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ifertw 友:
關於你的貼文「漢譯「訂正」巴利經文:《中阿含209經》與《中部80經》」
http://yifertw.blogspot.tw/2015/08/20980.html
《中阿含209經》卷57〈3 晡利多品〉:
「於是,異學鞞摩那修向佛瞋恚,生憎嫉、不可,欲誣謗世尊,欲墮世尊,如是誣謗世尊,如是墮世尊,語曰:「瞿曇!有沙門、梵志[外道],不知世前際,不知世後際,不知無窮生死,而記說得究竟智,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
瞿曇!我如是念:『云何此沙門、梵志[外道],不知世前際,亦不知世後際,不知無窮生死,而記說得究竟智,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耶?』」」(CBETA, T01, no. 26, p. 787, b6-15)
[案:外道認為:修行人應知過去、未來,才能說是「知如真」]
巴利《中部80經》在此一類似的問題之後,世尊回答說:
「迦旃延!凡那些不知過去、不知未來的沙門、婆羅門自稱:『我們了知:「出生已盡,梵行已完成,應該作的已作,不再有這樣[輪迴]的狀態了。」』者,他們[會]被如法地折伏,迦旃延!且請停止[談]過去的,請停止[談]未來的,令有智的、不狡詐的、不誑偽的、正直之類的男子來,我教誡[他],我教導[他]法,當依所教誡的那樣實行時,不久,他將親自知道、親自看見:這樣,確實有從束縛正確地解脫者,即:從無明的束縛。迦旃延!猶如愚鈍仰臥的幼兒,會被以頸部為第五綁,緊綁著,隨著他的長大,諸根逐漸圓熟,那些束縛會脫離,他會知道:『我已自由。』不再有束縛。同樣的,迦旃延!令有智的、不狡詐的、不誑偽的、正直之類的男子來,我教誡[他],我教導[他]法,當依所教誡的那樣實行時,不久,他將親自知道、親自看見:這樣,確實有從束縛正確地解脫者,即:從無明的束縛。」
「不知過去、未來,而自稱『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自知不受後有』的人」會如法地被斥責、論破,也就是說,必需「已知過去、已知未來」才能自稱「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自知不受後有」,所有阿羅漢都應該能「已知過去、已知未來」。無著比丘指出這與教義不符,
[拙見:不如此解讀。佛陀此處沒有說要知過去未來才是阿羅漢;佛只是說「迦旃延!且請停止[談]過去的,請停止[談]未來的」]
這樣,中部此經似乎並沒有需要被更正之處。
法友 2015/9/7 9:04 AM
======================
親愛的法友:
此處巴利《中部80經》被指出不合理之處有二:
1. 異學鞞摩那修接受佛陀教化之後,從佛出家乃至得阿羅漢,巴利《中部80經》則敘述他僅歸依世尊,成為在家弟子;就一位已經出家的人,這樣的敘述並不合理。
《中阿含209經》卷57〈3 晡利多品〉:「異學從佛得出家學道,即受具足,得比丘,行梵行。尊者鞞摩那修出家學道,受具足已,知法見法,乃至得阿羅漢。」(CBETA, T01, no. 26, p. 787, c29-p. 788, a3)
2. 你所討論的是,對《中部80經》在一句關鍵敘述的理解,原文是「tesaṃ so eva sahadhammiko niggaho hoti」,無著比丘的翻譯是「this censure of theirs is in accordance with what is proper 對於他們這種主張的譴責是合適的」,菩提比丘的翻譯是「they can be reasonably confuted. 他們(的主張)能被合理地駁倒」,這些被譴責、駁倒的主張是「不知世前際,亦不知世後際,不知無窮生死,而記說得究竟智,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莊春江的譯文是「他們[會]被如法地折伏」)
反觀相當於此處的漢譯,
《中阿含209經》卷57〈3 晡利多品〉:「迦旃!若有沙門、梵志『不知世前際,不知世後際,不知無窮生死』,而記說『得究竟智,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者,彼應如是說:『置世前際,置世後際。』迦旃!我如是說:『置世前際,置世後際。』」(CBETA, T01, no. 26, p. 787, b25-29)。
也就是說,漢譯並無「他們(的主張)能被合理地駁倒」的字句,我們看求那跋陀羅另一部單經的翻譯也無此句:
《鞞摩肅經》卷1:「世尊知已,告鞞摩肅異學曰:「此迦旃延!或一沙門婆羅門,不知過去世,至知如真,彼時應作是言:『置過去世,置當來世,不應念一生。』」(CBETA, T01, no. 90, p. 914, b26-29)
因此避免了對「不知世前際,亦不知世後際,不知無窮生死,而記說得究竟智,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的斥責。
這就是所謂的「漢譯「訂正」巴利經文:《中阿含209經》與《中部80經》」,不知你以為如何。
另外「不知世前際,亦不知世後際」的經文,不宜簡化作「知過去、未來」,經文是指知道某人的過去世與死後的去處(三名六通的「宿命通」),這和一般漢語所說的「知過去、未來」有很大差別。
掃樹葉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