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學者第一次接觸《卡拉瑪經》時,為之讚賞不已。但是,菩提比丘指出過去與現在的這一類讚賞都是基於對此經的誤解。
《卡拉瑪經》在巴利文獻為《增支部3.65經》(AN 3.65 Kesaputtiya sutta 羈舍子經),在漢譯為《中阿含16經,伽藍經》,此處漢譯的「伽藍」是「kālāmā 卡拉瑪」的音譯。此經有《莊春江工作站》網站、關則富《巴利語佛經譯注,《增支部》(一)》、元亨寺版《南傳大藏經》,以及菩提比丘《增支部英譯》可供參考。
此經莊春江老師編為《增支部3.66經》,並顯示經名為「Kesamutti」(與CSCD 相同)。從漢譯「《中阿含16經》「羇舍子」來看,應該是 Kesaputtiya。
此處《大正藏》的頁底註 [9] 為失誤。
[9]~Kosaputta.。」
--------
Thera Soma 蘇瑪長老英譯了《增支部3.65經》(AN 3.65 Kesaputtiya sutta 羈舍子經)的巴利經文,此為此篇「英譯」的序文)
---------
1. 序文:
卡拉瑪經的教導以自由疑問而著名,此經的精神強調免除狂熱的迷信、盲從、武斷的教條與偏執。
佛法歡迎在覺悟前各種階段的小心檢驗,佛法的合理性也隨著而更顯著。的確,達到純淨高峰的阿羅漢道是與內觀緊密相鄰的,也就是對眼色、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法的內觀。
如此,因為所有現象都在「法」之下而正確理解,內觀是不間斷的。在經中,積極地捨棄惡法、接受善法,說明因緣法與阿羅漢道。此處可能提到《卡拉瑪經》中的檢驗(真理的)方法源自如實直觀。智慧為如是思惟的結果所構成:如實直觀、洞察力與理解力,在建立正見所執行的批判檢驗與分析是明顯的。
五十多年以前(此篇序文寫在1959之前),《我的東方智者朝聖之旅》一書的作者孟鳩康威拜訪可倫坡,他是錫蘭大法官羅摩那坦的朋友,他們兩位一起到維陀答亞(Vidyodaya Pirivena)向長老蘇曼加拉、那亞卡(Hikkaduve Siri Sumangala Nayaka Thera)學習佛陀的教導,那卡亞長老告訴他們卡拉瑪經的教理,最後羅摩那坦輕聲向康威說:「你和我,來自不同的國度和宗教,一起聆聽佛陀關於鼓勵自由思考的教導,這個既傳統又時髦,卻仍然是人類文名發展的活力的準則﹔這不是很奇特嗎?」康威說:「是的,而且我們和葛拉瑪人都把這個教導把握得很好。」
1A. 如是我聞,一時佛與眾多比丘在拘薩羅國人間遊行,到達葛拉瑪族的羈舍子村,羈舍子村的葛拉瑪人聽到:尊貴的喬達摩,沙門,釋迦族人,在拘薩羅國人間遊行,已經到達葛拉瑪族的羈舍子村,尊貴的喬達摩的美譽如此傳聞:『確實,瞿曇是如來、等正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此世間之魔、梵,沙門、婆羅門,天、人,均知他已經自知自證,達到圓滿。他說法初善、中善、後善,了解意義及字義,說法完整,稱揚清淨梵行。』往見世尊確實有益。
1B. 我聞如是,一時佛遊伽藍園與大比丘眾俱,至羇舍子,住羇舍子村北尸攝和林中。爾時羇舍子伽藍人聞:〔沙門瞿曇,釋種子,捨釋宗族出家學道,遊伽藍園,與大比丘眾俱來至此羇舍子,住羇舍子村北尸攝和林中。彼沙門瞿曇有大名稱,周聞十方。沙門瞿曇如來、無所著、等正覺、明行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御、天人師,號佛、眾祐。彼於此世,天及魔、梵、沙門、梵志,從人至天,自知自覺,自作證成就遊。彼若說法,初善、中善、竟亦善,有義有文,具足清淨,顯現梵行。若見如來、無所著、等正覺,尊重禮拜、供養承事者,快得善利。我等應共往見沙門瞿曇,禮事供養。〕
2A. 於是羈舍子村的葛拉瑪人往見世尊,有些人禮敬世尊、坐於一側﹔有些人與世尊互相問候、坐於一側﹔有些人雙手合十恭敬、坐於一側﹔有些人自道姓名家族、坐於一側﹔有些人一言不發、坐於一側。
