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23日 星期四

第一屆佛經音義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


第一屆佛經音義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

日期:2005年9月20日~22日

地點:上海師範大學

1. 黃坤堯:玄應音系辨析

2. 林光明:漢文佛典之梵字音義研究

3. Robert Buswell、徐文堪譯:從玄應《一切經音義》看漢語佛教翻譯中的俗語語音成分

4. 陳五雲:《可洪音義》碎拾

5. 竺家寧:《慧琳音義》與佛經中的名詞重疊現象

6. 雷漢卿:佛經中AABB式疊音詞語例釋

7. 耿銘:佛經中「俛仰」一詞音義考

8. 俞理明:《一切經音義》中「這」的訓解

9. 曾昭聰:玄應《眾經音義》中的詞源探討述評

10. 郭瑞、李海燕、王平、臧克和:六朝石刻與佛經音義資源

11. 徐時儀:玄應與慧琳《一切經音義》的比較

12. 梁曉虹:日本現存佛教音義及其史料價值

13. 丁鋒:殘存最早佛教音義考:隋釋曇捷及其所著《法華經字釋》

14. 陳源源:《妙法蓮華經釋文》所引佛典「音義書」考---以慧苑《華嚴經音義》與行瑫《大藏經音疏》為例

15. 苗昱:《華嚴音義》版本考

16. 儲泰松:《可洪音義》註釋的內容及其特色

17. 畢慧玉:《六度集經》音義考校

18. 張美蘭:《祖堂集》校錄勘誤補

19. 林源、唐永寶:佛經音義在語文辭書編纂中的價值

20. 李圭甲、金愛英:構築五大音義書綜合檢索系統的校勘方案研究

21. 肖燕:《眾經音義》不同版本引《釋名》考

22. 姚永銘:利用佛經音義補輯《說文》逸字應該注意的若干問題

23. 史佩信:再說「金日(石*單)」的「日」字什麼讀 mi

24. 黃仁瑄:佛經音義研究的新成績---讀徐時儀教授《玄應《眾經音義》研究》

2008年10月20日 星期一

頭份舊名土牛口

P1010087

頭份鎮誌如此敘說:頭份舊名『土牛口』:

原稱「土牛溝」,「溝」訛為「口」。清代乾嘉年問,畫分漢番界線,

在此段置「土牛溝」,故名。另一說:清代同光年間,本鎮糖廓林立,

盛產烏糖,均由竹塹郊商收購,原設之土牛溝變為載運蔗糖之牛車路,

因地勢低窪,經常整條路都是泥淖,牛車一過,牛隻全身均沾滿污泥,

是謂「土牛」。土牛常至之莊稱「土牛莊」,莊口遂稱為「土牛口」。

前面紅字那一段是正確的,後面就和「諸山羅列所以稱為『諸羅山』是亂掰的。

清朝嘉慶以後,漢人移民侵奪平埔族土地,所以清廷官員畫立漢番界線,用立碑(稱為「漢番界碑」)、立界方式來規範漢人生活區域,嚴禁漢人超越其區域。如果有溪,就以溪流為界;沒有河溪,就「挑溝推土」,土堆形狀像臥牛,所以稱為「土牛界線」,旁邊的溝就稱為「土牛溝」。地圖上,常以紅線表示,因此有時又稱為「土牛紅線」。

著名的有現在台北市「石牌」的「漢番界碑」,和嘉義縣梅山的「漢番界碑」

以下為梅山的「漢番界碑」的碑文:

諸羅分縣 准

本縣正堂 陶 關移奉

本府正堂 鄒 憲票遵即檢查 前線徐勘詳原案

大湖頂寮三渡水蟾蜍領奇里岸庵古坑處以大小

脊分水為界 山前屬民 山後屬番 請豎界碑區

別民番界限等 因准此合行豎立碑以杜匠民越界 私墾須至界碑者

乾隆參拾年參月 日立

2008年10月19日 星期日

台灣竹枝詞--15

P1010070

台灣竹枝詞之十五
胸背爛斑直到腰,爭誇錯錦勝鮫綃;
冰肌玉腕都文遍,只有雙娥不解描

郁永河註解:番婦臂股,文繡都遍,獨頭面蓬垢,不知修飾,以無鏡可照,終身不能一睹其貌也

郁永河的詩是說,
台灣平埔族的婦女有紋身的舊習俗,爛斑不是皮膚潰爛長滿斑點,爛斑是指花紋繁富顏色燦爛,平埔族的婦女有全身刺青的習俗,這倒是前所未聞。錯錦也是指刺青的花樣有如顏色交錯的錦布一般炫麗,比像海中鮫魚的皮膚那般滑潤細緻的綃布還要漂亮。只見到從胸到腰到手都刺滿了圖案,只是還不知道要畫眉毛。(娥指眉毛、娥眉)

郁永河的註解則是說:「台灣番女從手到腳都紋身,刺青刺得滿滿的,可是卻蓬頭垢面,不知道化妝,塗上 SK II。主要原因是因為沒有鏡子,一輩子都看不到自己的面貌。」

郁老爺此言差矣,原住民臉上刺青,戴上貝殼耳環、玉釧,至少會到溪邊照照容貌,或者同伴會告訴她妝扮如何。郁老爺是以漢人的審美觀點還評判原住民的美醜。全世界最醜、不衛生又不健康的,莫過於漢人的女子纏足。可是郁永河當年,還是認為很美,不知道健康就是美的觀點。

試用版:教育部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P1010086

本部為加強鄉土語言及一般語文研究與推廣工作,工作項目如下:

一、辦理國家語文資料庫建置工作:

(一)進行閩南語常用詞詞典、客家語常用詞詞典、成語辭典,及鄉土語言文獻資料整理工作。

(二)進行閩南語、客家語及一般語文研究及整理工作。

二、實施九年一貫課程鄉土語言教學所涉及之閩南語、客家語、原住民語音標訂頒事宜。

三、進行閩南語字彙整理與研究、客家語字彙整理研究及多項專案計畫,並出版相關成果。

四、本土語言文獻整理、建檔,上網供各界查詢。

五、出版有關鄉土語言相關書籍、教材。

六、建立豐富語文教育資料庫,授權學術、教學及教育推廣使用。

七、輔導縣市政府及民間團體辦理推展鄉土語言活動。

這個網址是教育部台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試用版)

必須選《對應華語》,打入中文字,

就可以找到閩南語的讀音,

來,跟老師ㄧ起作一遍:

我們問過的「大拇指」:

大頭拇 tuā-thâu-bú 可以得到這樣的讀音。

下一個字「先生的爸爸」,打入「公公」,

可以看到「大官」,點進去,

大官:音讀:[ta-kuann]

“nn”代表本版以前提到的「半鼻音」,

「半鼻音」有人稱為「鼻尖音」,

釋義: 公公。媳婦對外人稱呼自己丈夫的父親為「大官」。例:咱做大官的,目睭愛瞌一蕊,毋通傷頂真。Lán tsò ta-kuann--ê, ba̍k-tsiu ài kheh tsi̍t luí, m̄-thang siunn tíng-tsin. (我們做為人家的公公,要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不可太認真。)

下一個字「背心」,打入「背心」,

可以看到「袷子」,點進去,

kah-á 背心。無袖無領的上衣。

最後再試一個字:「袖子」:pih-tshiú-ńg

(書寫字不敢恭維)

各位「看官」,可以慢慢練習。

如果想知道此句台語的讀音,請點部落格《台文/華文線頂辭典》

http://203.64.42.21/iug/Ungian/soannteng/chil/Taihoa.asp

資料提供:交大鄭良偉教授、眾phah字/校對義工

程式設計:大漢技術學院資訊工程系楊允言
感謝:劉杰岳提供Taigi Unicode字型暗光鳥ê厝提供 Asc2TP數字轉調符程式
需求:請安裝Taigi Unicode字型iah是Taiwanese Package,帶調符ê白話字tàng正常顯示
版本修改記錄kah記事
參考資料: 台文華文線上辭典

