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9月5日 星期六

燕歸來,常熟的蔣元樞

P1060035

被業風吹到中國常熟市來,就住在興福寺前面,沒想到《唐詩三百首》詩人常建的〈題破山寺後禪院〉就在目前。寺內還有宋朝書法名家米芾(ㄈㄨˊ,二聲福)的真跡刻石。

題破山寺後禪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萬籟此俱寂,但餘鐘磬音。

【作者簡介】

常建,盛唐著名詩人。與王昌齡是朋友。其詩多為五言,常以山林、寺觀為題材,也有部份邊塞詩。有《常建集》。

【字句淺釋】

此詩是作者清晨遊歷常熟興福寺(又名破山寺)後禪院的觀感,是盛唐山水詩中獨具一格的名篇。破山寺:亦名興福寺,建於南齊,到唐代已經是古寺了。初日:旭日。高林:佛家稱僧眾聚居處為“叢林”,此處用“高林”,帶有稱頌意味。萬籟:各種聲音。“籟”在這裡泛指聲音。鐘磬:佛寺中僧人在念經時要撞鐘敲磬使佛音遠播。“磬”是寺院唱誦經文的法器。

【全詩串講】

清晨我到破山寺,朝日初升照要著崇高的樹林,像是佛法慧日照耀高僧聚會的叢林。一條竹林小路,通往幽靜的地方,在那花草樹木的深處,就是後院的禪房。眾鳥喜愛此處的山林風光,在此自由飛翔鳴叫。觀賞潭中倒映的山景,令人洗卻塵俗煩惱,彷彿能悟空理。這時候寂靜無聲,萬籟俱寂,只聽到寺中傳出的鐘磬聲,在山林間廻盪。

【言外之意】

清晨遊破山寺,到現在還是常熟的日常生活,清晨五點半起床,六點趕到興福寺(現在是叫興福寺),喝茶的、做晨操運動的,叫些麵,幾個朋友分著吃,再趕回家整理一下準備上工幹活兒,對我這老人家可是不行。我要把鼻子浸在網路的水裡,直到十二點才去就寢,五點半起床我可不來!清晨旭日初升還是依舊,竹徑、幽處、禪房、花木、山光、鳥性、潭影、萬籟俱寂、鐘磬音,所見所聞可全都變了樣!好恨啊!恨什麼?

恨我到遲景已毀,

怪人來早詩先傳…

在另一個角落,就在彩蝶軒不遠,有一個燕園,是蔣元樞所建。蔣元樞是大學士蔣溥的兒子,常熟人,1759 年中舉人,1775年為台灣知府。1777年返回常熟故里,建了燕園,表示勞燕歸巢的意思。

1683年 明鄭叛將施琅攻克台灣。

1697年 郁永河來台灣採硫磺。

1775年 蔣元樞來台擔任台灣知府,在台南市西門路建了接官亭,在台南市民族路武廟留了一個匾額,在忠義路建了一座三官廟。

1777年 以「官寺」的形式重修台南府城海會寺,也就是現在的台南市開元寺。寺中尚留存蔣元樞的「碑記」與「碑圖」。

1777年 離任。

1780年 建造燕園。

1795年 去世,享年六十歲。(1736~1795)

P1060033

燕園最初是清代乾隆年間(1736-1795)曾任台澎觀察使兼學政的蔣元樞所建造,他的後人又進行了增建。疊山名家戈裕良用常熟虞山黃石,將山上的「劍門」景觀微縮在園中,跟遠處的虞山遙相呼應。這座假山名叫「燕谷」,也稱為「燕谷引勝」,燕園也由此得名。

在現存的古典園林裏,有記載的戈裕良作品只留下了兩處,另一處就是環秀山莊的湖石假山,所以格外珍貴。「燕谷」疊石雄偉,石體連環勾搭,凹凸富有變化,山中有清澈的池水,深邃的岩洞,險峻的石梁,猶如虞山伸延的一脈餘峰,景中有畫,真假難
分。

P1060038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