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座部佛教也超度嗎?》
-------
YouTube 影片為見勛法師所製作,
https://youtu.be/6g-unApl8dA?feature=shared
以下文字為見勛法師的補充說明:
-------
這部影片用斯里蘭卡為例,
介紹上座部佛教,
生者為亡者做功德迴向(pattidāna)的方法和理論的發展。
00:00 功德迴向(Pattidāna)
01:44 斯里蘭卡葬禮、紀念儀式
04:36 隨喜功德和功德移轉
06:09 理論和作法發展
08:47 功德迴向(Pattidāna)的利益
09:49 珍惜文化、學習佛法
10:51 參考資料
*** *** ***
見勛法師 @user-zs2hf1uy3l
感謝去過蘭卡禪修的法師和我討論影片的內容,並分享他們的經驗,我想有四點應該再多說明。
1. 以亡者名義做功德的方式,根據參考的論文,是上座部關於如何幫助亡者的第一期說法和作法。之後因為強調接受者的參與,家屬直接用亡者名義做善事的作法已經在蘭卡不流行了,變成是家屬自己作佈施、持戒、禪修,然後迴向給亡者。
2. 關於迴向,還有「功德移轉」這個詞,也有必要說明。首先,「功德移轉」是直接翻自「transference of merit」,transference包括重新指向(redirect)和移轉、轉換、傳遞。其實「transference of merit」也可翻作「功德迴向」,但因為家屬所做的pattidāna 已經通常翻作功德迴向,加上為了強調從作者到接受者間的過程,所以先翻作「移轉」。
3. 但是「功德移轉」並不是說功德從甲方跑到乙方,甲方就沒有了。有個譬喻是如從甲燈借火點乙油燈,點亮了乙燈,不會減損甲燈的光亮。重查英文transfer,有個例句:「教育是傳遞知識的過程」,但不會減損教育者的知識,也是很好的說明。或許「功德傳遞」是較好的翻譯。
4. 這裡功德可以理解「因善行而引發的善心所帶來的利益」,所以功德可以傳遞,不是什麼具體移動,而是啟發接受者(包括目擊旁觀者)的善心,讓他們也獲得伴隨善心生起的利益。好像有人笑,也容易感染旁邊的人跟著笑,有笑的人,就有得到歡笑的利益;沒笑的人,當然就沒有囉!
再補充一點,
Gombrich教授認為,生者行善的努力可以幫助亡者,是面對嚴格無私的業力理論(多少人臨終時能很肯定善業多於惡業,必然往生善趣?),既不違背業力因果原則,又能給予生亡二者希望和安慰。
--------
Yifertw: 2023/8/29
帖主比較關心的是,在巴利文獻的《四部》與《毘奈耶》上,哪幾部文獻提到「功德迴向 pattidāna」?
缺乏巴利《四部》與《毘奈耶》的文獻基礎,總是有些缺憾的。
------
釋見勛 2023/8/30
「功德迴向 pattidāna」這詞的確不見於早期的經與律,儀軌也是後來才發展的。追溯起來,早期經典只有提到印度有為亡者祈福的習俗,較相關的是《小部》中的《餓鬼事》。這是見勛目前的理解,或許還可再深入研究。
可以理解蘇居士的遺憾。不過現今三大系佛教,都有這樣的情形。見勛當時製作這影片,也是想說明:流傳於世間的佛教,無可避免地,因為人們的需求,會有所演變。
當然我們得去釐清,這些後起的觀念和作法與早期經典的關係;還有要檢討,這樣是幫助宣導了佛法良善正確的觀念,還是產生了誤導和流弊。
----------
Yifertw: 2022/8/26
其實,作為「阿含、尼柯耶」的學習者,我比較關心的不是「上座部佛教也有超度嗎」,而是「阿含、尼柯耶範疇之初期佛教,他們的經、律有教導 pattidāna 嗎?」
如果不提「大乘佛教」的教義,只依「毘奈耶、尼柯耶」(不算註釋書),上座部佛教的「毘奈耶、尼柯耶」是否有「功德迴向」的教導?
1. 單就「迴向功德給亡者」而言,如果亡者是四聖八賢的聖者,則沒有凡人轉贈功德給聖者的道理。如果亡者是凡夫、不是聖者,依照教義,則此陰滅而彼陰生,既已受業力牽引而輪迴之五道眾生,如何成立「功德迴向」?
由於 Rhys Davids 和 KR Norman 都提到現行的 PED 存有不少不恰當或失誤的字義詮釋,似乎不該全然倚賴 PED 的字義詮釋?
----------
釋見勛 2022/8/27
謝謝蘇居士回應。
1. 先說明立場:我製作「上座部佛教也有超度嗎」影片,是從佛教如何回應死亡,特別是「家屬想幫助過世親人」的角度,有什麼相應的作法,又如何和佛教教義搭配。
2. 這個立場和純粹就「阿含、尼柯耶」文獻研究是不同的,落實於世間的實際操作,必然有牽涉當地文化時空演變,斯里蘭卡上座部佛教正好提供一個很好的例子。好比醫學院學生畢業到臨床,雖然基礎和準則來自在學時期的教科書,但面對形形色色的病患,以及瞬息萬變的外在環境與科技發展,不可能只抱著教科書而沒有任何調整改變。
3. 就純早期佛教經典「阿含、尼柯耶」文獻來說:影片中有提到並沒有「功德迴向」、「隨喜功德」的用詞。即使相關的patti, anumodati,在早期經典文脈的意涵,也和在現行上座部用在為亡者迴向功德不盡相同。
4. 關於 patti-dāna=dakkhiṇā? 仔細分辨是不同的,參考論文有將相關用詞和理論作法發展,分不同時期討論, dakkhiṇā的概念是早於 patti-dāna。因演變歷程較雜,在影片中沒有進入這部份討論,而以「功德迴向」transference of merit 統稱,應該也是目前蘭卡的現象。
5. 早期佛教「用詞」沒有,但概念是有的:影片中有提到「透過生者的努力作為來幫助亡者」,這個概念在早期佛教就有,很可能受印度文化影響。如MN6/ AN 10.71/MA 105 《願經》,其中一個發願就是和過世的親人有關。
6. 關於「功德迴向」 transference of merit,如何成立,影片中有說到不派有不同的意見。後來上座部阿毗達摩註釋書是以「見聞善行能生起隨喜心」來成立(理由已在上面補充說明),是通用於有心識的眾生。如果曾經有過因為見聞別人的善行而起歡喜心,有感受到這樣「隨喜功德」的歡喜心帶來不同的身心狀況以及與善法相應的因緣,那就更容易明白,就接受者這一方功德迴向是如何成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