2B. 羇舍子伽藍人聞已,各與等類眷屬相隨從羇舍子出,北行至尸攝和林,欲見世尊禮事供養。往詣佛已,彼伽藍人或稽首佛足,卻坐一面﹔或問訊佛,卻坐一面﹔或叉手向佛,卻坐一面﹔或遙見佛已,默然而坐。
3A. 羈舍子村的葛拉瑪人問世尊:〔有一些沙門、婆羅門來到羈舍子村,他們只解說自己的教法,他們鄙視斥責別的教法。又有一些沙門、婆羅門來到羈舍子村,他們只解說自己的教法,他們鄙視、斥責別的教法。尊師,我們於此有疑惑,我們於此有猶豫,這些可敬的沙門、婆羅門的教法,那些是真實?那些是虛妄?〕
3B. 彼時,伽藍人各坐已定。佛為說法,勸發渴仰,成就歡喜﹔無量方便為彼說法,勸發渴仰,成就歡喜已,默然而住。時伽藍人,佛為說法勸發渴仰成就歡喜已,各從坐起,偏袒著衣,叉手向佛。白世尊曰:〔瞿曇,有一沙門梵志來詣伽藍,但自稱歎己所知見,而呰毀他所知所見。瞿曇,復有一沙門梵志來詣伽藍,亦自稱歎己所知見而呰毀他所知所見。瞿曇,我等聞已,便生疑惑:『此沙門梵志何者為實?何者為虛?』〕
4. Translation of Bhikkhu Bodhi:
"Come, Kalamas. Do not go by oral tradition, by lineage of teaching, by hearsay, by a collection of scriptures, by logical reasoning, by inferential reasoning, by reflection on reasons, by the acceptance of a view after pondering it, by the seeming competence of a spesker, or because you think, 'The ascetic is our teacher.' But when you know for yourselves: 'These things are unwholesome, these things are blamable, these things are
censured by the wise; these things, if undertaken and practised, lead to harm and suffering', then you should abandon them.
4A. 世尊說:「葛拉瑪人,對於心中的懷疑、猶豫提出質疑、猶豫是合適的。來,葛拉瑪人,不要相信口耳相傳的傳誦,不要相信傳統,不要相信謠言,不要因經典的權威而相信,不要因推測而相信,不要因定理而相信,不要因似是真實的推理而相信,不要因深思熟慮的見解而相信,不要因他人擁有的能力而相信,不要因認為『這位比丘是我們的老師』而相信。當你們自己知道:『這些事情是惡,這些事情是該斥責的,這些事情是智者譴責的,仔細感受與觀察,這些事情導致傷害與禍害』,捨斷它們。當你們自己知道:『這些事情是善,這些事情是無過失的,這些事情是智者讚揚的,仔細感受與觀察,這些事情導致受益與幸福』,著手與持續如此作。」
4B. 世尊告曰:〔伽藍,汝等莫生疑惑。所以者何?因有疑惑,便生猶豫。伽藍,汝等自無淨智,為有後世?為無後世?伽藍,汝等亦無淨智,所作有罪?所作無罪?伽藍,當知諸業有三,因習本有。何云為三?伽藍,謂貪是諸業,因習本有﹔伽藍,恚及癡是諸業﹔因習本有。
5A. 「葛拉瑪人,你們覺得如何?貪瞋癡生起時,對人有益或有害?」「有害,大德。」「葛拉瑪人,貪瞋癡的人為貪瞋癡所操控,思想也受制於貪瞋癡,他殺生、偷盜、邪淫、妄語,也教唆他人做同樣的行為,這樣的造作會使他長久受害、受苦嗎?」「是的,大德。」「葛拉瑪人,你們覺得如何?這些行為是善或不善?」「不善,大德。」「會遭人責罵否?」「會,大德。」「造作之後,是否會導致受害與受苦?或在這種情形下會如何?」「造作之後,會招致受害與受苦,在這種情形下,它會如是顯現。」「因此,葛拉瑪人,不要相信口耳相傳的傳說,不要相信傳統,不要相信謠言,不要因經典的權威而相信,不要因推測而相信,不要因定理
