認識的黃英俊45歲,高中和我同學,有個小他一歲的妹妹讀台中東海大學,黃英俊高高瘦瘦的,他妹妹曾參加高中合唱團,這人說他的太太就是黃英俊的這個妹妹,我所說的幾個狀況,她兄妹都符合,這樣子很有可能我們說的是同一位黃英俊,即使如此,還是有可能是另一個黃英俊。於是,我再加幾個描述,黃英俊是小兒麻痺,左腳不良於行,他大學讀的是台灣大學植物病蟲害。不管我附加的條件符合或不符,情況仍然沒有改變,我們有可能說的是同一位黃英俊,也有可能不是。

這跟 DNA 比對一樣, DNA 相似度這麼高非常有可能是直系親屬,但也有可能是雙胞胎兄弟,而不是直系血親。

所以,在 T210, T212, T213 的偈頌比對之下,很有可能兩者是同一偈頌的不同翻譯,只是漢譯《法句經》譯得不貼切、不精準,但是也有可能是出自類似但不同的偈頌,沒有誰像、誰不像的問題,沒有誰忠實保持原貌、誰『背誦出錯、翻譯失誤、抄寫訛誤』的問題。

Yifertw   2012年12月18日上午12:31

====================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35232190/

2012.12.18 方廣錩先生轉貼

====================

 

2012年12月11日 星期二

阿那律的神通,應有深禪定,為何還受五蓋的影響?---法友飛鴻 50

k85

Wildkid 於 2012/12/11

師兄好 為什麼尊者阿那律有這麼樣的神通,他應該也具有深禪定,卻還受五蓋的影響?

Ken Yifertw  2012/12/11下午 9:08

「Dear Wildkid:

《雜阿含197經》卷8:「爾時,世尊為千比丘作三種示現教化。云何為三?神足變化示現、他心示現、教誡示現。

神足示現者,世尊隨其所應,而示現入禪定正受,陵虛至東方,作四威儀,行、住、坐、臥,入火三昧,出種種火光,青、黃、赤、白、紅、頗梨色,水火俱現、或身下出火,身上出水,身上出火,身下出水,周圓四方亦復如是。爾時,世尊作種種神變已,於眾中坐,是名神足示現。

他心示現者,如彼心、如彼意、如彼識,彼應作如是念、不應作如是念、彼應作如是捨、彼應作如是身證住,是名他心示現。

教誡示現者,如世尊說:「諸比丘!一切燒然。云何一切燒然?謂眼燒然,若色、眼識、眼觸、眼觸因緣生受,若苦、若樂、不苦不樂,彼亦燒然。如是耳、鼻、舌、身、意燒然,若法、意識、意觸、意觸因緣生受,若苦、若樂、不苦不樂,彼亦燒然,以何燒然,貪火燒然、恚火燒然、癡火燒然,生、老、病、死、憂、悲、惱、苦火燒然。」(CBETA, T02, no. 99, p. 50, b15-c4)

《中阿含143經--傷歌邏經》:「有三示現:如意足示現、占念示現、教訓示現。」(CBETA, T01, no. 26, p. 651, a7-8)

我認為我們應多談「教誡示現」、「教訓示現」,而少談「如意足示現、神足示現」的所謂「神通」,你認為呢?

--------------------------------------------------------------

Wildkid   2012年12月12日下午7:09   提到...

師兄我不是要談神通....也沒興趣
定與五蓋不是敵對法嗎?
為什麼會這樣?
您舉:『教誡示現者,如世尊說:「諸比丘!一切燒然。云何一切燒然?謂眼燒然,若色、眼識、眼觸、眼觸因緣生受,若苦、若樂、不苦不樂,彼亦燒然。如是耳、鼻、舌、身、意燒然,若法、意識、意觸、意觸因緣生受,若苦、若樂、不苦不樂,彼亦燒然,以何燒然,貪火燒然、恚火燒然、癡火燒然,生、老、病、死、憂、悲、惱、苦火燒然。』
這些所緣其實是修觀,您是意指這AN.3.128 是修觀的指導? 還是其他意思?
溫宗堃師兄是有一篇講到比婆舍那也是禪那,末學看了覺得很有道理。
如果您是意指這AN.3.128 是修觀的指導。則是跟這篇文章立場一樣。
師兄博學多聞,想請教師兄看法。

Wildkid    2012年12月12日下午7:11   提到...

溫宗堃師兄文章是指這篇
〈毗婆舍那也是禪那? —巴利註釋文獻裡的「觀相(禪那)〉—

-----------------------------------------------

Ken Yifertw 2012年12月12日下午9:36 提到...

Dear Wildkid:

1. 依據經典,(我沒有神通,所以沒有親身經驗),外道也有未得定而有神通,也有得外道定而有神通,所以佛陀禁止其弟子顯現神通。

2. 經典中有些故事不是真實的情況,有時是依方便而說法,有時是後代傳誦、抄寫失實。
我們讀經要「依義不依語」,不要咬定經文就一定是歷史事實。我舉兩個例子:
2.1 《增壹阿含48.5經》:「爾時師子長者白舍利弗言:「唯願尊者當受我請。」是時舍利弗默然受請。
是時長者見尊者默然受請,便從坐起,禮足而退,復至大目乾連、離越、大迦葉、阿那律、迦旃延、滿願子、優婆離、須菩提、羅云、均頭沙彌,如此上首者請五百人。......
爾時諸大聲聞各著三衣,持鉢入城至長者家。」(CBETA, T02, no. 125, p. 791, c3-12)
大迦葉持頭陀行,不會到施主家應供。
2.2 《雜阿含583經》:「佛興未曾有,安隱於世間,說呪偈能令,羅睺羅捨月。」(CBETA, T02, no. 99, p. 155, b1-2)
說阿修羅王障月造成月蝕,佛說偈令其捨月。這是印度民間傳說誤入《雜阿含經》,不可聽信。

