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雕本《高麗藏》《法句經》的〈21世俗品〉 |
除棄惡業者,是名婆羅門[2],
所行清淨者,則稱為沙門[*],
自去垢穢者,是名出家人[*]。」(CBETA, N26, no. 9, p. 52, a14-p. 53, a1 // PTS. Dhp. 56)
[2]「婆羅門」brāhmana-;「除惡業者」bāhita-pāpa-。「沙門」Samaṇa-;「行寂靜之人」Sama-cariya-(第二六五頌註[01]參照);「出家」Pabbājayaṁ(attano malam)去自己之垢穢。以上之語源的說明之中最後者,至少動詞之語根為共通。Pabbajita-: pabbajati, Pabbājayaṁ(pres, nom.): pabbājeti(Caus.)Pāli pabbaj- = SKT. Pra+vray-。
[*2-1]「婆羅門」brāhmana-;「除惡業者」bāhita-pāpa-。「沙門」Samaṇa-;「行寂靜之人」Sama-cariya-(第二六五頌註[01]參照);「出家」Pabbājayaṁ(attano malam)去自己之垢穢。以上之語源的說明之中最後者,至少動詞之語根為共通。Pabbajita-: pabbajati, Pabbājayaṁ(pres, nom.): pabbājeti(Caus.)Pāli pabbaj- = SKT. Pra+vray-。
[*2-2]「婆羅門」brāhmana-;「除惡業者」bāhita-pāpa-。「沙門」Samaṇa-;「行寂靜之人」Sama-cariya-(第二六五頌註[01]參照);「出家」Pabbājayaṁ(attano malam)去自己之垢穢。以上之語源的說明之中最後者,至少動詞之語根為共通。Pabbajita-: pabbajati, Pabbājayaṁ(pres, nom.): pabbājeti(Caus.)Pāli pabbaj- = SKT. Pra+vray-。
Bāhitapāpoti brāhmaṇo, samacariyā samaṇoti vuccati; Pabbājayamattano malaṃ, tasmā ‘‘pabbajito’’ti vuccati.
已除惡的人稱為婆羅門,平等行的人稱為沙門,捨斷自己垢穢的人稱為出家者。(388)
-----
對應偈頌為:
經名
|
偈頌
|
巴利《法句經》388頌
|
Bāhitapāpoti brāhmaṇo, samacariyā samaṇoti vuccati;
Pabbājayamattano malaṃ, tasmā ‘‘pabbajito’’ti vuccati.
|
巴利《法句經》388頌
|
已除惡的人稱為婆羅門,平等行的人稱為沙門,
捨斷自己垢穢的人稱為出家者。
|
元亨寺版《法句經》388頌
|
除棄惡業者,是名婆羅門,
所行清淨者,則稱為沙門,
自去垢穢者,是名出家人。
|
淨海法師《法句經》388頌
|
去除惡業者,是名婆羅門。行為清淨者,則稱為沙門,自除垢穢者,是名出家人。
|
了參法師《法句經》388頌
|
去除罪惡者為婆羅門,行為寂靜者為沙門,
捨棄自己垢穢的人,是為出家人。
|
《法句經》卷2〈梵志品
35〉7頌
|
出惡為梵志,入正為沙門,
棄我眾穢行,是則為捨家。
|
《出曜經》卷29〈梵志品
34〉13頌
|
出惡為梵志,入正為沙門,
棄我眾穢行,是則為捨家。
|
《出曜經》卷13〈沙門品
12〉16頌
|
謂能捨惡,是謂沙門,梵志除惡,
沙門執行,自除己垢,可謂為道。
|
《法集要頌經》卷4〈梵志品
33〉13頌
|
出家為梵行,入正為沙門,
棄捨眾穢行,是則名捨家。
|
水野弘元《巴利字典》稱「sama-cariyā」為「正行、寂靜行、平等行」。 辛島靜志引述諾曼的見解,認為犍陀羅對應偈頌此字作「samairya」,由於犍陀羅語「寂靜行」作「śama-cariyā」,對「平等行」則作「sama-cariyā」。因此,此處應該是意為「平等行」,而非「寂靜行」。
在耆那教義,「平等行」為「無喜愛或仇恨的眾生」、「同樣對待自己和別人」、「同樣看待尊敬和輕蔑」,「寂靜行」為「正行、不殺」。
閱讀漢譯時,或有一個疑問:「如果說『出惡為出家』、『入正為梵志』、『棄我垢穢為沙門』,行不行?」
例如,《法集要頌經》卷4〈梵志品 33〉就翻譯作:
「出家為梵行,入正為沙門,
棄捨眾穢行,是則名捨家。」(CBETA, T04, no. 213, p. 798, a26-27)。
這樣解釋是不懂此首偈頌的意趣。
這首偈頌是依「流俗詞源 folk etymology」作解說。
偈頌裡說:
「婆羅門 brāhmaṇa」(是由「Bāhita」而來的),「已除惡者Bāhitapāpa」(才可)名為「婆羅門」。
「沙門 samaṇo」(是由「sama」而來的),「sama-cariyā 行 sama 的人」(正行者、平等行者、寂靜行者),(才可)名為「沙門」。
「出家者 pabbajita」(是由「pabbājaya」而來的),「捨棄自己垢穢的人 Pabbājayamattano malaṃ」(才可)名為「婆羅門」。
----------
我們讀到「入正為沙門」,可以想像三國時代的支謙是把 sama 當作「正」來理解。
《法集要頌經》卷4〈梵志品 33〉:「出家為梵行」(CBETA, T04, no. 213, p. 798, a26),這是錯誤的翻譯,因為從「字源」來說,「婆羅門 brāhmaṇa」並未帶有「出家 pabbajita」的意思,而是帶有「pabbajati 捨棄」的字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