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4月28日 星期一
十二分教--1
A. 概說
1. 十二分教:又稱十二部經,這是對佛法的十二種分類。如同北傳六道輪迴、南傳五道輪迴的差異,十二分教也有九分教的不同分類差異。大眾部、銅牒部(巴利文)、玄奘翻譯的[大事經]均是九分教的說法。十二分教為分別說系(化地部,音譯為彌沙塞部,分別說系之一部)、說一切有部、漢傳增一阿含經及大乘的說法。尊者 Analayo 引Nattier(2004, p 169), 提到耆那教經文也是分為十二部類。
2. 巴利文九分教:1.修多羅2.祇夜3.授記4.伽陀5.優陀那6.如是語7.本生8.未曾有9.方廣
中文大眾部九分教(T22.227b):1.修多羅 2.祇夜 3.授記 4.伽陀 5.優陀那 6.如是語 7.本生
8.方廣 9.未曾有
僅是第八、第九項次序不同,大眾部的次序與十二分教的次序相符。
1. 修多羅(Sutra):有三種意義:
A. 為外道、世俗所共用,如[法經]、[天啟經](約在西元前六世紀),指經典、寶貴的書、神聖的書。佛經中的修多羅有時指一切經,是包含所有經律論的佛法。
B. [瑜伽師地論]418下:[結集如來正法藏者,攝聚如是種種聖語,為令聖教久住世故,以諸美妙名句文身,如其所應,次第安布,次第結集。謂能貫穿縫綴種種能引義利、能引梵行真善妙義,是名契經。]結集文句、攝持法義為佛教各部派所共許的意義。大毗婆沙論(27˙659下):[契經云何?謂諸經中散說文句。如說[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大智度論(306下):[諸經中直說者名修多羅,所謂四阿含,諸摩訶衍經、及二百五十戒經。出三藏外亦有諸經皆名修多羅。]
C. 指散文文體,相對於偈頌,佛經中稱之為長行。為了便於憶誦,採用當時流行的,極簡潔的,稱為修多羅sutra的文體。此外,還有一重要的意義,如『五分律』卷一(大正二二‧一下)說:「廣為弟子……結戒(學處),說波羅提木叉。佛及弟子般泥洹後,諸弟子雖種種名姓出家,不速滅梵行。譬如雜華,以綖連之,置四衢道,四方風吹,不能令散。何以故?綖所持故」(19.023)。修多羅的意義,就是綖(線)。制學處,說波羅提木叉,比喻為如綖貫華,這正是「修多羅」如綖貫華的具體說明。
Sutta 泛指佛的教法,對長行、偈頌、毘奈耶均稱為『經』。
在佛法中與毘奈耶並舉、對稱,所謂[佛陀正法、律],『毘奈耶』之外的佛法即稱為Sutta。
在除了毗奈耶的佛法中,有九分教和十二分教的分類,,其中早期的結集,是稱長行為Sutta,偈頌為Geyya,以問答講析法義的為記說Veyyakarana。
可能後來再由 Geyya 祇夜,分出有長行及偈頌的Geyya祇夜(如『有偈品』)、純為偈頌的Gatha偈陀(如『法句經』、『經集』)、有感興的詩偈的Udana(如小部尼柯耶之『優陀那』),其實此三者之界線仍然有些模糊。
2. 祇夜(Geya)重頌、應頌。先有長行(散文),後有重頌。此頌以韻文、詩句形式再一次敘述長行的法義(依前契經散說文句,後結為頌而諷誦之)。瑜伽師地論:[云何諷頌?謂非直說,是結句說。] 大毗婆沙論(27˙659下):[應頌云何?謂諸經中,依前散說契經文句,後結為頌而諷誦之。]大智度論(306下):[諸經中偈名祇夜。]
祇夜(Geyya)漢譯又譯為「重頌、應頌、結頌」。漢譯論典中,此類文體為先有長行(散文),後有結頌,此頌以韻文、詩句形式再一次敘述長行的法義,或許這就是古德譯為「重頌」的本意。如《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
「謂諸經中依前散說契經文句,後結為頌,而諷誦之,即結集文、結集品等。如世尊告苾芻眾言:『我說知見能盡諸漏,若無知見能盡漏者,無有是處。』世尊散說此文句已,復結為頌。而諷誦言:『有知見盡漏,無知見不然;達蘊生滅時,心解脫煩惱。』」
