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11日 星期日

從翻譯的立場看佛經---法友飛鴻 67

pict 121

親愛的法友:

近幾年閱讀佛經時,經常自問兩個問題:「這是否為『翻譯問題』?」、「這是否為『譬喻』?」

首先和你聊一聊「翻譯問題」,2007年4月2日曾問起一個「月宮寶殿」的問題:

1. 《阿毘達磨順正理論》卷31:「何故月輪於黑半末白半初位,見有缺耶?世施設中作如是釋:『以月宮殿行近日輪,月被日輪光所侵照,餘邊發影,自覆月輪,令於爾時見不圓滿。理必應爾,以於爾時亦見不明全月輪故。由是,日沒、月便出時,相去極遙,見月圓滿。』有餘師說...。」(CBETA, T29, no. 1562, p. 518, b12-17)

2. 《阿毘達磨俱舍論》卷11〈3 分別世品〉:「何故月輪於黑半末白半初位,見有缺耶?世施設中作如是釋:『以月宮殿行近日輪,月被日輪光所侵照,餘邊發影,自覆月輪,令於爾時見不圓滿。』先舊師釋...。」(CBETA, T29, no. 1558, p. 59, b13-17)

3. 《中阿含141經》卷34〈1 大品〉:「猶如虛空諸星宿,月殿為第一」(CBETA, T01, no. 26, p. 647, c22)

4. 《中阿含208經》卷57〈3 晡利多品〉:「異學箭毛答曰:「瞿曇!月殿光明於太白星光,最上、為最勝也。」」(CBETA, T01, no. 26, p. 785, b9-10)

5. 《長阿含30經》卷21〈9 三災品〉:「何故[12]有月、有七日宮殿?」(CBETA, T01, no. 1, p. 139, b19-20)[12]有+(一)【宋】【元】【明】。

5. 《增壹阿含43.1經》卷38〈43 馬血天子問八政品〉:「「天子當知,上日月前有[11]捷步天子,行來進止復踰斯[12]人之捷疾,然日月宮殿行甚於斯。」(CBETA, T02, no. 125, p. 756, a26-28)
[11]捷=健【宋】【元】【明】。[12]人之+(捷速也如彼人及天子)九字【宋】【元】【明】。

「月宮」、「月殿」對應的字是candimāpabhā (參考 S 45:146 at S V 44,18),pabhā 可以做宮殿解釋,但是也可以作「光、明亮、燦爛」解釋。從上面的例3、例4,可以知道,與其將「月殿」解釋作「月上的宮殿」,倒不如解釋這candimāpabhā 作「月亮」,雖有「亮」字,其實,指的還是「月」。

這樣的翻譯問題,我們也曾經在下列兩經討論過:

《雜阿含267經》「嗟蘭那鳥」(CBETA, T02, no. 99, p. 69, c18)

《雜阿含506經》卷19:「佛住三十三天驄色虛軟石上」(CBETA, T02, no. 99, p. 134, a7-8)


關於「阿修羅王障月」的討論:

不同的經中的敘述不同,相同的就是在打仗時「障」的,是「擋」住日、月光。

要注意的是,阿修羅王在過去打仗時曾障蔽日、月,並不表示日、月的障蔽都由阿修羅王打仗造成。(這是基本邏輯,上過理則學的人都知道 :))
」,

有幾點值得注意:

1. 《雜阿含583經》卷22:「爾時,[3]羅睺羅阿修羅王障月天子。時,諸月天子悉皆恐怖,」(CBETA, T02, no. 99, p. 155, a8-9)[3][>羅睺羅阿修羅王]Rāhu Asurinda.。

「羅睺羅阿修羅王障月天子」的「障」字,似乎應為「攫」字。

《別譯雜阿含167經》卷9:「爾時,羅睺羅阿脩羅王手障於月」(CBETA, T02, no. 100, p. 436, a6)

SN 2.1.9 "Now on that occasion the young deva Candimā" had been seized by Rāhu, lord of the asuras"

對「月亮」是「障」,對「月天子」則應該是「攫」字。

2. 《雜阿含583經》卷22:

  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破壞諸闇冥, 光明照虛空,
今毘盧遮那, 清淨光明顯。
羅睺避虛空, 速放飛兔像,
羅睺阿修羅, 即捨月而還。
舉體悉流污, 戰怖不自安,
神昏志迷亂, 猶如重病人。」(CBETA, T02, no. 99, p. 155, a15-21)

,經文中,世尊說偈應該只是六句,後六句是敘述者說明情節,

羅睺阿修羅, 即捨月而還。
舉體悉流污, 戰怖不自安,
神昏志迷亂, 猶如重病人。」(不是世尊的說偈)

