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9日 星期六

《雜阿含經》攝頌初探--兼談印順導師在《雜阿含經》攝頌研究的創見(3)

51

《雜阿含經》攝頌初探

兼談印順導師在《雜阿含經》攝頌研究的創見

本文出自《福嚴佛學研究》第四期,2009 年四月出版,89-139頁

II,《雜阿含經》攝頌與對應經典的比對

四、攝頌與對應經典的標示

五十卷本《雜阿含經》只有五卷留有攝頌,分別為卷一、卷二、卷三、卷五與卷十,都在〈五陰誦〉的範圍內。總共只有十五首攝頌。[1]為了敘述簡潔,本文依《大正藏》《雜阿含經》的卷次將現存攝頌編號,以方便稱引,同時也依《大正藏》的《雜阿含經》經號來附註對應的《雜阿含經》攝頌。

1. 《雜阿含經》卷1:「無常(1)及苦(1A)空(1B),非我(1C)正思惟(2);無知等四種(3-6),及於色喜樂(7)」(CBETA, T02, no. 99, p. 1, c20-21)

此攝頌含 1-7經。參考<表二>。

<表二>

雜阿含

相應部尼柯耶

附註

1

22.12

1.1

1A

22.13

1.2

1B

----

1C

22.14

2

22.52

1.3

3

22.24

4

22.24

1.4

5

22.24, 22.29

1.5

6

22.24

7

22.29

[附註]:

1.1 《互照錄》與《佛光藏,雜阿含經》列《SN 22.12》為《雜阿含1經》的參考經典;《會編》註明《SN 22.12》與《SN 22.51》為此經的對應經典[2],這是十分合適的。因為《SN 22.12》未提及「正觀」,而《SN 22.51》的經文 “sāssa hoti sammādiṭṭhi” 與《雜阿含 1經》經文的「如是觀者,則為正觀」相當。[3]

1.2 《雜阿含 1經》:「如觀無常。苦、空、非我亦復如是」[4],分別對應為苦(SN 22.13)、空(無巴利對應經典)、非我(SN 22.14),《雜阿含經》經文並舉「無常、苦、空、非我」時,對應的巴利經文通常只有「無常、苦、非我」,而無「空」的相關經文。

1.3 《互照錄》列《SN 22.15-17》為《雜阿含2經》的對應經典,《互照錄》在《SN 22.52》未列任何對應經典[5],而《會編》註明《SN 22.51》為此經的對應經典[6]

1.4 《互照錄》與《佛光藏,雜阿含經》列《SN 35.27》為《雜阿含4經》的參考經典[7],《雜阿含經論會編》則列《SN 22.24》為對應經典[8],應以《SN 22.24》為較合適,因為《SN 22.24》與《雜阿含4經》都談五蘊(在〈五陰誦〉、〈蘊相應 Khandhasaṃyutta〉內),而《SN 35.27》則是說十八界。

1.5 《互照錄》與《佛光藏,雜阿含經》列前半段對應經典為《SN 22.29》,後半段為《SN 22.24》[9]

2. 《雜阿含經》卷1:「過去四種說(8),厭離(9)及解脫(10);二種說因緣(11, 12),味亦復二種(13, 14)」(CBETA, T02, no. 99, p. 3, a4-5)

此攝頌含 8-14經。參考<表三>。

<表三>

雜阿含

相應部尼柯耶

附註

8

22.9-11

9

22.15

10

22.16-17

2.1

11

22.18-20

2.2

12

22.18-20

13

22.28

14

22.27

2.3

[附註]:

2.1 《會編》僅註明「大同前經」[10],未特別說明是否對應經典亦為《SN 22.15》。《佛光藏,雜阿含經》、《互照錄》都將《SN 22.16-17》列為對應經典,此兩種對應經典其實與漢譯《雜阿含 9經》或《雜阿含 10經》差異不大。不過,可以見到《佛光藏,雜阿含經》在編列各經的「對應經典」時,大都採用《互照錄》,而非《會編》。