這邊是主頁。

這邊有發音,而且收的字比教育部整齊。

當官領公家薪水的,看來速度還是慢了半拍。

第一屆巴利學與佛教學術研討會



日期:2006年9月29日(週五) 地點:南華大學人文學院宗教學研究所

主辦單位:南華大學人文學院巴利學研究中心、南華大學宗教學研究所

9月29日(週五)

一、 楊郁文:人間佛陀最早其教導

二、黃國清:巴利《論事》大眾部派與《法華經》義理的關連

三、呂凱文:從兩類《薩遮尼乾子經》論兩種佛教典範理解「他者宗教」的詮釋學問題

四、關則富:所言念身,即非念身,是名念身

五、越建東:早期佛教四禪之再審室---從巴利四部尼柯耶的用例看禪定在解脫中的地位

六、溫宗堃:從巴利經文檢視對應的《雜阿含經》經文

七、賀厚格:Considerations for compiling q Dictionary of a Dead Language

八、 Ven.Analayo(無著比丘):巴利口誦傳統的形式與功能(蘇錦坤現場口譯)

九、黃柏棋:Jainism and Buddhism in Interaction

十、蔡奇林:雜阿含《無我相經》勘正---「文獻學」vs. 「教義學」的解決方案

十一、蕭貞貞:漢譯《阿含經》有關「平等」的闡述

16:10~~17:00

主持人:呂凱文(南華大學巴利學研究中心主任)

討論主題:巴利學研究的未來展望

第二屆漢文佛典語言學國際學術研討會



已下摘錄自《普門學報》25期,2005年元月,日本佛光山本栖寺,妙傑,〈第二屆漢文佛典語言學國際學術研討會紀要〉,311-325頁。

日期:2004年9月14日、15日

地點:湖南師範大學國際學術交流中心

這次會議有六大重點:

1. 二十世紀佛典語言學研究的回顧與總結

2. 二十一世紀佛典語言學研究的領域、課題與展望

3. 漢文佛典文字、詞彙、語法、音韻、校勘整理等方面的具體研究

4. 梵漢佛典語言的比較研究

5. 佛典文獻與中土文獻語言的比較研究

6. 其他相關方面的研究

A. 佛經文獻校勘方面的研究

A1 王紹峰:〈《釋迦方誌》校注補〉

A2 張美蘭:〈《祖堂集》校錄勘誤補〉

B. 梵漢對譯研究

B1 萬金川:〈敦煌石室《心經》音寫抄本校釋序說〉

B2 俞理明:〈從「佛陀」和它的異譯看佛教用語的差異〉

B3 顧滿林:〈今存漢文佛典用語與僧祐《出三藏記集》的矛盾

B4 朱冠明:〈梵漢本《法華經》語詞札記〉

C. 詞彙語法的辨析

C1 汪維輝:〈從語言角度看兩種《般舟三昧經》的譯者〉

C2 梁曉虹:〈再讀《清淨法行經》〉

D. 詞義的研究:目前佛典語言學的研究重點

D1 曾昭聰:〈中古佛經詞義擇要〉

D2 董志翹:〈佛教文獻與《世說新語》疑難詞與考釋〉

D3 王玥雯:〈鳩摩羅什五部譯經複音詞詞義發展若干問題研究〉

D4 任繼昉:〈「平地起骨堆」解禪宗語錄中「無風起浪」與「平地骨堆」對應探討〉

D5 徐望駕:〈皇侃《論語義疏》中的佛源詞〉

D6 羅曉琳:〈《菩薩本緣經》在詞彙史上的意義〉

E. 文字的考釋

E1. 鄭賢章:〈漢文佛典與《龍龕手鏡》俗字考釋〉

F. 語法方面的研究

F1. 陳秀蘭:〈魏晉南北朝文與漢文佛典的被動式研究〉

F2. 張幼軍:〈《道行般若經》中「何所」的用法〉

F3. 釋妙傑:〈兩部漢譯《法華經》的副詞研究〉

F4. 周碧香:〈《祖堂集》派生詞研究〉

F5. 龍國富:〈中古譯經中的被動句〉

F6. 竺家寧:〈中古佛經的「所」字構詞〉

F7. 葉桂林:〈漢魏漢譯佛經中的系詞「是」〉

G. 《慧琳音義》的研究

G1. 徐時儀:〈玄應《眾經音義》所釋外來詞考〉

G2. 切通筱:〈《續一切經音義》希麟音切之考察〉

G3. 黃素娟:〈《慧琳音義》詞目略探---以破詞為主〉

H. 其他

H1. 李維琦:〈訓詁有助於語法研究〉

H2. 馬碧:〈佛經文獻詞彙研究的回顧與思考〉

H3. 王大年:〈僧詩句法拾零〉

H4. 張春秀:〈對許理和教授〈最早的佛經譯文中的東漢口語成分〉一文的再補充〉

2008年10月12日 星期日

台灣竹枝詞--14

台灣竹枝詞之十四
文身舊俗是雕青,背上盤旋鳥翼形;
一變又為文豹韚,蛇神牛鬼共猙獰。

郁永河註解:半線以北,胸背皆作豹文,如半臂之在體

郁永河的詩是說,
台灣平埔族有紋身的舊習俗,顏色都是青色(大概還沒找到對身體無害的其他顏色原料);背上雕的大都是老鷹盤旋的飛行姿態,有時又雕作兇猛的虎豹形狀,看到的人,
就像見到牛鬼蛇神一樣,覺得猙獰恐怖。

郁永河的註解則是說:「台灣彰化以北(半線是彰化古名,應該不是指彰化在台灣一半的地方,因為當時對台灣南北多長可能還沒有觀念,更何況台語從未稱一半是『半線』,應該和「諸羅山」、「龜崙」、「北投」、「大目降」、「麻豆」一樣,都是平埔族的社名),胸前或背部的刺青都雕作虎豹的形狀,就像身上穿著『半臂』一樣。」『半臂』是「短袖的衣服」。

平埔族的風俗文化不能說是被嚴重地「漢化」,應該說是被漢化得很「傷重」,現在已經很難考據他們的風俗人情了。從郁永河的詩裡,可以知道當年平埔族普遍都有刺青,南部是刺猛禽鷹鷲,北部則刺虎豹。(郁永河當年,是經陸路,從台南市走到現在台北市的北投去採硫磺,他是有資格平埔族差異的。郁永和說過一句很傷人的話,我到現在都還沒原諒他:「渡過濁水溪以後,越往北走,見到的人就越醜。」

「這樣的刺青圖案與現在留存的平埔族以外的原住民,都不相同,這是令人詫異的。另外,台灣向來沒有虎豹,怎麼會有人刺青成虎豹的形狀?或許這樣的圖案就是傳說中的『台灣雲豹』吧?」

2008年10月8日 星期三

台灣竹枝詞--13



以下是郁永河《土番竹枝詞》

台灣竹枝詞之十三

生來曾不識衣衫,裸體年年耐歲寒;
犢鼻也知難免俗,烏青三尺是圍闌。

郁永河註解:烏青是黑布名

郁永河的詩是說,平埔族人不曾穿過衣與衫,年年即使是冬天也裸體不穿衣服,能夠過冬不怕寒冷,不能免俗的,他們也穿犢鼻裙,腰間圍著三尺長的烏青布,聊為遮蓋下體

膝蓋附近有一穴道較「犢鼻穴」,穿的圍裙只遮蓋到膝蓋,古漢語稱這種圍裙為「犢鼻褌」,「圍闌」是矮籬笆,用來形容所為的黑布,其實遮蓋不多。
這是郁永河對平埔族的第一印象:未穿衣衫,赤身露體,終年只圍一條黑色的布。