而相信,不要因特別的推理而相信,不要因深思熟慮的見解而相信,不要因他人擁有的能力而相信,不要因認為考慮『這位比丘是我們的老師』而相信。葛拉瑪人,你自己知道,那些事情是惡,那些事情是該斥責的,那些事情是智者譴責的,仔細感受與觀察,這些事情導致傷害與受苦,捨斷它們。」
5B. 伽藍,貪者為貪所覆,心無厭足,或殺生、或不與取、或行邪婬、或知已妄言、或復飲酒。伽藍,恚者為恚所覆,心無厭足。或殺生、或不與取、或行邪婬、或知已妄言、或復飲酒。伽藍,癡者為癡所覆,心無厭足。或殺生、或不與取、或行邪婬、或知已妄言、或復飲酒。伽藍,多聞聖弟子離殺斷殺,棄捨刀杖,有慚有愧,有慈悲心,饒益一切,乃至昆蟲,彼於殺生淨除其心。伽藍,多聞聖弟子離不與取,斷不與取,與之乃取,樂於與取,常好布施,歡喜無吝,不望其報﹔彼於不與取淨除其心。伽藍,多聞聖弟子離非梵行,斷非梵行,勤修梵行,精勤妙行,清淨無穢,離欲斷婬,彼於非梵行淨除其心。伽藍,多聞聖弟子離妄言,斷妄言,真諦言,樂真諦,住真諦不移動,一切可信,不欺世間,彼於妄言淨除其心。伽藍,多聞聖弟子離兩舌,斷兩舌,行不兩舌,不破壞他,不聞此語彼。欲破壞此,不聞彼語此。欲破壞彼,離者欲合,合者歡喜,不作群黨,不樂群黨,不稱群黨,彼於兩舌淨除其心。伽藍,多聞聖弟子離麤言,斷麤言,若有所言,辭氣麤獷,惡聲逆耳,眾所不喜,眾所不愛,使他苦惱,令不得定﹔斷如是言,若有所說,清和柔潤,順耳入心,可喜可愛,使他安樂,言聲具了,不使人畏,令他得定,說如是言﹔彼於麤言淨除其心。伽藍,多聞聖弟子離綺語,斷綺語,時說、真說、法說、義說、止息說,樂止息,說事順時得宜,善教、善訶,彼於綺語淨除其心。伽藍,多聞聖弟子離貪伺,斷貪伺,心不懷諍,見他財物諸生活具,不起貪伺,欲令我得,彼於貪伺淨除其心。伽藍,多聞聖弟子離恚、斷恚,有慚、有愧,有慈悲心,饒益一切,乃至昆虫,彼於嫉恚淨除其心。伽藍,多聞聖弟子離邪見、斷邪見,行於正見而不顛倒,如是見、如是說:『有施、有齋,亦有咒說,有善惡業報,有此世彼世,有父有母,世有真人往至善處、善去、善向﹔此世彼世,自知、自覺、自作證成就遊,彼於邪見淨除其心。如是,伽藍,多聞聖弟子成就身淨業,成就口、意淨業,離恚、離諍,除去睡眠無調、貢高,斷疑、度慢,正念、正智,無有愚癡。《義釋》解釋「見」為十事之正見。(1.有布施 2.有獻供 3.有祭祀 4.有業報 5.有此世 6.有他世 7.有母 8.有父 9.有化生之有情 10.有道通向涅槃)。
6A. 「葛拉瑪人,對於心中的懷疑、猶豫提出質疑、猶豫是合適的。來,葛拉瑪人,不要相信口耳相傳的傳說,不要相信傳統,不要相信謠言,不要因經典的權威而相信,不要因推測而相信,不要因定理而相信,不要因特別的推理而相信,不要因深思熟慮的見解而相信,不要因他人擁有的能力而相信,不要因認為考慮『這位比丘是我們的老師』而相信。葛拉瑪人,你自己知道,那些事情是善,那些事情是不該斥責的,那些事情是智者讚揚的,仔細感受與觀察,這些事情導致利益與幸福,開始從事並且繼續從事它們。」
「葛拉瑪人,你們覺得如何?貪瞋癡止息時,對人有益或有害?」「有益,大德。」「葛拉瑪人,貪瞋癡止息的人不為貪瞋癡所操控,思想也不受制於貪瞋癡,他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也不教唆他人做彼等的行為,這樣的造作會使他長久受益、幸福嗎?」「是的,大德。」「葛拉瑪人,你們覺得如何?這些行為是善或不善?」「善,大德。」「會遭人責罵否?」「不會,大德。」「造作之後,是否會導致受益與幸福?或在這種情形下會如何?」「造作之後,會導致受益與幸福,在這種情形下,它會如是顯現。」「因此,葛拉瑪人,不要相信口耳相傳的傳說,不要相信傳統,不要相信謠言,不要因經典的權威而相信,不要因推測而相信,不要因定理而相信,不要因特別的推理而相信,不要因深思熟慮的見解而相信,不要因他人擁有的能力而相信,不要因認為考慮『這位比丘是我們的老師』而相信。葛拉瑪人,你自己知道,那些事情是善,那些事情是不該斥責的,那些事情是智者讚揚的,仔細感受與觀察,這些事情導致利益與幸福,開始從事並且繼續從事它們。」
