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6日 星期四

台語討論 4:來自赫宇的迴響

pict 30
Ken Yifertw:
恭賀新禧。
我有影毋知欲評啥:
1. 準若是「連鞭」,個人的意見是當做「用字」著OK,「用字」著是在人發揮兮:阿若講是「正文」,這我著未曉。「未曉」是因為毋知「正文」的定義是「本字」抑是「推薦用字」。
這個語詞有人講「liam33 biN44 (一般標「mi」)」亦有人講「liam33 piN44」,後者用「liam33鞭」會使,但是「鞭」是「幫」母,咱無讀「b / m-」的字例,可能有人會解說是連音變化,因為頭字「-m」揢後字的「p-」同化做「b / m-」,但是我揣無他例。
偏泉腔亦讀做「liam33 biN33」,前字應該是陰平字;「連」是陽平,汝箸新竹應該問會著,in1在地人無人讀「liam11 biN44」。像「連橫、連震東、連戰、連勝文」in1是唸「lien11 橫、lien11 震東、lien11 戰、lien11 勝文」。
2. 題外話,我順續 (sin7 sua3) 略仔看幾篇仔汝進前的發文,淡薄仔意見:

2-1. 新竹「蝌蚪」一般講「大肚蝛仔 (tua7 too7 bui1 a2)」,「蠶、蠶蛹、蠶繭、蠶蛾」講「娘仔 (liuN5 a2)、塗豆仁 (too5 tau7 lin5)、娘仔【上竹下恪】仔 (liuN5 a2 khok4 a2)、蛺仔 (iah8 a2)」。
2-2. 用「跤」無可恨,跤,《玉篇》「脛也、亦作骹」。《說文》「骹,脛也」、「腳,脛也」,義同音異。骹,口交切,台語「kha1」,腳,居勺切,入聲。摕兩個仔書證 *咧:梅堯臣《潘歙州話廬山》「坐石浸兩骹,炎膚起芒粟」,「起芒粟」著是「起雞母皮」;金盈之(1126)《新編醉翁談錄》「禮拜頓悟伸骹,悔和尚幾成彈指」。
《南史‧王誕傳》「下官以犯諱被代,未知明府諱。若為攸字,當作無骹尊傍犬?為犬傍無骹尊?若是有心悠?無心攸?乞告示」,「骹」毋是做動物的「足」若爾,「無骹尊」著是「酋」*字,意思是「尊」的下骹無「寸」。
2-3. 跋,蒲撥切,台語「puah8」,《說文》「蹎、跋」互訓,段玉裁注「跋,經傳多叚借沛字爲之。《大雅》、《論語》顚沛皆卽蹎跋也。《毛傳》『顚,仆也。沛,拔也』。拔同跋,豳風狼跋亦或作拔。馬融論語注曰。顚沛,僵仆也」,「跋、蹎、僵、仆」攏是「跋倒」。
2-4. 台語「khioh4」可能毋是「抾」佫較毋「拾」,我了解的範圍,中古漢語「業韻 (抾)」唸「-ioh」、「禪母 (拾)」無發「kh-」的字例。
我較贊成黃典誠講的「攫」*字,攫,居縛切,見藥入合三,「見」系的「昆、愧、礦 ……」台語發「kh-」,「藥」韻三等字的「藥、略、著 ……」咱唸「-ioh」,「見」非濁母、陰聲調,「攫」唸「khioh4」,聲韻調有合古漢語的對應規律。《說文》「攫,扟也」、「扟,从上挹也」,《說文》「挹、抒」互訓,抒,《蒼頡篇》「取出也」。