2008.10.8 朋友群相---2




我不知道我是否可 以自稱是他的朋友,他姓張,他的太太和女兒總是從台北趕來參加我們星期二晚上的「雜阿含經讀書會」,他有時會來接她們回台北,這時他會靜坐在一個角落,聽 我們引經據典的談論「佛法是這樣,佛法不是那樣」,他的太太和女兒有時也提問讓大家討論,只有他似懂非懂似笑非笑地聽我們讀經,聽我們提問,聽我們辯解,聽我們回答,他從來不提問題,好像也沒聽他說過話。

直到有一天,上課時氣氛不一樣,同學說,張師兄走了。怎麼會呢?一位四十多歲的壯漢,怎會突然就去世了呢?同學說,張先生原來是素食餐廳老闆,參加慈誠隊以後全心投入,家裡的事務幾乎完全不打理,只要有事故發生,他這位副總指揮就不眠不休,把大大小小的事攬在身上,像拼命似的忙進忙出去救災,也不知要分工,也不知要授權,只是一個人埋頭去做,前幾天夜裡十點出狀況,送到醫院急救,當天晚上就走了。」

我問:「醫生診斷的死因呢?是心肌梗塞嗎?」

同學說:「聽師姊講,好像是血管剝離,與過度疲勞有關。」

我無心聽課,彷彿看見張師兄坐在那個角落聽我們爭辯似的,我思緒亂飛:「張師兄才是在學佛,我並未認真學佛,張師兄才是篤信三寶,我只是嘴巴說說而已,如果深信師父的話,以菩薩精神去救度眾生,不是說『但願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嗎?不是說『眾生無邊誓願度,法門無邊誓願學』嗎?不是說『學佛行儀,願捐捨頭目手足來濟度眾生』嗎?不是說『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嗎?怎麼老是坐在這裡讀經呢?張師兄的披精進鎧,勇猛去做才對吧?」

同學們瀰漫著一股應該一邊深入經藏一邊量力布施的氣氛,以為學佛不該拋妻棄子,既未出家,也未維持適當的家居互動,不是合理的學佛方式。我一直想告訴師姊,也許張師兄才對,如果你堅信這是菩薩道,怎會臨事而退縮呢?如果你深信西方淨土,怎會阿彌陀佛來迎,反而說凡情未了,反而不肯即刻就去了呢?

願解如來真實義,你確信世尊如是教導過?還是因為大藏經有收這部經,你就信了?

2008年10月7日 星期二

2008.10.6 朋友群相---3



我確定我不能自稱是她的朋友,她是我的老師。她叫趙秀容修女,義大利薩丁尼島人,十八歲決定成為修女,發心到窮苦的中國服務,中共贏得政權後,被迫遷移到台灣來,他一到台灣就選擇到那羅服務泰雅族人(內灣再往山上走,是尖石,尖石再上去是那羅,在往上是司馬庫斯與霞喀羅),到台灣時是28歲,體重 62公斤,一留下來服務就是47年,今年是75歲,38 公斤。(歲數與體重可能有誤,我可能會記錯)

