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ar GuoBin,
能否給我一張耆那教的書單?
不用像紀贇的書目那麼詳細,
http://yifertw.blogspot.com/2011/04/michael-ji.html
(如果堅持要列成紀老師的功力,當然也歡迎。)
簡單幾本簡介的書即可,或者像我們上次討論的,
耆那教與佛教共有的偈頌,
這個主題用得上的書也可以。
藏經閣外的掃葉人 2011.5.11
-----------------------------------------------------------
GuoBin 回應 2011.5.12 PM 3:19
學長好,
這問題可就有點難倒我了,因為我主要都是透過論文的閱讀來理解耆那教,所以專書看得不多,目前可以推薦的應該就是 Padmanabh S. Jaini 的 Collected Papers on Jaina Studies 和 Collected Papers on Buddhist Studies了,另外記得中村元早年的耆那教與初期佛教研究好像也被整理成專書出版。
如果是網頁,我倒是有幾個推薦的網頁可以給學長參考:
Jain eLibrary
收錄許多耆那教經典、研究論文、相關書籍的電子檔;免費註冊。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Jaina Studies
http://www.soas.ac.uk/research/publications/journals/ijjs/
倫敦大學耆那教研究中心的耆那教研究期刊。
Internet Sacred Texts Archive
http://www.sacred-texts.com/jai/index.htm
在他們的Jainism單元裡收錄了 Hermann Jacobi 翻譯的幾部較為初期的耆那教經典。
另外最近在啃 Jaini 的 The Jaina Path of Purification,這算是一本援引白衣、天衣兩派經典而整理起來的入門書,書中介紹 Uttarajjhaya 第25經頗有意思,內容大致是:
曾經是婆羅門修行者的Jayaghoṣa 在結束他節食的修行之後開始行乞,結果遇上一戶人家正在供養舉行祭儀的婆羅門,而在家者一見到 Jayaghoṣa 走近,直接跟 Jayaghoṣa 說不會供養他,理由是因為婆羅門祭司比他還值得被供養。Jayaghoṣa 雖然被驅趕,但他還是決定留下來教導他們什麼才是真正的婆羅門──
免除愛、恨、恐懼,如同拋光的金子,在火中被純淨,
這樣的人我們稱他作真正的婆羅門;
他完全知曉一切生類,那些到處移動的,或不會移動的,並且不去傷害他們,
這樣的人我們稱他作真正的婆羅門;
他不拿取任何不是給予他的物品,不論大或小,
這樣的人我們稱他作真正的婆羅門;
他不為欲樂所污染,如同蓮花出自水中卻不被浸沒,
這樣的人我們稱他作真正的婆羅門。
Jaini 在引述的第二個偈子「並且不去傷害他們」中,沒翻出 tiviheṇa,依據 Jacobi 的註釋,此處是指身、語、意三個層面都不傷害。
記得在《法句經》婆羅門品中,也是在討論這類「真正的婆羅門」議題,
《經集》也有不少相應之處,而Jaini在介紹至此後的小結中指出:
將「婆羅門」一詞以耆那教修行者的誓言來重新定義,這是耆那教發展的一個里程碑;決定一個人或是一個團體的優越或是低下,取決於行為(cāritra)而非出身(jāti),也因此大雄雖然出身剎帝利種性,卻常被稱作 māhaṅa(俗語的婆羅門)。
黃柏棋老師在他討論耆那教四法的文章中提及,世尊先採諷刺性描述來陳列耆那教四法,之後再以佛教中道義來將這四法轉型為普世的道德教導,所教導的其實也不出「不殺、不盜、不妄、不淫」;在 Uttarajjhaya 第25經中,Jayaghoṣa 同樣是將婆羅門教的思想意涵重新以普世性的道德教導來詮釋,兩者之路徑是相同的,而《經集》462偈中的「不問出身,只問行為(Mā jātiṃ pucchi caraṇañca puccha)」也與Jaini的結語不謀而合(或許Jaini也是參考《經集》而得的感想),因此初期佛教與初期耆那教教團,對於理想中的婆羅門,應該是有極為相近的定義才是。
由此再回頭看佛典中指陳的耆那教四法,如果初期佛/耆雙方對於理想中的婆羅門觀是相近的,所提出的普世道德教導也不分軒轅,則何以世尊會先提出個初期耆那教經典所沒有的四法概念來諷刺耆那教,進而提出他所認可的四法,而世尊所認可的這些其實耆那教本來也就不否認?我以為關則富老師在他文章中提出的「invention」說似乎是個比較可以解釋這落差的論述吧。
Regards,
ben
-------------------------------------------------------------
Dear GuoBin,
有關《經集》的偈頌,以後再找,此兩偈頌先讓你參考。
《法句經》卷2〈35 梵志品〉:
「身、口與意,淨無過失,能[30]捨三行,是謂梵志。」(CBETA, T04, no. 210, p. 572, c6-7)
[30]捨=攝【宋】【元】【明】,Saṃvuto。
他完全知曉一切生類,那些到處移動的,或不會移動的,並且(於身、語、意)不去傷害他們,
這樣的人我們稱他作真正的婆羅門;
《法句經》卷2〈34 沙門品〉:
「棄慢無餘驕,蓮華水生淨,學能捨彼此,知是勝於故。」(CBETA, T04, no. 210, p. 572, b4-5)(巴利《法句經》無此偈頌。)
他不為欲樂所污染,如同蓮花出自水中卻不被浸沒,
這樣的人我們稱他作真正的婆羅門。
藏經閣外的掃葉人 2011.5.14 AM 8:43
2 則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