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20日 星期二

海內孤本:印順導師《淨土新論》



 =====
關於印順導師的個人歷史,有兩件在台灣發生的事件仍然未完全釐清。
一、《佛法概論》事件
  1954年有人向台灣警備總部檢舉,印順導師《佛法概論》關於北拘盧洲的敘述,純然是為匪張目,宣揚共產主義思想。
  觀賞慈濟的導師影片時,導師仍然為當年沒以身殉法,反而接受李子寬居士勸說,寫了信向有關單位調解自己的立場。看到導師在事隔多年之後仍然老淚縱橫,以此事件為畢生奇恥大辱,版主深感不捨。
  當年究竟誰是「舉發者」,這個人究竟是佛教界大老呢?僅是佛教界人士呢?還是教外人士呢?   這一點尚未得到澄清。

二、《淨土新論》事件 
  版主尚在大學讀書的時代,耳聞印順導師《淨土新論》1952年剛一出版,有人攜帶現金到全台灣幾個重要的佛教書籍流通處全數買下,然後集中於台中市銷毀。
   多年以後,有人出來宣稱絕對不是其先師所為。   事屬曖昧,雖然無法確指當年焚書的人是誰,焚書事件確為實事。 
  今日,劫火洞然之後,能在台灣又見到海內孤本,令人詫異驚喜。 
  世事難料、忠奸莫辨。到頭來,誰有功於聖教,誰迫害言論自由,除了到釋迦老子面前分曉之外,只有一句「各人造業各人當」了。
====
以下引自 Su Yuan Chuan 臉書2018.2.20貼文:

  過年趁著去元亨寺祭祖之便去見吳老擇老師。老師已經高齡八十八,但人依然十分健康硬朗,至今還可以一個人搭飛機坐高鐵。老師不僅精神矍鑠還十分健談。老師除了跟我聊佛教研究外,也聊了不少古今時事。其中聊到印老的時候,還談到當年「淨土新論」被燒事件。在聊此議題時,老師從書架中拿出已經絕版的《淨土新論》。《淨土新論》一書目前在世上所存不多,已是珍貴的歷史文物。能看到如此珍貴的文物,著實讓我感觸良深,因此特地拍照留念。
  《淨土新論》一書雖已絕版,但書中內容已被收錄在《妙雲集》中的《淨土與禪》,心細的朋友應該會注意到,照片中《淨土新論》的文字跟《淨土與禪》稍有出入,這是因為印老在將《淨土新論》收錄到《妙雲集》時,曾進行修訂。由此可以得知,印老的思想仍會隨著時間而稍有變化。印老書中的不少觀點,現今我們看來都只是稀鬆平常的說法,但當時對某些信眾來說,可是大逆不道的邪說。燒書事件發生當下,正值印老最多事之秋(想了解者可以在網路搜尋《佛法概論》事件),在那個人們隨時可能因為言論喪命被關的白色恐佈年代,印老能存活下來可以說是十分幸運。除了本身福報弘大外,也得力於李子寬居士等人的保護。若沒有他們的護持,就不會有日後的印老,少了印老的台灣佛教能恐怕就不會像現在如此多元。
  翻閱《淨土新論》當下,我腦海中不斷浮現過去印老為佛法付出所承受的種種苦難,許多珍貴歷史文物之所以可以留存至今,除了幸運之外,還有當初人們不惜身命也要守護的心意。
==== 
轉貼大乘定香精舍貼文如此,給蘇錦坤先生  
〈李炳南老居士 燒書破魔 率眾燒毀印順所註的邪說〉
  李炳南是台灣佛教最著名的居士,淨土宗在他及廣欽法師的倡導之下,成為台灣佛教界的主流。他對於中台灣佛教界的影響力無人出其右。有部份人士因為他以居士身份領導佛教界而有不同的意見,但無法抹滅他的貢獻。  
  印順法師撰寫《念佛淺說》一書,江燦騰說:李炳南居士領導的台中蓮社,認為此書為反對淨土宗學說,引起其信徒對印順法師的不滿,曾出現「燒書破魔說」事件。
1954年,台中蓮社李炳南老師率徒燒毀印順法師著作,因其:
1. 內容隱射「大乘經非佛說」 
2. 誣謗「極樂淨土非真實有」、「彌陀信仰是太陽崇拜之轉化」 嚴重破壞佛法故!
=====
以下引自《維基百科》:(https://zh.m.wikipedia.org/wiki/释印顺)
1952年,中國佛教會推派法師,由香港取道台灣,至日本參加世界佛教徒聯誼會第二屆大會。九月,大會結束法師回到台灣,住在台北善導寺,李子寬居士聘印順法師為善導寺住持。隨後不同佛教派系的人有所不滿,鼓動慈航法師發表文章指責他「想消滅大乘佛教,引入日本佛教,想做佛教界領袖」,雖然慈航經演培法師的調解,並沒有發表文章,但是風波並沒有停息。
1953年,國民黨內部刊物,登載「據報,法師所著《佛法概論》,內容歪曲佛教意義,隱含共匪宣傳毒素,希各方嚴加注意取締。」1954年,中國佛教會行文給各地佛教團體,稱《佛法概論》為中國共產黨宣傳,要求協助取締。此後,法師遭到警總與台灣情治單位的注意,被迫寫出自白書,自承錯誤,最終有驚無險,但從此印順法師行事更為低調。
==========
印順導師《華雨集》第五冊 99 頁
  『台灣當代淨土思想的動向』,江燦騰先生所作,是一篇有意義的文字。該文說到我的地方,似乎過分推崇了,期待也就不免高了些。有關佛教思想的史實 ,我想略作補充。
   一、我是太虛大師門下的後進,受虛大師思想的影響很大。大師說:「律為三乘共基,淨為三乘共庇」,廣義的淨土說,就是我論列淨土思想的原則。民國 二十九年,虛大師講『我怎樣判攝一切佛法』,分佛教為三期:「一、依聲聞乘行果趣發大乘心的正法時期」。「二、依天乘行果趣獲大乘果的像法時期,在印度進入第二千年的佛法,正是傳於西藏的密法;中國則是淨土宗」。「三、依人乘行果趣進修大乘行的末法時期。……到了這時候(現代)……依聲聞行果,是要被詬為消極逃世的;依天乘行果(密、淨),是要被謗為迷信神權的,不惟不是方便,而反成為障礙了」。這是虛大師的晚年定論,方便的融攝了密與淨,而主張現在應弘揚「人生佛教」。關於淨土,二十一冬,大師在廈門成立慈(彌勒 )宗學會;並合編『彌勒上生經』,『瑜伽師地論真實義品』,『瑜伽菩薩戒本 』為『慈宗三要』。三十五年,還在上海玉佛寺,講『彌勒大成佛經』。我的讚揚彌勒淨土,就是依這一思想而來的。一般說,大師是中國佛教傳統,其實遊化歐美歸來,已大有變化。二十年七月,在北平講『大乘宗地圖釋』,說到:「今後之佛學,應趨於世界性,作最普遍之研究、修證與發揚。……今後研究佛學, 非復一宗一派之研究,當於經論中選取若干要中之要,作深切之研究,而後博通且融會一切經律論,成圓滿之勝解」。那時已不是早期「上不徵五天,下不徵各 地」的中國傳統,而趨向世界性的佛教了。所以二十九年從錫、緬回來,要說中 國佛教,「說大乘教,修小乘行」;緬甸、錫蘭方面,「所說雖是小乘教,所修 的卻是大乘行」,有採取南傳佛教長處的意思。(上來所引大師說,都可在『太虛大師年譜』中找到。)有世界性的佛教傾向,所以對「天乘行果」的大乘,不反對而認為不適宜於現代;針對重死重鬼的中國傳統而說「人生佛教」,大師是深入中國佛學而又超越了舊傳統的。至於我,秉承大師所說的研究方針。著重印 度佛教,正因為這是一切佛教的根源;從印度長期發展演變的佛教去研究,才能貫攝世界不同類型的佛教。 