當地的泰雅族人稱他為姆姆(意思是媽媽),有一次其他朋友勸她年紀大了,回義大利養老去,不要再這麼辛苦了。她回答說:「我要回去那裡?台灣是我的家,我死後也要埋葬在台灣,不要送回義大利。」
她提到泰雅族男子的平均壽命低於40 多歲,不管是意外身亡或疾病死亡,酗酒是一大原因。她說:「平地一罐可樂十二元,到山地就要20到25元。平地米酒一瓶要10元,到山地還是賣10元,怎會不喝酒?到鄉公所開會,縣政府的人先請大家喝酒,喝完了就什麼事都答應,一切都通過,怎會不喝酒?」
新竹市張孫俊師兄主動聯落慈善團體,作一些人力物力的支援,趙修女說:「不好意思,我們天主教的事讓你們佛教來幫忙。」張師兄說:「不好意思,我們台灣人的事讓你們遠從義大利來幫忙。」有一次趙修女還開一張感謝狀要給住在新竹市的城隍爺。(新竹市城隍廟把部分善款支助遠在那羅照顧泰雅族幼童的幼稚園。)那羅山地一家男女都上山或出外工作,留下小孩在家沒人照顧,修女把他們聚集在天主教堂內的幼稚園,供給吃的,找來老師帶他們,教導他們。
她最傷心的是有一次收到少女給她的信,說姆姆快來救我,這裡像地獄一樣,可是信上沒有住址,爸媽也不知道女兒被帶到何處去,人海茫茫,何從找起?
四年前趙修女提到寫信要她遠在義大利的哥哥寄錢回來,她想回去看她的親人,她說:「這可能是最後一次看家人了。」張師兄說:「這怎麼可以?趙修女幫台灣人作這麼多事,想回家探親,怎麼可以讓異大利人出錢?」張師兄募集了一些錢,共有十個人陪同趙修女回到薩丁尼島,一行人前往梵蒂岡時剛好遇到教宗執行大型彌薩,教宗知道趙修女返回義大利,馬上照見,我的朋友也因此見到教宗,也因而受到他們隸屬的台灣佛教團體的譴責。
有一天,趙修女發生車禍,腳嚴重受傷,幾乎不能走路。隔兩個星期,在聖誕節前,我們夫妻又上山去看修女,發現天主教禮拜堂前,已經整理好聖嬰誕生,的聖誕節裝飾。我們怪修女為何受傷還去作聖誕禮拜的裝飾,修女說,不要緊,到了天主那邊就能休息了。
我在想:「我對我所信仰的宗教,有這麼高的崇敬心嗎?我會放棄一切去侍奉佛陀嗎?」

2008.10.7 朋友群相---4


朋友來訪,談及如何吸引年輕朋友學佛,反觀我們這一代學佛風貌,他認為有下列幾種:

1. 跟菩薩做生意:你保佑我生意賺五千萬,我就捐一根柱子。你保佑我小孩順利考上名校,我就捐二十萬台幣,你保佑重病痊癒,我就參加一個法會。據說,有一位慈濟師姊向證嚴法師投訴:『為什麼我已經作這麼多了,還是經常生病?』證嚴法師回答:『你看我,也是天天在打針。』

學佛,如果不能帶來幸福、健康、富裕、美滿的人生,為什麼要學佛?

2. 跟菩薩買保險:我遇見一位師姊,她跟她依止的法師說:『師父,你叫我捐多少錢、我就捐多少錢,你說要辦什麼活動、我就去辦什麼活動。我只要求一項,我是修行不來的,到時候去西方極樂世界,你要答應帶著我走,不可以一個人去。』

為了保證到時候保險一定有保到,所以,也求密宗,也作法會,也灌頂,也念佛,也買長生祿位。

學佛,如果不能保證下一輩子往生佛國、或在人天富貴享福,為什麼要學佛?

3. 去交朋友的:

佛教界的師兄、師姊,大都輕聲細語、善體人意,彼此噓寒問暖、互相關懷,這邊助念、那邊朝山,那邊念佛、這邊作懺,同沾法喜、也談你家我家俗事,忙得不亦樂乎!

學佛,如果不能擴大交友範圍、增加生活情趣,整天只談苦啊苦啊,一切都是無常虛幻,四大苦空,國土危脆,為什麼要學佛?

4. 高談自己的境界:認為自己有菩提心,念佛有個相應,禪坐有了進展;希望與大家分享。

那麼,為什麼要學佛?

怎樣才是對佛、法、僧、聖戒的四不壞信?

2008年10月3日 星期五

第三屆漢文佛典語言學國際學術研討會

Water lilies

你想見到《佛典語言學》範疇的竺家寧、董志翹、陳五雲、方一新、朱慶之、徐時儀、梁曉虹、顏洽茂等諸位教授嗎?

記得準備問題,把握時間!

