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29日 星期日

【重貼】八不緣起與西方古典邏輯

36

有人談起西方古典邏輯的三項定律: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

同一律,是 A=A,如果我只有一位高一數學老師,他叫陳正雄,那麼我的高一數學老師的名字叫陳正雄。

矛盾律, A 不等於『非A』,紅色的書,與不是紅色的書,這兩本書的顏色不同。

排中律, A 與『非A』有一個為真。『一加一等於二』和『一加一不等於二』兩者至少有一個是正確的。

八不緣起不是談同一領域( domain 不一樣)的事,「不一亦不異」否定了同一律與矛盾律,破四句「『色是我』,『色異我』;色既『是我』也是『異我』,色既非『是我』也非『異我』,四句都不成立」。

舉例來說,有兩個情況下古典邏輯三律是不成立的,一是加上時間這個因素,A=A 是錯的,如說「八歲的小明與二十歲的小明是同一個人」。二是,「 A 無法或未明確定義」時,古典三律也會失去其意義。

如果我有三位數學老師,一位是王美麗,一位是陳正雄,一位是約翰。昨天來拜訪我的數學老師可以是陳正雄,也可以不是陳正雄(但是,這位站在你面前的叫作陳正雄的人,不能又是你的高一數學老師,同時也不是你的高一數學老師)。昨天來拜訪我的人,可以是我的數學老師,也可以不是我的數學老師,也可以既是我的高中數學老師,也不是我的高中數學老師。

有時候古典三律沒有問題,只是引用者誤解了。比如說,『丟十元銅板時,不是「十元」那面朝上,就是朝下』,這個論述是錯的,因為銅板可能是立著的,既非「十元」那面朝上,也非「十元」那面朝下。甚至銅板往上一丟,被子彈射成碎片,所以沒有銅板,也沒有銅板的「十元」那一面,說朝上、朝下、既是朝上又是朝下、既非是朝上也不是朝下,這些都沒意義,但是也不能說『心行處滅、言語道斷』。

但是,『丟十元銅板時,不是「十元那面朝上」,就是「十元那面沒有朝上」』,這個論述可以是對的,也可以是錯的(因為「十元那一面」不存在,所以說它朝上或沒有朝上,是沒有意義的)。

我旁邊有一個小朋友, he keeps bugging me 他不斷煩我,要我說:「如果有人把銅板往上拋,然後素還真拿一把寶劍從中削為兩半,這個銅板掉下來時,可以同時兩面都朝上。」

這樣的論述,不能說是戲論,因為經典中佛陀也與此不謀而合地講說佛法。

《雜阿含 914經》「尼揵語聚落主言:『汝往詣沙門瞿曇所,作是問:『瞿曇,常願欲令諸家福利具足增長,作如是願、如是說不?』
(向佛陀問:你常為各家祈願,希望他們幸福、得大利益嗎?)

若答汝言不者,汝當問言:『沙門瞿曇與凡愚夫有何等異?』
(如果回答是『』,這樣世尊(與世尊弟子)跟一般人有何差別?一般人也是只求自己生活富足安樂,而不關心別人。)

若言有願有說者,當復問言:『沙門瞿曇,若有如是願、如是說者。今云何於飢饉世遊行人間?將諸大眾千二百五十比丘、千優婆塞、五百乞殘食人,從城至城、從村至村,損費世間?如大雨雹,雨已,乃是減損,非增益也。瞿曇所說,殊不相應,不類不似,前後相違。』

(如果回答是『是』,這樣世尊在荒年乞食,是損耗世間,不是利益世間。如同下雨,雖是對世間有益,下冰雹則損害農作物,對世間無益。)
(如果荒年就不乞食,會全體僧眾餓死,也是兩難)。

如是,聚落主,是名蒺藜論。」(CBETA, T02, no. 99, p. 230, b12-22)
  (這樣,回答『不』是不適當的;回答『是』的話,荒年乞食,「損耗世間」是不適當的;荒年不乞食,僧眾餓死顯然也是不適當的。)

粗略一看,好像給任何合理的答案都錯。這樣的問題,回答「是」或「不是」都會遭遇駁斥(像一盤棋一樣,下任何棋子都錯,也不能不下),這叫『蒺藜論』。

最著名的是長爪梵志的議論:

《雜阿含969 經》(長爪梵志)白佛言:「瞿曇,我一切見不忍。」
  (長爪梵志(婆羅門)向佛陀說:「我不接受一切見解。」)

佛告火種:「汝言一切見不忍者,此見亦不忍耶?」
  (佛陀說:「你不接受一切見解。你剛剛說的『我不接受一切見解』(的這個見解)也不接受嗎?」)

長爪外道言:「向言『一切見不忍』者,此見亦不忍。」(CBETA, T02, no. 99, p. 249, b2-5)
  (長爪梵志向佛陀說:「我連剛剛說的『我不接受一切見解』也不接受。」)

我們舉一個例子:
有人(我們稱他為「甲君」好了)說:「我所說的話都是謊言。」甲君的這句話是「自我矛盾」。如果這句話是對的,那麼連「我所說的話都是謊言」也是謊言,負負得正,就代表他說的話是正確的,而和他的話矛盾。

如果這句話是錯的,「我所說的話都是謊言」是錯的,那麼這句話就沒有意義。

回到長爪梵志的話來:「我連剛剛說的『我不接受一切見解』也不接受。」不接受『我不接受一切見解』,那麼這句話(『我不接受一切見解』)就是無效的,不具任何意義。」

在圓明出版社、巴宙博士翻譯的《南傳彌蘭王問經》,我隨機舉一個例子:如229 頁,第四節:彌蘭王提出的蒺藜論是:世尊說過「死無常不能逃避」, 《法句經》「非空非海中,非入山石間;無有地方所,脫之不受死。」(CBETA, T04, no. 210, p. 559, b6-7)可是又說了一些可以避死的護咒,如<鴦堀摩羅護咒>、<孔雀護咒>、<寶經護咒>等,兩者必有一錯。(佛是實語者,不妄語者,怎會說錯呢?)

但是,學佛不在參加辯論會,應以離苦得樂、究竟解脫為主,知道一些「似是而非的說法」錯在何處,當然也是增長知識,但是畢竟有「買櫝還珠」的不足。

佛法中另有奧妙處。

回到本題來,八不緣起討論的不是這樣的領域。
討論的議題是:如果我們把佛法用到日常生活或知識領域來,會遇到怎樣的困境?怎樣處理這樣的困境?

各位試著回答看看下列問題:

142. 諸行無常,所以

A. 1+1=2 就佛法來說是正確的。

B. 1+1=2 就佛法來說是不正確的。

是非題:A對?還是B對?

145. 諸行無常,所以

A.三角形的三個內角的角度的總和是180度。

B. 三角形的三個內角的角度的總和不是180度。

是非題:A對?還是B對?

146. 諸法無我,

A.所以第三法印涅槃寂靜不成立,因無人成佛。

B.所以第三法印涅槃寂靜成立。因___________.

是非題:A對?還是B對?

如果選B,必須列明原因

1 則留言:

notwind 提到...

并非是所有人都认为龙树的中观否定了逻辑律,至少宗喀巴大师并不同意。相反,其认为中观四句应严格按逻辑来诠释。此意可参见刘宇光先生的文章——《经院佛学:从四句的诠释看宗喀巴中观的特质》。
http://hk.plm.org.cn/e_book/xz-3732.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