==================================================

AN 3.128 阿那律(2)

《增支部 3.128 經》:

尊者阿那律前往拜訪尊者舍利弗,交換問候之後,坐於一側,尊者阿那律問說:

「友,舍利弗,我的天眼淨超出人間,能過觀一千世界。我精進不懈,建立正念,身中無瞋,心能定於一,可是仍然無法心解脫而無繫著。(尊者舍利弗,請教導我。)

尊者舍利弗說:

「友,阿那律,當你認為『我的天眼淨超出人間,能過觀一千世界』時,這是『慢』,

當你認為『我精進不懈,建立正念,身中無瞋,心能定於一』時,這是『掉舉』,

當你認為『無法心解脫而無繫著』時,這是『悔』。

如果尊者阿那律你能斷除這三種想法,則能導致甘露法(心解脫而證得涅槃)。」

尊者阿那律即時去除此三想法,而得證甘露法(心解脫而證得涅槃)。於是,尊者阿那律獨一靜處,精勤思惟,不放逸住;不放逸住已:「所以善男子剃除鬚髮,正信非家,出家學道,為究竟無上梵行,見法自知身作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尊者阿那律即成阿羅漢。

經文「當你認為『無法心解脫而無繫著』時,這是『悔』」。「悔 kukkuccaamiṃ」英文譯為「憂慮 worry」,無著比丘在書中指出,「悔 kukkuccaamiṃ」有兩個意涵:憂慮過去所做不善業,與憂慮不能證法。

2012年12月2日 星期日

姚若龍:〈心裡有針〉,作曲與主唱:蕭煌奇

k167

〈心裡有針〉

作詞:姚若龍 作曲:蕭煌奇

幸福親像最後一班
咱趕未赴的火車
只有月光寂寞跌落在土腳
妳講攏是我
誤會不是妳變卦
本來就無愛
這句話使人足心痛
是誰感動、感謝我,做你的雨傘
妳睏未去的暗暝
電話內為你唱的歌
我乎你真情,但你還我孤單


我的心裡有針,要喊煞無聲
眼睭起著大湧,叫我別眯夢

胸坎留著你的香
雙手曾有你來靠岸

雖然一場空,嘛已經有價值


我的心裡有針,要喊煞無聲
原來若愛一個人,苦勸無卡詛
別人的話攏不聽
一心憨憨綴你行
愛是倔強的情歌


風沙對面頂在割
嘛攏無感覺
希望親像玻璃窗
乎你一句話狠狠打破
明明就有傷
那各惦惦站置這

 
我的心裡有針,要喊煞無聲
眼睭內起著大湧,叫我別眯夢

胸坎留著你的香
雙手曾有你來靠岸
雖然一場空,往事嘛已經有價值


我的心裡有針,要喊煞無聲
原來若愛一個人,苦勸無卡詛
別人的話攏不聽
一心憨憨綴你行
愛是咬著耳孔,苦澀的情歌


我的心裡有針,要喊煞無聲
眼睭起著大湧,不願乎人看
胸坎留著你的香
粉紅色玫瑰的香
雖然一場空
往事已經有價值


我的心裡有針,要喊煞無聲
原來若愛一個人,苦勸無卡詛
別人的話攏不聽
一心憨憨對你行
愛是倔強的情歌
眼屎流過笑容的情歌

====================

1. 咱:「lan2」,我們。台語中有時只是「我」的意思。

2. 一班:班次,「最後一班 tsue3-au7-tsit-pang1」,「班 pang1」,蕭煌奇唱作「般 puann1」,有些奇怪。

3. 未赴:「kuann2-bue7-hu3」,沒趕上。

4. 跌落:「puak-lo7」。

5. 土腳:「thoo5-kha1」,地上。

6. 攏是:「loon2-si7」,全部都是。

7. 睏未去:「kun3-bue7-khi3」,睡不著。

8. 暗暝:「am3-me5」,夜晚。

9. 乎你:「hoo7-li7」,給你。應寫作「予你」。

10. 還我:「hain5-ua7」。

11. 嘛已經價值:「嘛 ma7」,也。

12. 要喊:「beh-hua3」。

13. 煞:「suah」,卻。

14. 眼睭:「bak-tsiu1」,眼睛。

15. 大湧:「tua7-eng2」,大浪。

16. 眯夢:台語稱作噩夢而講話或走動為「眯夢 binn5-bang7」,讀音已經走音為「bin7-bang7」。

17. 若愛一個人:「若 na7」,「若愛一個人」,在「愛一個人」的情況。

17. 無卡詛:應寫作「無卡行 bo5-khat-tsuah」,行不通、沒有用。「寫一行字」,台語為「sia2-tsit-tsuah-li7」。

18. 狠狠:「hioon5-hioon5」,有人寫作「熊熊」,突然地、粗魯地。

19. 那各惦惦站置這 :「卻又靜靜站在這裡」。「那各」,卻又。「惦惦」,靜靜不出聲音。

20. 耳孔:「hinn7-khang1」,耳朵。

21. 眼屎:眼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