2.2 《會編》列《SN 22.18-20》為《雜阿含 11經》與《雜阿含12經》的對應經典[11],《佛光藏,雜阿含經》、《互照錄》則前者列為《SN 22.18》、後者列為《SN 22.19-20》。巴利經文此三經依次為「無常」、「苦」、「非我」,漢譯《雜阿含 11經》與《雜阿含 12經》之間的差異,前者為「如是觀者,厭於五蘊則不樂,不樂則解脫」,後者為「如是觀者,名真實正觀,聖弟子!如是觀者,於五蘊解脫」;所以,漢譯的差別不是巴利經文的差別,應以《會編》的列法為較適當。

2.3 《佛光藏,雜阿含經》、《互照錄》都將《SN 22.26》列為此經的對應經典。

3. 《雜阿含經》卷1:「使(15)增諸數(16),非我(17)非彼(18);結繫(19)動搖(21),劫波所問(22);亦羅睺羅所問二經(23, 24)」(CBETA, T02, no. 99, p. 5, b26-27)

此攝頌含 15-24經。參考<表四>。

攝頌缺《雜阿含 20經》

<表四>

雜阿含

相應部尼柯耶

附註

15

22.36

3.1

16

22.35

3.2

17

22.68

3.3

18

22.68

19

22.70

20

22.70

3.4

21

22.64

3.5

22

22.124-125

23

22.91

3.6

24

22.92

3.7

[附註]:

3.1 《會編》註明「參照《相應部》(二二)〈蘊相應〉六三經義」[12]。《佛光藏,雜阿含經》、《互照錄》都將《SN 22.36》列為對應經典。《SN 22.63》經文並未談及「使」的法義,《SN 22.63》所提及的魔羅(Māra)也未出現在漢譯《雜阿含 15經》,所以,應以《SN 22.36》為較合適。《會編》此處或許為筆誤。

3.2 《會編》未列此經的對應經典。

3.3 《會編》註明對應經典為「《相應部》(二二)〈蘊相應〉六九經」[13] 。《佛光藏,雜阿含經》、《互照錄》都將《SN 22.68》列為對應經典。《SN 22.68》與《SN 22.69》的差別,前者談及「我」,後者談及「我所」;漢譯兩經(17經、18經)的差別,前者為「色非我所應」,後者為「色非我、非我所應,亦非餘人所應」,因此不須將巴利兩經分開列為漢譯兩經。

3.4《雜阿含 20經》「深經亦如是說」[14],各藏經版本此處經文相當一致,沒有其他「異讀」,此處《會編》作:「『染』原本作『深』。依《論》:『二、愛結所染諸有漏事』,知深乃染字形似之誤,今改。「染經」與上「結所繫」經,與『相應部』(二二)『蘊相應』七0經相當。」[15]。此經未包含在攝頌之內。

3.5 《會編》列對應經典為《SN 22.63-65》[16]

3.6 《會編》也將《SN 18.21》列為對應經典[17]

3.7 《會編》也將《SN 18.22》列為對應經典[18]

4. 《雜阿含經》卷1:「多聞(25)善說法(26),向法(27)及涅槃(28);三蜜離提問云何說法師(29)」(CBETA, T02, no. 99, p. 6, a22-23)

此攝頌含 25-29經。參考<表五>。

<表五>

雜阿含

相應部尼柯耶

附註

25

----

26

22.115-116

27

22.39-42

28

22.115-116

29

22.115

4.1

[附註]:

4.1 《會編》註明「《相應部》(二二)〈蘊相應〉一一五經」[19]。《佛光藏,雜阿含經》除此之外,還列《SN 22.154》為對應經典[20]

5. 《雜阿含經》卷2:「竹園(82)毘舍離(83),清淨(84)正觀察(85);無常(86)苦(87)非我(33),五(34)三(35)與十六(36)」(CBETA, T02, no. 99, p. 8, b13-14)

此攝頌含 82-87, 33-36經。參考<表六>。

<表六>

雜阿含

相應部尼柯耶

附註

82

----

83

----

84

22.45

85

----

5.1

86

----

87

----

33

----

5.2

34

22.59

35

----

36

22.43

[附註]:

5.1 《佛光藏,雜阿含經》列《SN 22.46》為對應經典[21],《互照錄》雖然列《SN 22.46》為對應經典,但是於後面加註「問號(?)」[22]

5.2 《佛光藏,雜阿含經》列《SN 22.59》為對應經典[23],但是筆者仍以為《互照錄》與《會編》不列對應經典為合適。

6. 《雜阿含經》卷2:「我(37)卑下(38)種子(39),封滯(40)五轉(41)七(42);二繫著(43, 44)及覺(45),三世陰世食(46)」(CBETA, T02, no. 99, p. 12, a7-8)

