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論》不是我們《彼岸道品》讀書會的重點,我們不會深入討論,但是 〈第十八品觀我品〉第5偈「諸佛或說我,或說於無我,諸法實相中,無我無非我。」牽涉到《雜阿含581經》的「時彼天子說偈問佛:『若羅漢比丘,自所作已作﹔一切諸漏盡,持此後邊身﹔記說言有我,及說我所不?』爾時世尊即說偈答:『若羅漢比丘,自所作已作﹔一切諸漏盡,持此後邊身﹔正復說有我,我所亦無咎。』」而意義加以延伸。第7偈「一切實非實,亦實亦非實,非實非非實,是名諸佛法。」
與巴利《法句經》11, 12 兩偈:「
Thinking to be essential, what is not, seeing no essence in what is essential,
將不真實的認為真實,將真實的見為不真實,
they, feeding on wrong thoughts, do not discover the essence.
增長錯誤的見解,他們不能了解真實。」
作不同的解讀,此處我們只針對〈第十八品觀我品〉第6偈「諸法實相者,心行言語斷,無生亦無滅,寂滅如涅槃。」
與《彼岸道品》1076 偈作對照閱讀,以下是各家的註解,僅供參考,暫不深論。
第十八品觀我品的第5、6、7偈:
5. 諸佛或說我,或說於無我,諸法實相中,無我無非我。
6. 諸法實相者,心行言語斷,無生亦無滅,寂滅如涅槃。
7. 一切實非實,亦實亦非實,非實非非實,是名諸佛法。
印順導師[妙雲集;<中觀論頌講記,324頁>:
「不過,無我,但無自性有的我;流動變化中依身心和合而存在的緣起假名我,是有的。這假名我,不可說他就是蘊,也不可說他不是蘊,他是非即蘊非離蘊的。但也不是如犢子系所想像的不可說我;假名我是緣起的幻相而實性不可得的。正確的悟解身心和合中的緣起假名我,就是正見。」
青目注:
「因有我故有我所,若無我則無我所,修習八聖道分,滅我我所因緣故,得無我則無我所決定智慧。」
清辨注:
「雖諸行聚等剎那剎那壞、相續法起,得見無我無我所而無實我。二乘之人得無我故,唯見有此法生此法滅。起如是見,然我境界無故,緣我之心亦不起,我無體故,無有我所內外等法。以緣我之心不復起故,乃至淂無我之念亦不起,唯除世俗名字。菩薩摩訶薩住無分別智,能見諸行本來無生。」
[按1]:清辨約為500~~570,時大乘思想已經廣為流佈,般若經典亦已經廣為流傳,而漸漸成為佛經中的主流。最後的兩句:[菩薩摩訶薩]的大乘名稱,[無分別智]的大乘說法,在青目注及無畏疏裡是不會出現的。
[按2]:第二頌,參照上述五種譯本,發現清辨[般若燈論]、藏文無畏疏(印順導師及李潤生兩書所引)、月稱[淨明句論]梵文等四種,是非常近似的。懷疑什師為了五言詩的限制,將[離自我意識、離我所有意識的人不存在,那些以為[離自我意識、離我所有意識的人存在]者,那些人就未見真實]翻譯為[得無我智者]、[是人為稀有]。
印順導師[妙雲集;<中觀論頌講記,326頁>
「外人問難:『以(無我智)通達(無我無我所執),有智為能證(即是我),離我我所為所證(即是我所);這仍然是我、我所;並未證得無我無我所。』
論主以第三頌答曰:『現證無我、無我所時,絕對不會自覺有(我)能證(無我、無我所),如見到自己(無我、無我所)執,這是不見真理。』」
青目註:「又(無我、無我所)執者,於第一義中亦不可得;無我、無我所,能真見諸法,凡夫人以我、我所障慧眼故,不能見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