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月10日 星期六

台語保存的古代漢語讀音

formosa_1896

(1896 年的台灣地圖)

落大雨彼一日
作詞:葉俊麟 演唱:鄭日清
彼早起呀落大雨落甲彼下晡,

為著等伊,害阮衫褲渥甲淡糊糊;

啊!愛情算來甘帶苦,表示初戀的熱度;

想起來,也是為著幸福的前途;

今日落雨,想起彼時,在落雨街路。

彼早起呀落大雨落甲彼黃昏,

兩人講話太過興奮,不驚雨大陣;

啊!伊講父母不允准,

甘願看破重孝順;

想起來,真是誤著寶貴的青春;

今日落雨,想起彼時,心頭越憂悶。

彼早起呀,落大雨落甲彼半暝;

雨水清冷,伴阮行到寂靜的深更;

啊!傷心提到要分離,兩人抱著目屎滴;

想起來,總是一項可惜的代誌 ;

今暗落雨,想起彼暝,加添心稀微。

1. 台語沒有「ㄓ、ㄔ、ㄕ、ㄖ、ㄩ、ㄈ」,例如落雨(下雨),雨有兩個讀音,一種是文音,讀如「雨夜花」、「宇宙」,一種是語音,讀如「下大雨彼日」、「風颱雨」。學者考證的結果是,文音是唐朝音,語音反而可以追溯到商朝、西周(《詩經》的音)、東周春秋戰國。例如,台語稱「我給他一本書」為「我呼伊一本册」,這個「呼 ㄏㄨㄛ」的音,正是「予」的讀音,所以台語的說法寫成文字是「我予伊一本册」。在現代中文「ㄩ」的讀音,在古代漢語正是讀為「呼 ㄏㄨㄛ」的音。特別要注意的是,台語沒有「ㄓ、ㄔ、ㄕ、ㄖ、ㄩ」的讀音,也沒有咬唇音「ㄈ」。尋找現代中文「ㄓ、ㄔ、ㄕ、ㄖ、ㄩ、ㄈ」的台語讀音,是追溯古代漢語讀音的有效方法。

2. 在現代中文的許多破音字,其實是為了保存「古漢語」的讀音,反而變得與台語讀音相近。有時古代漢語的紀錄消失了(你知道的,古時候沒有錄音機),看不出破音字的原因,可適用心追尋,還是可以找到源頭(阿亮說,凡走過的,必留下痕跡)。例如佛教裡禪宗的初祖大迦葉,現代中文此處「葉」字你如果讀成「頁」的音,你會被敲腦袋。這個字,現代中文要讀成「設」。因為印度音是Kassapa, 古漢語沒有捲舌音,這個字的讀音就和「澀」的台語音相同。這是受到印度讀音的影響嗎?當然不是,如果大家讀過「葉公好龍」的故事(這是在古書《韓非子》的記載,戰國末年),老師有敎過「葉」字要讀成「設」。在上一次提到,宋朝朱熹註解《論語》「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樂」字的註解說,「樂音洛」,也顯示了南宋初年,朱熹的漢語還是和台語接近。單雙,單數又稱為「奇數」,這個「奇」字要讀成「基」,這個破音字在台語讀成「騎」的第一音,也是要註明,這個字是從「崎」這個讀音分化出來的。

2 則留言:

KWANGCHING 提到...

阿坤學長
歌詞中『下埔 』應該作『下晡』
記得從前讀阿含中時出現很多次世尊『晡時』如何如何
只是當時還沒有學巴利文
您對照一下應該可以解讀台語中『晡』字的本義

台語與佛典 提到...

你沉默了這麼久,終於引你開口了。
是的,已經改正了。
台語保存了古語,例如:
1. 晡時
《雜阿含 58經》「世尊於晡時從禪覺」(CBETA, T02, no. 99, p. 14, b13)
2. 食堂:
《雜阿含271經》卷10:「與眾多比丘集於食堂」(CBETA, T02, no. 99, p. 71, a5-6)
3.阿姨
《雜阿含經》卷45:「阿姨。欲何處去」(CBETA, T02, no. 99, p. 325, c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