又如《瑜伽師地論》:「謂非直說,是結句說。或作二句、或作三句、或作四句、或作五句、或作六句等,是名諷頌」 、《大智度論》「諸經中偈名祇夜」
經文中「結頌」的例子,如《雜阿含470經》經文在長行之後,又以偈頌將經中要項再諷頌一遍:
「多聞於苦樂,非不受覺知;彼於凡夫人,其實大有聞;
樂受不放逸,苦觸不增憂;苦樂二俱捨,不順亦不違;
比丘勤方便,正智不傾動;於此一切受,黠慧能了知;
了知諸受故,現法盡諸漏;身死不墮數,永處般涅槃。」
又如《雜阿含265經》的例子: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觀色如聚沫,受如水上泡;想如春時燄,諸行如芭蕉;
諸識法如幻,日種姓尊說;周匝諦思惟,正念善觀察;
無實不堅固,無有我我所;於此苦陰身,大智分別說;
離於三法者,身為成棄物;壽暖及諸識,離此餘身分;
永棄丘塚間,如木無識想;此身常如是,幻偽誘愚夫;
如殺如毒刺,無有堅固者;比丘勤修習,觀察此陰身;
晝夜常專精,正智繫念住;有為行長息,永得清涼處。』」
此類「在單一經中重宣此義」的經文,應是屬於十二分教中的「祇夜、重頌」的範疇。
印順導師對祇夜的解說有下列四種說法。
一、祇夜即是攝頌,如說:「修多羅相應教集成(審定、編次)後,為了便於憶誦,『錄十經為一偈』,就是世俗偈頌而不礙佛法的『祇夜 geyya』。『修多羅』與『祇夜』,就是王舍城原始結集的經法。」「祇夜,本來是世俗的偈頌。在(法與律)修多羅集出以後,將十經編為一偈頌,以便於記憶,名為祇夜。」「祇夜,本來是世俗的偈頌。在(法與律)修多羅集出以後,將十經編為一偈頌,以便於記憶,名為祇夜。」
二、祇夜相當於《雜阿含經》的〈八眾誦〉或《相應部》的〈有偈品〉,如說:「初期集成的祇夜,是〈八眾誦〉。」「《雜阿含經》的有偈部分,與《相應部》的〈有偈篇Sagātha-vagga〉相當,覺音是解說為祇夜的。《雜阿含經》的蘊、處等相應部分,是原始的「相應修多羅」。如初期的阿毘達磨──說一切有部的《法蘊足論》,赤銅鍱部的《分別論》,分別說系的《舍利弗阿毘曇》,分別的論題就不外乎這些相應。這樣,《雜阿含經》的有偈部分,可能就是早期的祇夜!」
三、祇夜意指「結集文」與「結集品」,「結集文」為攝頌,「結集品」為〈有偈品〉,如:「攝十經為一偈,就是名為祇夜的『結集文』。...若諸苾芻、天、魔等眾,是所為說,如『結集品』。論內容,就是先說的,『又依八眾說眾相應』,但別有部類的『結集品』,是《雜阿含經》的『眾相應』──〈八眾誦〉,與〈相應部〉的〈有偈品〉相當,與先說『為令聖教久住,結嗢拕南頌』是不同的。這就是《大毘婆沙論》所說,『祇夜』有『結集文』與『結集品』的差別。」
四、祇夜意指「重頌」,先說長行,再以韻文、詩句敘述長行的法義,如:「祇夜,是歌頌,重頌,以歌頌重說,使意義更明白些,所以意譯為『從後說現』,『從後現譬說』。」
上述四種說法並不一致,可以見到漢譯佛教文獻對「祇夜」的適用範圍,有時解釋得較寬,有時較窄,並不一致。此處我們暫不深究「祇夜」的確切意義,而僅探討攝頌與十二分教(或九分教)之「祇夜」的差異。
在巴利文獻方面,Jayawickrama 指出在巴利註釋書中,Geyya 泛指「帶有偈頌的經典」(Jayawickrama (1959:12): ‘commentary of Majjhima-nikāya Ps II 106, sabbampi sagāthakatakaṃ suttaṃ geyyan’ti veditabbā. It should be understood that all discourses with verses are “geyya”.’),也就是說,不一定要帶有「重宣此義」的經典才稱為「祇夜」。