第三屆漢文佛典語言學國際學術研討會

日期:2008年10月31日(週五)、11月1日(週六)地點:國立政治大學行政大樓七樓第一會議室

11月3日(週一) 地點:台北縣金山鄉,法鼓山佛教研修學院國際會議室

主辦單位: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法鼓山佛教研修學院

10月31日(週五)

8:00-8:30報到;領取會議資料

8:30-8:50開幕式,林啟屏主任主持

第一場 (9:00~~10:30)

主持人:王文顏教授

特約討論人:朱慶之教授

發表人:

一、 釋果暉:安世高譯經的考察

二、Barbara Meisterernst:Aspectual Structures in Buddhist Chinese Texts

三、方一新:從佛教語詞及慣用語看《分別功德論》

四、馮良珍:《依據敦煌資料的漢語史研究》譯後

第二場10:50-12:20

主持人:施向東教授

特約討論人:李維琦教授

發表人:

五、 王錦慧:說禪宗語錄中動相補語「卻」與「將」的用法

六、王云路:論佛典對漢語常用詞的影響

七、陳淑芬:梵文《藥師琉璃光經》及其四種譯本之比較研究

八、朱慶之:佛教漢語的語言基礎

第三場 (13:30~~15:00)

主持人:蔣紹愚教授

特約討論人:方一新教授

發表人:

九、 陳五雲:《一切經音義》用字字體異文研究---以唐太宗《大唐三藏聖教序》為例(上篇)

十、 具熙卿:唐宋代禪宗語錄中助詞「卻」的分析---以《祖堂集》、《景德傳燈錄》、《五燈會元》為例

十一、畢鴞:早期譯經所見之非梵外來語三例

十二、周碧香:五代禪籍「V諸」的詞彙化

第四場15:20-17:00

主持人:悟因法師

特約討論人:汪維輝教授

發表人:

十三、 釋惠敏:跨語資訊檢索相關技術之《法華經》梵漢跨語言研究

十四、高婉瑜:「住」與「著」的語法化蠡測---以安世高~~玄奘譯經為例

十五、王文顏:《金剛經》譯文考察

11月1日(週六)

第五場 (08:30~~10:00)

主持人:龔鵬程教授

特約討論人:蔣紹愚教授

發表人:

十六、杜正民:佛經語言詞彙的數位服務功能

十七、洪藝芳:宋代以前漢譯佛典中兼具親屬與社會稱謂的「阿」前綴稱謂詞

十八、汪維輝:《百喻經》與《世說新語》詞彙比較研究

第六場 (10:20~~12:00)

主持人:慧開法師

特約討論人:徐時儀教授

發表人:

十九、 梁曉虹:如何閱讀孤本疑偽經---以《佛說安墓經》為例

二十、 施向東:悉曇學與等韻學關係再探

二一、蔣紹愚:也談漢譯佛典中的「NP1,NP2+是也/是」

11月2日(週日)於金山鄉法鼓山佛學研修學院國際會議廳

第七場 (8:30~~10:00)

主持人:釋惠敏

特約討論人:尉遲治平教授

發表人:

二二、 李維琦:考釋佛經中疑難詞語例說後續

二三、徐時儀:《一切經音義》所釋外來詞考

二四、董志翹:是詞義沾染,還是同義複用?---以漢譯佛典中詞彙為例

第八場10:30-12:00

主持人:杜正民教授

特約討論人:蔣驥騁教授

發表人:

二五、 竺家寧:論佛經詞彙研究的幾個途徑

二六、尉遲治平:論唐代梵咒之誦讀

二七、盧烈紅:漢譯佛經中的「為」字選擇問句

第九場13:30-15:30

主持人:竺家寧教授

特約討論人:盧烈紅教授

發表人:

二八、 張美蘭:中古漢譯佛典中工具名詞的句法結構

二九、顏洽茂:試論漢譯佛典四言格文體的行成及影響

三十、蔣驥騁:連詞「正使」的產生和發展

第十場 (15:50~~17:50)

主持人:馮良珍教授

特約討論人:施向東教授

發表人:

三一、 喬全生:山西方言所見《敦煌變文》中的語言現象

三二、 唐賢清:東漢三國佛教文獻同素異序副詞研究

三三、釋宗舜:竺家寧「《慧琳音義》與佛經中的名詞重疊現象」商榷

第十一場 (17:50~~18:10)

閉幕:竺家寧教授主持

總結報告:王云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