《別譯雜阿含167經》卷9:

「羅睺聞偈已, 心中懷戰慄,
流汗如沐浴, 即速放彼月。」(CBETA, T02, no. 100, p. 436, a19-20)

3. 《雜阿含583經》卷22:「有阿修羅名曰[9]婆稚」(CBETA, T02, no. 99, p. 155, a22)
[9][>婆稚]Vepacitti.。

經文裡,似乎有一位軍階在羅睺阿修羅王之下的阿修羅婆稚在旁說風涼話,眼看著當天即會開「士評會」將婆稚他關入禁閉室操到死。

《別譯雜阿含167經》卷9:「時,跋羅蒲盧旃見阿脩羅王速疾放月,即說偈言」(CBETA, T02, no. 100, p. 436, a21-22)

依據巴利註釋書傳統,羅睺阿修羅王可能只是旅長,而 Vepacitti 才是陸軍總司令!

所以這是曾為帝釋所縛的阿修羅王婆稚。

《翻譯名義集》卷2:「婆稚。正名跋稚迦。此云團圓。今誤譯云被縛。或云五處被縛。或云五惡物。繫頸不得脫。為帝釋所縛。經音義云。居修羅前鋒為帝釋所縛。因誓得脫。故以名焉。」(CBETA, T54, no. 2131, p. 1079, b17-20)


4. 《別譯雜阿含167經》卷9:

「月處虛空中, 能滅一切闇,
有大光明照, 清白悉明了。
月是世明燈, 羅睺應速放。」(CBETA, T02, no. 100, p. 436, a16-18)

《雜阿含583經》 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破壞諸闇冥, 光明照虛空,
今毘盧遮那, 清淨光明顯。
羅睺避虛空, 速放飛兔像,」

《雜阿含583經》「毘盧遮那」、「飛兔」的譯詞十分可疑。

========================

我個人解釋「阿修羅王障月」,傾向於「這是一種『讚佛』的譬喻」,此一「譬喻」也和大多數的「讚佛譬喻」一樣,在古代是「利用古印度童話、口傳故事」來讚佛,而現代看來則幾乎近於「謗佛」。

《鞞婆沙論》卷9:「答曰:『此偈不必通。偈者非契經、非律、非阿毘曇。但彼作頌者,欲令句義合故,此是讚佛,非是實。」(CBETA, T28, no. 1547, p. 483, a1-3)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79:「答:『不必須通,非三藏故。諸讚佛頌,言多過實。』」(CBETA, T27, no. 1545, p. 410, b25-26)

《阿毘達磨俱舍論》卷9〈3 分別世品〉:「不必須通,非三藏故。諸諷頌言,或過實故。」(CBETA, T29, no. 1558, p. 46, a6-7)

2 則留言:

台語與佛典 提到...

我的朋友 HC 提到幾則翻譯問題:

http://hcmemory.blogspot.tw/2013/08/0810-2013.html

舉幾個例,Walter Lowrie《齊克果:一生的故事》(A Short life of Kierkegaard )台北: 台灣商務印書館, 1967/1970 5版,頁86:
「齊克果相信自己是『異常情欲的』。這句話必須加一撮鹽;……」

加一撮鹽就是誇大其事:take something with a pinch (or grain) of salt
regard something as exaggerated; believe only part of something:I take anything he says with a large pinch of salt
同樣,頁87的1845年日記:
「…..對一個孩子說『折斷了腿』就是一項罪惡 (括號是我加的) ,這個孩子將在如何焦慮的憂懼中生活呢?……」 讀者或許可猜『折斷了腿』可能指自慰等事情,現在我們拜網路之賜,查出『折斷了腿』可能是get one's leg over
而在英國俗語指的就是發生性關係 ( British vulgar slang (of a man) have sexual intercourse)。

幸虧這本A Short Life of Kierkegaard 在Google Books 有 所以我們也可以找出孟祥森先生的一些翻譯上的小缺點

頁87的2段日記則須加注或翻譯得更清處

The poet must have what the Hyperboreans expected in their heaven 這「海帕波爾人」最好加注是古希臘神話的烏何有之鄉的人---齊克果醉酒的夣境

One blows one’s brains out bing, bang, bover then
這「打出自己的腦漿」指的是「舉槍自盡」

2013年8月11日上午9:03

人事物 提到...

哈哈 Ken 的確認真.引文是昨天早晨花些時間準備的11月2日演講草稿. 捨不得先發表 故意將它們藏在hcmemory 沒想到被眼尖的蘇先生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