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29日 星期四

漢譯《長阿含10經,十上經》發生了什麼事?(2/2)



《十上經》至少有四個存世的版本:漢譯的《長阿含10經》、巴利《長部34經》、安世高翻譯的《長阿含十報法經》,還有梵文《十上經》。
各種版本的《十上經》每一法都有十項,從一法到十法總共列了550項,「一法」的每一項只有一件「指示」,「十法」的每一項提到十件「指示」。
漢譯《長阿含10經,十上經》發生了什麼事?
在「三法」和「四法」出現了兩組不同的內容。
因為詳細列舉的話,項目很多,恐怕讀者不能耐煩;所以帖主在此只舉兩例來說明:
1. 在「三法」十項中的「三修法」,《高麗藏》和《大正藏》列的是「三三昧:空三昧、無相三昧、無作三昧。」
而《宋藏》、《元藏》、《明藏》列的是「三三昧:有覺有觀三昧、無覺有觀三昧、無覺無觀三昧。」
2. 在「三法」十項中的「三覺法」,《高麗藏》和《大正藏》列的是「三受: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
而《宋藏》、《元藏》、《明藏》列的是「三生處:欲處、色處、無色處。」
------
辛島靜志老師指出:這兩套「翻譯詞組」分別對應到巴利《長部34經》和梵文《十上經》。
例如,巴利《長部34經》列的是:
1. 三定:有尋有伺定、無尋唯伺定、無尋無伺定。
2. 三受: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
而梵文《十上經》列的是:
1. 三定:有尋有伺定、無尋唯伺定、無尋無伺定。
2. 三有:欲有,色有,不色有。
也就是說,安世高翻譯的《長阿含十報法經》與梵文《十上經》相近,《高麗藏》、《大正藏》與巴利《長部34經》相近。但是,《宋藏》、《元藏》、《明藏》有時與安世高《長阿含十報法經》、梵文《十上經》相近,有時卻是自己單獨一個模樣,跟現有版本都不像。
------
辛島靜志想解決的問題是:哪一個版本是「原本的翻譯」?
也就是說,竺佛念翻譯的是《宋藏》、《元藏》、《明藏》的詞組,後來才被改成《高麗藏》、《大正藏》的模樣呢?還是剛好相反呢?
------
辛島靜志下一個想解決的問題是:
誰改的?在哪一個朝代改的?依據什麼文本改的?為什麼要改?為什麼不「以新譯佛經發表」?
https://www.academia.edu/71746008/%E5%8F%8D%E6%80%9D%E8%BE%9B%E5%B3%B6%E9%9D%9C%E5%BF%97_%E8%AA%AA%E4%B8%80%E5%88%87%E6%9C%89%E9%83%A8%E6%B3%95%E7%BE%A9_%E7%AF%A1%E5%85%A5_%E6%B3%95%E8%97%8F%E9%83%A8_%E9%95%B7%E9%98%BF%E5%90%AB%E7%B6%93_%E7%9A%84%E6%BC%A2%E8%AD%AF_%E5%8D%81%E4%B8%8A%E7%B6%93_%E4%B8%80%E6%96%87%E7%9A%84%E8%AB%96%E9%BB%9E_Notes_on_Karashima_Seishi_s_The_Sarv%C4%81stiv%C4%81dins_Encroachment_into_the_Chinese_Translation_of_the_Da%C5%9Bottara_s%C5%ABtra_in_the_D%C4%ABrgha_%C4%81gama_of_the_Dharmaguptakas_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