  我與大師是有些不同的:一、大師太偉大了!「大師是峰巒萬狀,而我只能孤峰獨拔」。二、大師長於融貫,而我卻偏重辨異。如我論到迦葉與阿難,大師評為:「點到為止」。意思說:有些問題,知道了就好,不要說得太清楚。我總覺得還是說得明白些好,那知說得太明顯了,有些是會惹人厭的。三、大師說「 人生佛教」,我說「人間佛教」:「一般專重死與鬼,太虛大師特提示人生佛教以為對治。然佛法以人為本,也不應天化、神化。不是鬼教,不是(天)神教, 非鬼化非神化的人間佛教,才能闡明佛法的真意義」(『遊心法海六十年』)。其實, 大師也說:「融攝魔梵,漸喪佛真之汎神秘密乘,殊非建立三寶之根本」。可是 「點到為止」,只說不適宜於現代而已。四、在印度大乘佛教中,大師立三宗,我也說三系,內容大同。不過我認為:在佛教歷史上,「真常唯心論」是遲一些的;大師以此為大乘根本,所以說早於龍樹、無著。我與大師間的不同,除個性 不同外,也許我生長的年代遲些;遵循大師的研究方針,世界性(佛教)的傾向更多一些。我雖「不為民族情感所拘蔽」,而對流行於印度或中國的「怪力亂神 」,「索隱行怪」的佛教,與大師同樣的不會尊重他們,也許我還是個真正的中 國人! 
  二、民國四十年冬,我在香港講『淨土新論』,「是依虛大師所說,淨為三乘共庇,說明佛法中的不同淨土,在往生淨土以外,還有人間淨土與創造淨土」 (『遊心法海六十年』)。『念佛淺說』,是四十二年冬,在彌陀佛七法會中所講,由人記錄下來的。『念佛淺說』中說:「照著經論的意趣說,不敢抹煞,也不敢強調。……並沒有貶低淨土法門的價值」。彌陀誕以後,「漫天風雨」,「在我平凡的一生中,成為最不平凡的一年」。「年底年初,傳播的謠言,也越來越多。 有的說:印順被捕了。有的說:拘禁了三天(最近還有雜誌,說到我被拘)。有的說:……」。傳說『念佛淺說』被「少數教徒」焚毀,也就是那個時候。江文以為:「少數教徒,即指大名鼎鼎的李炳南先生」,那是傳說中的「少數教徒」,又轉而成為一人了。那時的流言、傳說非常多,傳說是越說越多的;傳說就是傳說,是不用過分重視的。民國四十二、三年間,我受到「漫天風雨」的侵襲( 一直影響下去),主要是「一、我來台去日本出席世佛會。……二、我(到台灣 )來了,就住在善導寺」(以上引文,都見於『平凡之一生』)。我在台灣佛教界,大家「 不以為然」,這才是主因;衰落的中國佛教界,思想只是附帶的成分。五十四年 三月,日本藤吉慈海教授來訪。他「這次訪問台灣佛教界,一提到印順,似乎都表示不以為然,但到底什麼事不對,大家又說不出來。我不好意思說別的,只說也許與淨土有關吧」(『法海微波序』)!「我不好意思說別的」,在國際佛教友人面前,我還能說「漫天風雨」問題嗎!「大家又說不出來」,我想也是不願提到具體問題。對藤吉教授的談話,如推想為大家對印順「不以為然」,就是為了『 淨土新論』,那可不免誤會了。 
  三、江文末後說:「『淨土新論』的高超理想……,卻不被台灣佛教界廣為接受。顯然存在著:理想與現實的差異」。這句話說得非常正確!現實的中國佛教,或稱之為「庶民的宗教」,那是佛教已與民間習俗相結合的(不只是「念佛 」)。流行民間而成為習俗,要改革談何容易!然不能適合現實,也並非毫無意義。如虛大師倡導改革佛教,沒有成功,但對現代佛教界,多少有些啟發性。孔子懷抱大志,周遊歷國,毫無成就,但他的思想,由弟子傳述而流傳後世。至於我,如『遊心法海六十年』說:「虛大師所提倡的改革運動,我原則是贊成的, 但覺得不容易成功。出家以來,多少感覺到,現實佛教界的問題,根本是思想問 題。我不像虛大師那樣,提出教理革命,卻願意多多理解教理,對佛教思想起一點澄清作用」。「理論和現實是有差距的」,寫一本書,就想「台灣(或他處)佛教界廣為接受」,我從沒有這種天真的想法。我只是默默的為佛法而研究,為佛法而寫作,盡一分自己所能盡的義務。我從經論所得到的,寫出來提貢於佛教界,我想多少會引起些啟發與影響的。不過,也許我是一位在冰雪大地撒種的愚癡漢!
吳老擇教授

1 則留言:

台語與佛典 提到...

Yuan Chuan Su 在《淨土新論》中,並沒有以下這段文字,這段應該是印老後來整理《妙雲集》時補充進去。這段是接在「...每著重在極樂世界的金沙布地、七寶所成等,這在 彌陀淨土的思想中,顯見是過於庸俗了。」之後

  無量,無量光,無量壽,為阿彌陀佛的主要意義。但在阿彌陀佛思想的流傳 中,又與「阿彌唎都」相融合,如『拔一切業障得生淨土陀羅尼』(簡稱「往生 咒」)所說的「阿彌唎都」。「阿彌唎都」am!rta,(或音譯為阿蜜!2菤多),為印 度傳說中的「不死藥」(中國人稱為仙丹)譯為甘露。佛法中用來比喻常住的涅 槃,所以有「甘露味」,「甘露門」,「甘露道」,「甘露界」,「甘露雨」等 名詞。阿彌唎都,音與阿彌陀相近;而意義又一向表示永恆的涅槃,與阿彌陀的 意義相合,所以到密宗就或稱為「阿彌唎都」了。

http://www.mahabodhi.org/files/yinshun/02/yinshun02-02.html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