細心的讀者一定已經發現在《增支部尼柯耶》〈3.65 羈舍子村Kesaputtiya〉的經文,世尊說:「葛拉瑪人,對於心中的懷疑、猶豫提出質疑、猶豫是合適的。」而在《中阿含16經,伽藍經》世尊說:「伽藍,汝等莫生疑惑。所以者何?因有疑惑,便生猶豫。」這兩部經文記載的話,是完全相反的。
另外 5A 與 6A 的一整段珍貴的教誨「不要相信口耳相傳的傳說...不要因認為考慮『這位比丘是我們的老師』而相信。」也未被流傳下來。
當然也有好消息:《雜阿含351經》「有異信、異欲、異聞、異行覺想、異見審諦忍。」(CBETA, T02, no. 99, p. 98, c3-4)把這一段經文保留了下來,只不過讀者不見得認得這兩段經文指的是同一段巴利經文。
《雜阿含351經》的解說,請參考本部落格的『雜阿含經讀書會』。
7A. 「葛拉瑪人,多聞聖弟子斷離貪瞋癡,正知正念,遍滿住於慈,一方二方三方四方,四維上下,慈心遍滿諸有情,遍滿一切世間,住於廣大、崇高、無限量的慈心而無恨無怨。悲、喜、捨無量心亦復如是。
7B. 彼心與慈俱,遍滿一方成就遊。如是,二三四方,四維上下,普周一切,心與慈俱,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極廣甚大,無量善修,遍滿一切世間成就遊。如是,悲、喜心與捨俱,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極廣甚大,無量善修,遍滿一切世間成就遊。
8A. 葛拉瑪人,多聞聖弟子無恨無怨、清淨無染,由於此人便尋得四安穩住處。相信由於善行或惡行有來世有業果,因此在死亡以後,身體毀滅以後,我將因此功德而生天,這是他所發現的第一安穩處。認為善行或惡行沒有來世沒有業果,但是在這世上,不管現在或未來,無恨無怨,我保持安全與幸福,這是他所發現的第二安穩處。認為惡果只會發生在造惡者,我甚至未想到對任何人作惡,惡果怎會發生在未曾作惡的我身上?這是他所發現的第三安穩處。認為惡果只會
發生在造惡者,我於一切清淨,這是他所發現的第四安穩處。葛拉瑪人,多聞聖弟子無恨無怨、清淨無染,此人便尋得四安穩住處。
8B. 如是,伽藍,多聞聖弟子心無結無怨,無恚無諍,便得四安隱住處。云何為四?有此世彼世,有善惡業報,我得此正見相應業,受持具足,身壞命終,必至善處,乃生天上。如是,伽藍,多聞聖弟子心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是謂得第一安隱住處。復次,伽藍,無此世彼世,無善惡業報,如是我於現法中,非以此故為他所毀,但為正智所稱譽,精進人、正見人說其有。如是,伽藍,多聞聖弟子心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是謂得第二安隱住處。復次,伽藍,若有所作,必不作惡,我不念惡,所以者何?自不作惡,苦何由生?如是,伽藍,多聞聖弟子心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是謂得第三安隱住處。復次,伽藍,若有所作,必不作惡,我不犯世怖與不怖,常當慈愍一切世間,我心不與眾生共諍,無濁歡悅。如是,伽藍,多聞聖弟子心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是謂得第四安隱住處。如是,伽藍,多聞聖弟子心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是謂得四安隱住處。』