此攝頌含 37-46經。參考<表七>。

<表七>

雜阿含

相應部尼柯耶

附註

37

22.94

38

----

6.1

39

22.54

40

22.53

41

22.56

42

22.57

43

22.7

44

22.8

45

22.47

46

22.79

6.2

[附註]:

6.1 《佛光藏,雜阿含經》與《互照錄》都將《SN 22.94》列為對應經典。《會編》則在此未列對應經典。《雜阿含 38經》提及有一器物,有各種名稱,而《SN 22.94》除了對應《雜阿含 37經》的經文之外,未提及此一器物為例子,反而有《雜阿含 37經》與《雜阿含 38經》都未提到的藍色、紅色、白色蓮花的例子,因此,以《會編》不列對應經典為較合適。

6.2 關於「攝頌六」的「三世陰世食」[24],《佛光藏,雜阿含經》的註解為:「指『三世之五受陰所食』之意,故第二個『世』字可能為『所』字之誤植。」[25]《會編》則註明為:「『所食』原本作『世食』,依經文改」[26]。因此,作為「三世陰所食」應是十分恰當。

7. 《雜阿含經》卷2:「二信(47, 48)二阿難(49, 50),壞法(51)欝低迦(52);婆羅(53)及世間(54),除(55)漏無漏法(56)」(CBETA, T02, no. 99, p. 13, c5-6)

此攝頌含47-56經。參考<表八>。

<表八>

雜阿含

相應部尼柯耶

附註

47

22.146

7.1

48

22.146

7.2

49

22.37

50

22.37-38

7.3

51

22.32

52

----

7.4

53

----

7.5

54

----

55

22.48

7.6

56

----

[附註]:

7.1 《佛光藏,雜阿含經》、《互照錄》都將《SN 22.146》列為對應經典,這應該是恰當的。《會編》在此未列對應經典。

7.2 《會編》在此列《SN 22.146》為對應經典,《佛光藏,雜阿含經》、《互照錄》都將《SN 22.147》列為對應經典。《SN 22.146》與《SN 22.147》的差別,《SN 22.146》為「於五蘊厭離」,《SN 22.147》為「於五蘊觀無常」;《雜阿含47經》提及「厭已,離欲,解脫,解脫知見: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雜阿含48經》不同的是「正信非家出家」與「於五蘊得離,...悉離一切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所以,巴利兩經的差異並不是兩部《雜阿含經》的差異,將巴利兩經分別配屬《雜阿含》兩經,如此安排並不恰當。筆者認為,《SN 22.147》的「於五蘊觀無常」經文,並未出現在《雜阿含47經》、《雜阿含48經》之中,因此,《會編》不列《SN 22.147》為對應經典是有其獨到的見解。

7.3 《會編》在此未列對應經典。

7.4 《會編》的註解:「『鬱低迦修多羅』,別部所誦《增壹阿含經》,及《增支部》,均未見此經。」[27]

7.5 《會編》將攝頌對應此經的「婆羅」,改為「薩羅」。[28]

7.6 《會編》將攝頌對應此經的「除」,改為「陰」。[29]

8. 《雜阿含經》卷2:「陰、根、陰即受,二陰共相關;名字、因、二味,我慢、疾漏盡」(58) (CBETA, T02, no. 99, p. 15, b2-3)

《會編》認為「此頌是『內攝頌』,攝一經十問之義,與攝十經為一頌(的攝頌)不同。」[30]《會編》認為「二味,我慢」應該作為「味,二我慢」以符合經文。

9. 《雜阿含經》卷3:「生滅(59)以不樂(60),及三種分別(61);貪著(62)等觀察(63),是名優陀那(64)」(CBETA, T02, no. 99, p. 17, a21-22)

攝頌含 59-64經。參考<表九>。

<表九>

雜阿含

相應部尼柯耶

附註

59

22.5

60

22.5

9.1

61

----

62

----

63

22.47

64

22.55

[附註]:

9.1 《互照錄》將《雜阿含59經》作為《SN 22.5》前半部分的「參考」經典,將《雜阿含60經》作為《SN 22.5》後半部分的「參考」經典。《會編》在《雜阿含59經》與《雜阿含60經》都未列對應經典。

