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3日 星期六
法友飛鴻 439:Critical Buddhism 思辨的佛教
某某同學晚安:
謝謝你寄來你的文章,這是一篇很能啟發讀者、很能鼓舞讀者的「隨筆」,文中呈現相當高的問題意識,非常難得,我一氣呵成地讀完,感到文中興趣盎然。
我想,這篇「隨筆」應該在論壇發表,可以帶來豐富的知識資訊,激發讀者興趣與疑問。
以下,算是我的閒聊。
我批評過胡適,他作為禪宗史研究者,卻不曾進過禪宗的禪堂參過禪;他講述佛學,有時他連基本名相的意義都弄錯。
胡適雖名滿天下,卻在佛學領域是殘障的研究者。
(https://youtu.be/x8Z0N5au2MM)。
我也見過不少漢語雕版大藏經的研究者,談起雕版源流如數家珍,但是卻不讀、不懂佛經。
我也見過禪宗史的研究者,對於禪宗語錄雖熟,畢竟沒進過禪堂,對禪宗人物一生懸命的志業,是平面的,如同觀看皮影戲,而不是看電影或舞台劇。
我衷心期望在佛研所就讀的同學,日後能成為閱讀佛經的學者,而不是「門外」的學者。
試想:
1. 如果不讀《論語》、《孟子》,直接研究戴震的「理、氣」之學,會如何?
2. 如果不讀《妙法蓮華經》,直接弘揚天台宗義,會如何?
你此篇「隨筆」中的「現代感」讓我心動,我與此不同。我是想先捫摩「阿含、尼柯耶」與「佛教法句偈頌」,再順流觀其為何演變為部派佛教,再觀其流變為中觀、唯識與真常唯心的「佛性論」。
所以,我的「古代文獻感」較強,而現代感與東亞視野較弱。
佛學研究是一個大家庭,畢竟必須多元、多文化、多種語言、多種進路才能成其大。
我只能遠觀你領域中的五光十色、視野遼闊,但是,我只能就近作我手中所能的。
又,恆清法師之言「日本『批判佛教』的最大特色不在於它的批判精神,因為佛教傳統原本就蘊含批判性格。」恆清法師她是言過其實,當今佛教界甚至佛學界最欠缺的就是「critical thinking」與「鼓勵批判的環境」。
誠然,缺乏「批判精神」會是「垂垂瀕臨死亡」的佛教,沒有「批判精神」會是死氣沉沉、沒有生命力的佛教。試觀,外國學者出版了關於中國佛教的專書或論文,漢語佛教界哪位起而批評 Jan Nattier, Charles willemen, Paul Harrison, Stefano Zacchetti, 船山徹呢?
對於國內的專書、學術論文,除了「推薦文」以外,有誰肯批評切磋呢?
今日漢語佛學界極少評論國外、國內的專著或論文,
我看不到有「批判的佛教」存在。
蘇錦坤 敬上 2020/12/15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