9A. 如是,世尊﹔如是,如來。多聞聖弟子無恨無怨、清淨無染,此人便尋得四安穩住處。相信由於善行或惡行有來世有業果,因此在死亡以後,身體毀滅以後 ,我將因此功德而生天,這是他所發現的第一安穩處。 認為善行或惡行沒有來世沒有業果,但是在這世上,不管現在或未來,無恨無怨,我保持安全與幸福,這是他所發現的第二安穩處。認為惡果只會發生在造惡者, 我甚至未想到對任何人作惡,惡果怎會發生在未曾作惡的我身上?這是他所發現的第三安穩處。認為惡果只會發生在造惡者,我於一切清淨,這是他所發現的第四安穩處。多聞聖弟子無恨無怨、清淨無染,此人便尋得四安穩住處。奇特,世尊﹔奇特,世尊。如同把翻倒的歸
正,把覆蓋的開啟﹔給迷途者指路﹔給在暗者一盞燈讓有眼者能見物。世尊如是多方闡述法。我們從此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眾﹔願世尊自今日起接受我們盡形壽為優婆塞。
9B. 伽藍白世尊曰:「如是,瞿曇,多聞聖弟子心無結無怨,無恚無諍,得四安隱住處。云何為四?有此世彼世、有善惡業報、我得此正見相應業,受持具足,身壞命終,必至善處,乃至天上。如是,瞿曇,多聞聖弟子心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是謂得第一安隱住處。復次,瞿曇,若無此世彼世,無善惡業報,我於現法中,非以此故為他所毀,但為正智所稱譽,精進人、正見人說其有。如是,瞿曇,多聞聖弟子心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是謂得第二安隱住處。復次,瞿曇,若有所作必不作惡,我不念惡,所以者何?自不作惡,苦何由生?如是,瞿曇,多聞聖弟子心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是謂得第三安隱住處。復次,瞿曇,若有所作必不作惡,我不犯世怖與不怖,常當慈愍一切世間,我心不與眾生共諍,無濁歡悅。如是,瞿曇,多聞聖弟子心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是謂得第四安隱住處。如是,瞿曇,多聞聖弟子心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是謂得四安隱住處。瞿曇,我已知,善逝,我已解。世尊,我等盡自歸佛、法及比丘眾,唯願世尊受我等為優婆塞,從今日始,終身自歸,乃至命盡。」佛說如是,一切伽藍人及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羅馬興亡史》作者吉朋說:「羅馬有許多種信仰崇拜,對老百姓來說,每一種都是真的,對哲學家來說每一種都是假的,對政治家來說每一種都是可以利用的。」只要把第一句改成『現代有許多種不同的佛教派別』,仍然適用。
長老菩提比丘於《BPS newsletter》1988, spring issue,在 " A Look at Kalama Sutta" 文中,提到《葛拉瑪經》為最常被引用的佛經之一﹔經文中最著名的一段:
【世尊說:「葛拉瑪人,對於心中的懷疑、猶豫提出質疑、猶豫是合適的。來,葛拉瑪人,不要相信口耳相傳的傳誦,不要相信傳統,不要相信謠言,不要因經典的權威而相信,不要因推測而相信,不要因定理而相信,不要因似是真實的推理而相信,不要因深思熟慮的見解而相信,不要因他人擁有的能力而相信,不要因認為『這位比丘是我們的老師』而相信。當你們自己知道:『這些事情是惡,這些事情是該斥責的,這些事情是智者譴責的,仔細感受與觀察,這些事情導致傷害與禍害』,捨斷它們。當你們自己知道:『這些事情是善,這些事情是無過失的,這些事情是智者讚揚的,仔細感受與觀察,這些事情導致受益與幸福』,著手與持續如此作。」】
當然,這部經顯然地反對教條主義與盲目信仰而強烈地要求自由思考。可是所謂「佛陀是一位經驗主義者,他摒除任何教條與信仰,他的教理是追隨真理的自由思考,鼓勵任何人依照自己的心意去接受或拒絕任何思想與教義」,這真的符合《葛拉瑪經》的本意嗎?
