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寅恪教授之《四聲三問》(1934)文章中主張:中國之所以成立四 聲,而非五聲或七聲者,以入聲自為一類,其餘三聲(平、上、去)...「實依據及摹擬中國當日轉讀佛經之三聲」以及「而中國當日轉讀佛經之三聲又出於印度 古時聲明論之三聲也」。
此一論點有待進一步商量:陳寅恪所謂「(漢語)成立四聲,而非五聲或七聲者,以入聲自為一類,其餘三聲...實依據及摹擬中國當日轉讀佛經之三聲」。
帖主不贊同此說。
- 首先,漢語有「陰平、陰上、陰去、陰入、陽平、陽上、陽去、陽入」八聲,扣除「入聲」,尚有六聲,並非三聲。
- 印度語系語言實無漢語之三聲,更不用論「漢語八聲」,其讀音亦無英文之類的一字有所謂第一重音與第二重音的音節,其讀音輕重實依說話情境語氣和詩頌韻律所影響。
- 不能說「古無四聲,因梵語偈頌的傳入才有四聲」。應說:古漢語至少有「陰平、陰『上、去』、陰入、陽平、陽『上、去』、陽入」六聲。後來漢詩發展出五、七言「律詩、絕句」的規矩,才將古代既有的聲調簡化為「平、仄」兩類。
- 只因一句「兩句之中,輕重悉異」,就認定「『平、仄』就是『輕、重』」。這是不合理的推論,請問「兩句」和「平仄」是什麼關係?解釋得通嗎?
沈約:「一簡之內,音韻盡殊;兩句之中,輕重悉異」(《宋書・謝靈運傳論》)
========
惠敏校長文:
梵語佛典中詩律對於中國文學南朝開始發展的「近體詩」平仄聲律之影響研究,最早是陳寅恪教授之《四聲三問》(1934)。。文章中主張:中國之所以成立四 聲,而非五聲或七聲者,以入聲自為一類,其餘三聲(平、上、去)之「實依據及摹擬中國當日轉讀佛經之三聲」以及「而中國當日轉讀佛經之三聲又出於印度 古時聲明論之三聲也」,也是齊武帝永明時期竟陵王蕭子良文學集團的「永明體」的淵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