10. 《雜阿含經》卷3:「受(65)與生(66)及樂(67),亦說六入處(68);一一十二種,禪定三昧經」(CBETA, T02, no. 99, p. 18, a24-25)

此攝頌含 65-68經。參考<表十>。

<表十>

雜阿含

相應部尼柯耶

附註

65

22.5, 22.6

10.1

66

22.7

10.2

67

----

68

----

10.3

[附註]:

10.1 《佛光藏,雜阿含經》、《互照錄》、《會編》都將《SN 22.5》及《SN 22.6》列為《雜阿含65經》的對應經典。

10.2 《會編》在此未列對應經典。

10.3 《雜阿含65經》「如觀察(1),如是分別(2)、種種分別(3)、知(4)、廣知(5)、種種知(6)、親近(7)、親近修習(8)、入(9)、觸(10)、證(11),二經,亦如是廣說」(CBETA, T02, no. 99, p. 17, b14-15),《佛光藏,雜阿含經》認為此處的「二」字,應該是「十二」兩字脫落而成的[31] 。《會編》認為此處只列十一經,參照《瑜伽師地論》,均「約聞、思、修慧,解釋『親近、修習、多修習』」,所以此處的「親近、親近修習」疑為「親近、修習、多修習」以補足經文所謂的「十二經」。[32]


[1] 本文將「攝頌八」當作「內攝頌」,因此比較嚴謹地說,五十卷本《雜阿含經》只有十四首攝頌,而不是十五首攝頌。

[2] 印順導師,《雜阿含經論會編(上)》,第6頁,註7。赤沼智善在《漢巴四部四阿含互照錄》207頁,在《SN 22.51》處未列任何對應經典。

[3] 《雜阿含1經》(CBETA, T02, no. 99, p. 1, a7-8)。

[4] 《雜阿含 1經》(CBETA, T02, no. 99, p. 1, a14-15)。

[5] 赤沼智善,(1929),205頁與 207頁。

[6] 印順導師,《雜阿含經論會編(上)》,第6頁,註10。

[7] 赤沼智善,(1929),26頁。《佛光藏,雜阿含經》,第5頁,註3。

[8] 印順導師,《雜阿含經論會編(上)》,第9頁,註1。

[9] 赤沼智善,(1929),26頁。《佛光藏,雜阿含經》,第7頁,註1。

[10] 印順導師,《雜阿含經論會編(上)》,第15頁,註2。

[11] 印順導師,《雜阿含經論會編(上)》,第16頁,註1。

[12] 印順導師,《雜阿含經論會編(上)》,第24頁,第二行,註1。

[13] 印順導師,《雜阿含經論會編(上)》,第27頁,註1。

[14] 《雜阿含20經》「深經亦如是說」(CBETA, T02, no. 99, p. 4, b25)

[15] 印順導師,《雜阿含經論會編(上)》,第30頁,註2。

[16] 印順導師,《雜阿含經論會編(上)》,第30頁,註3。

[17] 印順導師,《雜阿含經論會編(上)》,第34頁,註1。

[18] 印順導師,《雜阿含經論會編(上)》,第34頁,註4。

[19] 印順導師,《雜阿含經論會編(上)》,第38頁,註5。

[20] 《佛光藏,雜阿含經》,39 頁,註 1。

[21] 《佛光藏,雜阿含經》,141頁,註2。

[22] 赤沼智善,(1929),30頁,第36項。

[23] 《佛光藏,雜阿含經》,137頁,註1。

[24] 印順導師,《雜阿含經論會編(上)》,第165頁,註1。

[25] 《佛光藏,雜阿含經》,第169頁,註1。

[26] 印順導師,《雜阿含經論會編(上)》,第160頁,註5。

[27] 印順導師,《雜阿含經論會編(上)》,第165頁,註1。

[28] 印順導師,《雜阿含經論會編(上)》,第170頁,註2。

[29] 印順導師,《雜阿含經論會編(上)》,第170頁,註3。

[30] 印順導師,《雜阿含經論會編(上)》,179頁,註4。

[31] 《佛光藏,雜阿含經》,第109頁,註4。

[32] 印順導師,《雜阿含經論會編(上)》,第111頁,註2。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