長老菩提比丘指出,所有的經文都應該了解此經的背景情境,《葛拉瑪經》也是如此,很少有講說者注意到《葛拉瑪經》中造成葛拉瑪人困惑的正是善惡業所感的善惡報及來世。也因為如此,才有如此的講述:「你們自己知道:『這些事情是惡,這些事情是該斥責的,這些事情是智者譴責的,仔細感受與觀察,這些事情導致傷害與禍害』,捨斷它們。當你們自己知道:『這些事情是善,這些事情是無過失的,這些事情是智者讚揚的,仔細感受與觀察,這些事情導致受益與
幸福』,著手與持續如此作。」
而本經最後講述的四個安穩住處才有了呼應:「相信由於善行或惡行有來世有業果,因此在死亡以後,身體毀滅以後,我將因此功德而生天,這是他所發現的第一安穩處。認為善行或惡行沒有來世沒有業果,但是在這世上,不管現在或未來,無恨無怨,我保持安全與幸福,這是他所發現的第二安穩處。認為惡果只會發生在造惡者,我甚至未想到對任何人作惡,惡果怎會發生在未曾作惡的我身上?這是他所發現的
第三安穩處。認為惡果只會發生在造惡者,我於一切
清淨,這是他所發現的第四安穩處。葛拉瑪人,
多聞聖弟子無恨無怨、清淨無染,此人便尋得四安穩住處。」
因此不能將引述的段落毫無節制地涵蓋所有議題。
長老菩提比丘於《BPS newsletter》1988, spring issue,在 " A Look at Kalama Sutta" 文中,提到《葛拉瑪經》為最常被引用的佛經之一。在此,為避免有任何遺漏,將文中的重要教導再重述一遍。
一部分是對教條式宗教的反應,一部分是對「客觀的科學知識」的當權典範的順從﹔這種「佛陀的教導是略去信仰而制定教法,並且要求弟子與信眾只接受個人所能驗證的說法」的主張逐漸流行,並且宣稱這樣的主張可以在《葛拉瑪經》得到佐證。對《葛拉瑪經》作這樣的經典詮釋忽視了經典的背景,經文中的這一段教導是佛陀在葛拉瑪人尚未於佛、法中起正信,這樣的詮釋也忽略了《葛拉瑪經》並未提及正見和正見所展開的視野。取而代之的,反而是在不涉及何者是最佳信仰的前提之下給予安穩住處的合理建議。
佛陀教導中,有些層面是在個人經驗範圍之內的,可以依個人的經驗予以確認驗證,有些層面是超越個人的理解與經驗,必需基於前面的確認驗證。作為信仰佛陀教導中超越層面的基礎。於世尊生起深信絶對不是終極的目的《葛拉瑪經》也不會保證究竟解脫,而是一個進展過程的起點以發展內觀
內修。為了讓這樣的內觀修習能導致究竟解脫,必需對世尊所教導的真諦如實見、如實知。這些真諦都是世尊成等正覺所親見親證而教授我們的。在如理思惟後接受這些真諦,而起深信,而起深信而啟程進行將信仰轉為智慧、信心轉為確證、而究竟苦邊證得涅槃。
《葛拉瑪經》中教誡的十項,前四項是不要相信傳統:
1. (anussava)口誦傳承:指的是老師弟子口耳相傳的吠陀經典。(paramparaa)代代相傳,指的是老師弟子不間斷的傳授。(itikiraa)共同認定,指的是大家的共識,或共同的見解,大家的共同信仰。(pi.taka-sampadaa)經典。
接下來的四項指的是佛陀當代的思想家的四種類型。最後兩項指的是個人崇拜:為個人的能力、外表、財富、口才、學識、家世、事業與成就所影響,另一個是關係,他是我們的老師,他是我們的教宗,等等。
問題:(難易度:非常簡單*,簡單**,有點難***,困難****,非常困難*****)
1.如何查對那一部漢譯阿含經的對應經?(***)
2.《中阿含16經》和此經的對應經典的差異為何?(***)
3. 漢譯與巴利兩部對應經典,那一個譯文比較有可能是正確的?(***)
4. 試解釋《雜阿含351經》的「異信、異欲、異聞、異行覺想、異見審諦忍」,和此經的對應經典《增支部尼柯耶》(AN 3.65)的對應經文。(***)
5. 這樣的問答與佛教法義有什麼關係?(***)
6. 就世俗對《葛拉瑪經》的解釋而言,長老菩提比丘的文章對此贊成什麼?不贊成什麼?(****)
7. 本經的教導是什麼?(****)本經是對在家弟子還是出家弟子的教導?(***)
8. 讀完本經的感想是什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