筆者以為,「九分教」或「十二分教」為依世尊教法的體裁或議題所作的結集分類,而攝頌只是用來「見名憶本」甚至如白瑞德教授指出:「大部分巴利經典的攝頌都不符合偈頌詩韻的最低要求,也因此被(近代西方學者)稱為『打油詩』。」也許「祇夜」的原本意義尚待深入考察,而暫時沒有定論。但是,作為「見名憶本」的攝頌與十二分教(或九分教)的「祇夜」或「優陀那」是有明顯區別的。
3. 授記(Vyakarana,記說):有兩種意義:一為問答體之經文,有分別、解說之意,雜阿含經之如來所說、弟子所說,其意為問答體,有問、為如來所記說(回答),或者有問、為聲聞弟子所記說(回答)。瑜伽師地論中及其他部派稱[祇夜]為略說、直說經義、不了義經;稱[記說]為廣分別、為了義經。第二種意義為授記:記說所證(果位)、記說來世生處、記說成佛。(坤案:第二種意義應為後來附加的意義,卻成為記說這個字在後代佛經的唯一意思。)瑜伽師地論:[云何記別?謂於是中,記別弟子命過已後當生等事。或復宣說已了義經,是名記別。]大毗婆沙論(27˙659下):[記說云何?謂諸經中,諸弟子問,如來記說;或如來問,弟子記說;或弟子問,弟子記說;化諸天等,問記亦然。若諸經中,四種問記,若記所證所生處等。]大智度論:[眾生九道中受記,所謂三乘道六趣道。此人經爾所阿僧祇劫當作佛,若記爾所歲當作佛,記聲聞人今世後世得道,記辟支佛但後世得道,記餘六道亦皆後世受報。]順正理論:[言記別者,謂隨餘問,酬答辯析,如波羅言孥等中辯,或諸所有辯曾當現真實義言,皆名記別。]
4. 伽陀(Gatha,偈、諷頌、伽他),佛經中所說的四句偈,其原字即是Gatha,相對於祇夜的結頌、重頌,本字又稱為孤起頌。瑜伽師地論:[云何諷頌?謂非直說(、非)是結句說,或作二句、或作三句、或作四句、或作五句、或作六句等;是名諷頌。]大毗婆沙論(27˙659下):[伽他云何?謂諸經中,結句諷頌彼彼所說,即麟頌等。如伽他言:習近親愛與怨憎,便生貪欲及瞋恚;故諸智者俱遠避,獨處經行如麟角。]大智度論:[一切偈名祇夜,六句、三句、五句,句多少不定,亦名祇夜,亦名伽陀。](巴利文小部、經集、蛇品第一、第三章犀牛角經:
35 不向眾生施加棍棒,不傷害任何一位眾生,不渴望兒子、更不渴望朋友,讓他像犀牛角一樣獨自遊蕩。
36 愛念從交往中產生,而痛苦伴隨愛念產生。他看到愛念帶來的危險,讓他像犀牛角一樣獨自遊蕩。
37 同情朋友,思想受縛、便會失去目標;他看到交往的危險,讓他像犀牛角一樣獨自遊蕩。
5. 優陀那(Udana,感興語、慍陀南、自說、自然說),本義為由於驚、喜、怖、悲等情感,自然抒發出來的聲音(詩句)。瑜伽師地論:[云何自說?謂於是中,不顯能請補特伽羅名字種姓,為令當來正法久住、聖教久住,不請而說,是名自說。]( [云何因緣?謂於是中,顯示補特伽羅名字種姓,因請而說。])順正理論:[言自說者,謂不因請,世尊欲令正法久住,睹希奇事,悅意自說,妙辯等流。]大毗婆沙論(27˙659下):[自說云何?謂諸經中,因憂喜事,世尊自說。因喜事者,如佛一時見野象王,便自頌曰:[[象王居曠野,放暢心無憂;智士處閒林,逍遙志恬寂。]]因憂事者,如佛一時見老夫妻,便自頌曰:[[少不修梵行,喪失聖財寶;今如二老鸛,共守一枯池。]大智度論:[優陀那者,名有法佛必應說,而無有問者,佛略開問端,如佛在舍婆提毗舍佉堂上陰地經行。自說優陀那,所謂:[[無我無我所]]是事善哉。爾時一比丘合掌白佛言:[[世尊!云何[無我無我所,是事善哉]?佛告比丘,凡夫人未得無漏道,顛倒覆心,故於無我無我所心大驚怖;若佛及佛弟子聞好法者,歡喜奉行,無顛倒故,不復更作。如是等雜阿含中廣說。又如般若波羅蜜品中,諸天子讚須菩提所說:[[善哉善哉,希有世尊,難有世尊。]]是名優陀那。又如佛涅槃後,諸弟子抄集要偈、諸無常偈等作無常品,乃至婆羅門偈等作婆羅門品,亦名優陀那。諸有集眾妙事,皆名優陀那。]
