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引自《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Oct 22 11:28:49 2013 貼文
http://buddhaspace.org/threadread.php/board=Buddhism&nums=4710
Ken: 請問七覺支是否要照著次第修?念覺支、擇法覺支、精進覺支、猗覺支、
喜覺支、定覺支、捨覺支。
無著比丘:必須建立在「念覺支」的基礎上。必須要以念覺支為基礎,否
則是空談,其它的會沒法成為真的「覺支」。應要在念覺支、正念的情況
中擇法,擇法獲得力量(精進),從精進獲得快樂、快樂獲得寧靜、從寧
靜而心意集中,因此心得以平衡。
Ken: 能在「念覺支」成就之後不修「擇法覺支」、「精進覺支」而先修其他覺
支嗎?可以跳著修嗎?
無著比丘:如同方才說的,而且經中有說的,這七覺支須一支一支的架構
上去,他們之間的關係是動態的,不能跳過。另一方面,有時可著重在某
覺支,例如在修止時,念覺支只是很快的帶過;但在修觀時,則會特別重
視擇法覺支。不過如果要獲得真的成就,七覺支都是須要的。實作上,要
在正念的基礎上,以定慧均衡等為目標。
David: 記得經中有說若心昏沈,則修能讓人振奮的覺支;心若掉舉,則修
能讓人平靜的覺支。
無著比丘:是的,在我關於「正念」的那本新書中也有詳細的說明。其實
,我在2003年的書中,七覺支的章節是最短的,因為當時側重在根據別人
曾寫的著述。但在2013年的書中,七覺支的章節是最長的,因為這是根據
我實修的經驗。這是很重要的修習,但是竟然解說它的人不多。在此書中
,我有大量引用《中阿含經》的內容,解釋其意義以及如何實修。
Ken:我們對於止和觀是不是應該同時著重?我們能夠只著重其一嗎?例
如乾觀?純止?
無著比丘:我認為要「止」與「觀」均衡比較好。
Ken:那如何做到「止」與「觀」均衡呢?
無著比丘:應該加強自己弱的那項。例如當觀慧強、而定弱時,就應培育
止。當定強,觀慧弱時,就應培育觀。另一方面,在日常生活中,培育定
是困難的,不像在禪修營時容易培育。禪修營時坐著、隔絕外界,要進入
定境是較容易的。
(註:另外Ken在此面談之後補充道,經中常強調定、慧是要平衡的,不
是說同時修止觀,但是要在定弱時多修止、慧弱時多修觀。至於純觀派所
說的近行定,只出現在註釋書,而未出現在尼柯耶。無著比丘所著「念住
-通往證悟的直接之道」一書中「第三章:念(Sati)」有相關的探討,
而「第四章:定」則有分析此問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