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籭 |
從前鄉下用灶(竈)煮飯,一般一個灶有兩個鍋位,一個鍋位擺大鼎,另一個鍋位,彈性運用。
米洗好在大鼎(tiann2)裡,用食指、中指兩根手指併攏測量,水份要加到兩節指頭的高度,再以大火煮到滾沸(大滾)。
因為大鼎還要煮其他食物,所以須先用飯籭舀(iunn2)出來,再用小火(醜醜火 bai2-bai2-ah-hue2)把潮濕的米粒蒸乾,這才成為「飯」,而不是「糜 mue5. bue5」。在小火燜乾時,要用筷子將「要乾未乾」的飯插成許多「出氣孔」,讓它均勻透氣,以免有一部分飯已經乾了,另一部分還在稀飯狀態。
《雜阿含1099經》:
「仙人所住處, 是處甚難得,
非彼二指智, 能得到彼處。」(CBETA, T02, no. 99, p. 326, b1-2)
這就是煮飯的技巧。
現代人用大同電鍋煮飯,連這「二指智」也不用知道了。
==========
煮番薯籤(han1-tsu5-tshiann1)也需要使用飯籭。
煮番薯籤時,水煮滾以後,用飯籭把番薯籤撈出來,以免在湯中爛成糊。
以前歌仔戲的小丑經常說:「謝天謝地,鱟杓飯篱。」(彰化音是 hau7-hia1-png7-le7)可見「鱟杓(勺)」和「飯籭」是廚房(灶腳)最常用的一對工具,然後隨著時間而消逝了,跟大部分的老年人一樣。
從「正字」可以知道彰化音「鱟杓 hau7-hia1」讀音已經「走音」了,應該是「hau7-sia1」才對。
「鱟杓」:前人以鱟殼為舀水器皿稱之。 台語有一句話 「人講天,你講地,人講鱟杓,你講飯籭」: 指一個人跟人聊天總是離開話題,牛頭不對馬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