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ETA 在 Google + 貼出下文:
【「荼」字該怎麼讀】
佛典中多有「荼」字的音譯名相,常見者如「荼毘」、「曼荼羅」、「鳩槃荼」。請問,這當中的「荼」字該怎麼讀?讀作「ㄊㄨˊ(tu2)」嗎?筆者過去也是望文生「音」的習慣讀作「ㄊㄨˊ(tu2)」,但在交互比對以下資料後發現——讀作「ㄔㄚˊ(cha2)」可能是較為接近原本梵文的讀音。
按《康熙字典》(http://kangxi.adcs.org.tw/kangxizidian/):
* 「茶」注音只有「ㄔㄚˊ」。
* 「荼」注音則有「ㄊㄨˊ,ㄔㄚˊ,ㄕㄜˊ,ㄘㄞˋ,ㄧㄝˊ,ㄕㄨ-,ㄏㄨˋ」。
按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Sanskrit Terms Index [updated: 8/4/2015](http://buddhism-dict.net/ddb/indexes/term-sa.html)
* 荼毘 jhāpita
* 曼荼羅 maṇḍala
* 鳩盤荼 kumbhâṇḍa
按《晉.可洪音義》、《唐.慧琳音義》:
* 《新集藏經音義隨函錄(第1卷-第12卷)》卷4:「荼毗(上宅加反此云燒身)。」(CBETA, K34, no. 1257, p. 769, c4)
* 《一切經音義》卷10:「曼荼羅(荼音宅加反」(CBETA, T54, no. 2128, p. 369, b13)
* 《一切經音義》卷12:「鳩槃荼(上九憂反下宅家反也南方天王下鬼名面似冬瓜)。」(CBETA, T54, no. 2128, p. 379, c21)
參考《漢語大詞典》:
荼2 〔ch ㄔㄚˊ〕〔《廣韻》宅加切,平麻,澄。〕
“ 茶1 ”的古字。宋 楊萬里 《〈頤菴詩稿〉序》:“至于荼也,人病其苦也,然苦未既,而不勝其甘。” 清 顧炎武 《日知錄‧茶》:“荼字自中 唐 始變作茶。”
參考〈荼茶二字之轉變〉:
《九經》無茶字,或疑古時無茶,不知《九經》亦無燈字,古用燭以為燈。於是無茶字,非真無茶,乃用荼以為茶也。不獨《九經》無茶字,《班馬字類》中根本無茶字。至唐始妄減荼字一畫,以為茶字,而荼之讀音亦變。荼,初音同都切,讀若徒,詩所謂“誰謂荼苦”是也。東漢以下,音宅加切,讀若磋;六朝梁以下,始變讀音。唐陸羽著《茶經》,雖用茶字,然唐岱岳觀王圓題名碑,猶兩見荼字,足見唐人尚未全用茶字。(清席世昌《席氏讀說文記》卷一)只可謂荼之音讀,至梁始變,茶之體制,至唐始改而已。(摘自黃現璠著《古書解讀初探》,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004年7月第1版)
魏晉至隋唐是佛典漢譯的黃金時期,而「荼」、「茶」 兩字的演變歷史也同時發生著。所以佛典中「荼」、「茶」兩字經常混用,既有「荼毘」、「曼荼羅」、「鳩槃荼」 ,也有「茶毘」、「曼茶羅」、「鳩槃茶」。對於這些音譯名相,若認為「茶毘」應訂正作「荼毘」,或「荼」字應讀作「ㄊㄨˊ(tu2)」,這樣的見解是需要再審慎考慮考慮的。
===============
關於佛教經典的字音、字義,版主素來不用《康熙字典》,更不用說近代的《漢語大詞典》。
大致上,版主採用許慎《說文》、顧野王《玉篇》、玄應《眾經音義》、慧琳《一切經音義》,或者用到楊雄《方言》,音韻方面以《切韻》、《廣韻》、《集韻》為主。字形則倚賴台灣國教育部《異體字字典》(http://dict.variants.moe.edu.tw/suo.htm),漢字古音及甲骨文,則參考台灣國中央研究院《甲骨文小學堂》(http://xiaoxue.iis.sinica.edu.tw/)。
首先,《晉.可洪音義》應該作《後晉.可洪音義》。
最早見到的「荼」字出於《詩經》國風、邶風、〈谷風〉:「誰謂荼苦?其甘如薺。」
唐以前只有「荼」字,而無「茶」字;所以大徐本《說文》言:「荼,即今之茶字」。《金石文字辨異》言:
「唐娑羅樹碑:『荼毗應身』。案『佘』本有『時遮切』之音,茶从『佘』聲。《爾雅》『苦荼』,即『茶、茗』字也。『茶』乃『荼』之省文。流俗誤分『茶』、『荼』為二。此碑『茶毗』字作『荼』,可見唐人猶識古音也。」
依照「時遮切」,以「台羅音標」作「sia1」。
由於此字訛讀甚久,在此只用晉朝以前的音譯詞。
《優陂夷墮舍迦經》卷1:「天下有十六大國,一者名鴦迦,二者名摩竭,三者名迦夷,四者名拘薛羅,五者名鳩溜,六者名般闍荼,七者名阿波耶,八者名阿洹提渝,九者名脂提渝,十者名越祇渝,十一者名速摩,十二者名速賴吒,十三者名越蹉,十四者名末羅,十五者名渝匿,十六者名劍善提。」(CBETA, T01, no. 88, p. 912, c23-29)
《中阿含202經》卷55〈3 晡利多品〉:「若有十六大國,謂一者鴦伽,二者摩竭陀,三者迦尸,四者拘薩羅,五者拘樓,六者般闍羅,七者阿攝貝,八者阿和檀提,九者枝提,十者跋耆,十一者跋蹉,十二跋羅,十三蘇摩,十四蘇羅吒,十五喻尼,十六劍浮。」(CBETA, T01, no. 26, p. 772, b12-18)
十六大國的第六大國為 Pañcāla,《優陂夷墮舍迦經》所譯的「般闍荼」應該是「般荼」,也就是「ca 荼」,用「台羅音標」作「tsia1」。
《雜阿含506經》卷19:「佛住三十三天驄色虛軟石上」(CBETA, T02, no. 99, p. 134, a7-8)
《雜阿含506經》的「驄色虛軟石」即是《起世經》的「般荼甘婆石」,此字為(paṇḍukambala),也就是「ḍu 荼」,用「台羅音標」作「tu1」。
《起世經》卷7〈8 三十三天品〉:「般荼甘婆石」(CBETA, T01, no. 24, p. 342, b29)
至於「荼毘 jhāpita」,古譯為「耶維、蛇維」,有可能是譯自「犍陀羅語」,也就是說「jh」會讀作「ś」,這種情況之下還是讀成「荼 sia1」。
實際上,從「奔荼利花 puṇḍarīka」的譯音,可以知道,「荼 ḍa」也讀作「ta1, to5」,
《起世經》卷6〈7 四天王品〉:「奔荼利花」(CBETA, T01, no. 24, p. 340, a28)
===========
結論,如果讀華語,「荼毘」還是讀作「圖皮」,但是,心裡頭知道梵音是「荼毘 jhāpita」。如果讀台語就讀「tsia1-phi5」。
這就和「般若」一樣,華語讀作「缽惹」,台語應讀「phuat-tse1」(其實「般若」是譯自「pañña」,台語應讀作「pan1-niann2」。)。
這就和「迦葉」一樣,華語讀作「家攝」,台語應讀「khia1-siap」。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