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落格《小學堂》是台灣國立中央研究院的一個部落格,諸位看官,只要遠遠望見「中央研究院」這一塊金字招牌,就不用擔心這個部落格只有「小學」程度而已。實際上,這是漢文化中關於漢字「形、音、義」研究的所謂《小學》。
此處有大多數漢字的「字形演變表」,如上圖「綠」字,從甲骨文(河 800),可以看出字的右邊其實是一塊布,上頭用棍子絞緊,描繪把布袋裡頭的酒過濾出來;對了,這個字是「濾」的本字,被借去當「綠色」的綠,真是蒙了「不白之冤」。
旁邊是「包山楚簡」(湖北省荊門市包山崗地大墓出土)的「綠」字,形體有一些變化,仍然認得出原來的字義。
再右邊就是《說文》所收的「綠」字,已經完全認不出「濾酒」的模樣了。
部落格《小學堂》:
http://xiaoxue.iis.sinica.edu.tw/
字形方面還可以看出「甲骨文」的字樣。比如說,下一圖是「貞」字,而不是「鼎」字,除了上排最右邊那個字有個「人」以外,其實會誤認作「鼎」字;
除非從前後文字義,否則是分辨不出兩字的差別。
(字書有記載過「貞」字,部首從人。另外漢字一字多義的情形相當普遍,如「仁義道德」、「麻木不仁」、「杏仁」,同一「仁」字,意義各自不同。)
下圖是原來的《台灣教育部異體字字典》,也收集在此處。
我比較常用到的是此一部落格收錄的《廣韻》、《集韻》的標音,還有如李芳桂、蒲立本等人的漢字「擬上古音」、「擬中古音」。
下圖為「綠」字的語音演變,版主我還是排斥漢字「擬上古音」、「擬中古音」。
對於高本漢、周髮高、李芳桂等人所「擬」的古音,版主我還是不買帳。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