以上簡單回覆。

台灣赫宇... 2014年2月6日 下午8:17 ===================================================
以下引自《從龍閣雜記--台語研究》:〈給阿明師的公開信〉
http://blog.xuite.net/city811593/twblog1/124727678
阿明師(註一):
得知《講臺語其實不難》已經出版,但是請原諒我法度共汝恭喜,干焦有誠深的遺憾!
雖然冊攏印好出版矣,白紙烏字,一切已成定局;不過,我個人感覺誠遺憾,好意提供遮濟意見予汝參考,可惜汝未能敞開心胸,察納雅言,實非明智之舉!
閒話免講,今仔已經毋是討論,這張公開的批信,應該算是對這本冊的批判了。
一、推薦序中講:「但可惜的是,教育部所編列的臺語用字,其用字不但過於艱澀難懂且未說明其考證,…」這款講法,毋是事實;事實上有教育部的「說帖」(註二)可以參考,可惜汝未經查證,就發表這款悖離事實的言論,實在不應該。
二、「震動」、「拍打」等,是毋是「同義複詞」,應該小心查證,這是汝這本冊的「賣點」,若是hut毋著去,煞毋是滿面全豆花?話閣講倒轉來,既然挈「同義複詞」,做為「國台語的對應原則」,為何干焦150組爾爾?其他的字欲按怎處理?
三、「觸」,若會當唸著tu2;「辛」,若會當唸作hiam,汝就有本事大聲,可惜汝講一大堆,攏無講著這个重點。(註三)
阿明師!汝我素未謀面,干焦佇網路上多次交談,加上汝掩蓋本名,猶不知汝是何方神聖;因此,我就共汝當作一般網街遊民,按爾議論起來顛倒較無束縛。不過,若是有得罪的所在,嘛請汝多多包涵!
Myway11/27
註一:作者以阿明師為筆名,全書未以真實姓名示人,這是佇任何著作出版中誠罕見的現象。
註二、臺灣閩南語按呢寫
註三、《講臺語其實不難》推薦序:『例如,部編將「遇」臺語用「拄」解,但此字並沒有相遇的意思,作者考證古文找到「觸」是「遇」的同義複詞,因此「我遇到汝」臺語寫作「我觸著汝」,而非「我拄著汝」。另外,部編將「壹圓」臺語寫作「壹箍」,但考證古文「圓」的同義複詞為「圈」,故「壹圓」的臺語用字應為「壹圈」才對。這是研究臺語的一大發現,也是合乎科學、語言學的一大突破。』
講臺語其實不難》作者自序:
「例如臺語推薦用字第三批第三十六個字臺語的「薟」代表國語的「辣」字。這個字不僅字義不對,也沒有文獻典籍佐證,僅以韻書切出hiam的音就說此字代表「辣」。然從荀子.正名篇:「甘、苦、鹹、淡、辛、酸、奇味以口異。」及日本漢字大辭典來看,在在都顯示「辛」才是真正的用法。…中醫養生書及《肉蒲團》常見「吃辛吃苦」的用法,荀子.正名篇及食品標示「辛香料」、及最近韓國出現乙包名叫「辛拉麵」的產品,在在都證明同義複詞「辛辣」的「辛」就是國語的「辣」,這是沿用中古漢語的用法。而推薦用字顯然受到韻書的影響而切出「薟」這個字。這就是用韻書切白話音的結果!」
誰毋知影「辛」為「辣」之義?為著解釋「辛」的字義,佔去遮大的篇幅,敢有這个必要?
反觀,「辛」是按怎會使唸作hiam?「觸」字是按怎會使唸作tu2?「圈」字是按怎會使唸作khoo?卻連一句話攏沒交待,按爾欲按怎互人心服?
=========================
Ken Yifertw 提到...

赫予獅:
我問的是「字」的讀音,不是「這個動物台語怎麼叫」?
所以「蝌蚪」,台語怎麼讀?「蠶」台語怎麼讀?「蝘蜒」,台語怎麼讀?
2014年2月6日 下午9:44
台灣赫宇 提到...
Ken Yifertw:
1. 蝌蚪:偏泉腔一般唸「kher1 tio2」,阮先兮in1三鶯腔唸「kher1 teru2」;新派偏泉腔 (偏廈腔) 敿偏漳腔計唸「kho1 too2」。
2. 蠶:偏泉腔唸「tsham5」,偏漳腔唸「tshan5」。布袋戲有人唸「tham5」,若毋是特殊腔口,著是訛讀,因為無來歷。
又,「蠶豆 (馬齒豆)」是「tsham5豆」,今仔計攏講做「田 (tshan5) 豆」較濟,是典型的走音。
3. 蝘蜒:一般唸「ien2 ien5」,老派偏泉腔有人唸「ian2 ian5」。「蝘蜒」亦寫做「蝘蜓」,「蜓」唸「ting5」。
以上是個人的了解。
2014年2月7日 下午6:49

2 則留言:

台語與佛典 提到...

赫予獅:

我問的是「字」的讀音,不是「這個動物台語怎麼叫」?
所以「蝌蚪」,台語怎麼讀?「蠶」台語怎麼讀?「蝘蜒」,台語怎麼讀?

台灣赫宇 提到...

Ken Yifertw:

1. 蝌蚪:偏泉腔一般唸「kher1 tio2」,阮先兮in1三鶯腔唸「kher1 teru2」;新派偏泉腔 (偏廈腔) 敿偏漳腔計唸「kho1 too2」。

2. 蠶:偏泉腔唸「tsham5」,偏漳腔唸「tshan5」。布袋戲有人唸「tham5」,若毋是特殊腔口,著是訛讀,因為無來歷。

又,「蠶豆 (馬齒豆)」是「tsham5豆」,今仔計攏講做「田 (tshan5) 豆」較濟,是典型的走音。

3. 蝘蜒:一般唸「ien2 ien5」,老派偏泉腔有人唸「ian2 ian5」。「蝘蜒」亦寫做「蝘蜓」,「蜓」唸「ting5」。

以上是個人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