6. 如是語(Ityuktaka,本事、一筑多、善導、伊帝目多伽),巴利文現有[如是語],為小部第四經,玄奘譯有[本事經],每經初標[吾從世尊聞如是語],長行終了,又說[爾時世尊重攝此義而說頌曰]。[如是語]與[本事經]的體裁,在聖典集成過程的研究中,有三點值得我們重視:1.序說與結說:佛說及弟子說,從傳說(誦)而集成一定文句,展轉傳誦,到結集成為部類,成為現存的形態,是經過多少(種)過程而成的。原始傳誦而結集的(導師原文有:,是佛說及弟子所說的)短篇,沒有說在那裡說、為誰說、為什麼事說(坤案,律的結集也是相同);這些是在傳授中加以說明的(導師原註:有的忘記了,有的傳說不同)。其後,人、事、處逐漸編集在內,篇幅漸長,開始與終了也漸有一定的形式。以[四阿含]及[四部]來說,序說是[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某處住],或加上[與比丘….俱]及特殊的事緣。結說(的)形式不一,如泛為比丘們說的,結為[佛說是經(法)已,彼比丘(等)聞世尊所說,歡喜信受(奉行)]。這類形式的完成,曾經過[如是語]那種體例:不說在那裡說、為什麼人說、為誰(泛說告眾比丘)說,而以[如世尊說、阿羅漢說,我聞]為序說;以[此義,世尊說已,我聞]為結說。起訖都敘明[世尊所說,我聞],這可說是師資傳授中的習慣用語,表示傳承的可信性,而形成一定文句的。2.長行與結頌:結合長行與重頌的體裁。3.增一法:以一二三等為次第而集成聖典的,在[長部]中,有[十上經]、[等誦經],長阿含與之相當的,是[十上經]、[眾集經]。長阿含中,更有[增一經]、[三聚經],現存的如是語與本事經,也是以增一法來集成的。瑜伽師地論:[云何本事?謂諸所有宿世相應事義言教;是名本事。]大毗婆沙論(27˙659下):[本事云何?謂諸經中,宣說前際所見聞事。如說過去:[[有大王都,名有香茅,王名善見;過去有佛,名毗缽尸,謂諸弟子說如是法。過去有佛,名迦葉波,謂諸弟子說如是法。….如是等。]順正理論:[言本事者,謂(此)說自昔展轉傳來;不顯說人、談所、說事。]大智度論:[如是語經者有二種:一者結句言,我先許說者今已說竟。二者三藏摩訶衍外,更有經名一目多迦。有人言目多迦,目多迦名出三藏及摩訶衍。何等是?如佛說,淨飯王強令出家作佛弟子者,佛選擇五百人堪任得道者,將至舍婆提,所以者何?以其未離欲,若近親里,恐其破戒,故將至舍婆提,令舍利弗、目乾連等教化之,初夜後夜專精不睡,勤修精進故得道。得道已佛還將至本生國。一切諸佛法,還本國時,與大會諸天眾俱住迦毗羅婆仙人林中,此林去迦毗羅婆城五十里,是諸釋遊戲園。此諸釋子比丘處舍婆提時,初夜後夜專精不睡故,以夜為長;從林中來,入城乞食,覺道里長遠。爾時佛知其心,有一師子來禮佛足,在一面住,佛以是三因緣,故說偈:[不寐夜長,疲倦道長,愚生死長,莫知正法。]佛告比丘:[[汝未出家時,其心放逸多睡眠,故不覺夜長,今初夜後夜專精求道,減省睡眠,故覺夜大長。此迦毗婆羅林,汝本駕乘遊戲,不覺為遠,今著衣持缽、步行疲極,故覺道長。是師子毗婆尸佛時作婆羅門師,見佛說法來至佛所,爾時大眾以聽法故,無共語者,即生惡念,發惡罵言:[此諸禿輩與畜生何異?不別好人,不知言語。]以是惡口業故,從毗婆尸佛乃至今日,九十一劫常墮畜生中,此人爾時即應得道,以愚癡故,自作生死長久,今於佛所心清淨故,當得解脫。如是等經名為出因緣。於何處出?於三藏摩訶衍中出,故名為出;云何名因緣?是三事之本名為因緣經。]
在覺音論師的[如是語註 Itiv-a]中提及優婆夷 Khujjuttarà 姑珠他羅向優田王的王后莎曼弗塔及宮女轉述佛法,我個人認為可以知道有此一說,並不是非此解釋不可。
Sàmàvatã and the court ladies of king Udena of Kosambi.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