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20日 星期五

台語---消失的店面

pict 179

1. 冰店:其實是製冰廠,販賣大冰塊,有時可以批發冰棒。當年兒時玩伴夏天的副業。

2. 冰果室:以前賣紅豆冰、四果冰、仙草冰的地方,其實也是高中生交誼、見面的地方。

3. 補瓷器:「poo2-hui5-ah-eh」,修補破裂的瓷器,這種方法其實是有害健康。

4. 布店:「poo3-tiann3」。以前買布找裁縫作衣服是常態,現在已經絕大部分是買成衣再修改了。台語稱「買布」為「len2-poo3」,較少見到稱「剪布 tsien2-poo3」。

5. 麵店:「mi7-tiann3」,賣麵條、麵粉,店裡當場壓製麵條,小時候最喜歡看店主人製作麵條。

6. 煤炭店:台語稱作「火炭店 hue2-thuann3-tiann3」,買木炭、煤炭、煤球的地方。

7. 帽店:以前學生必須買童軍帽、大盤帽、船形帽,現在學生好像不用買帽子。

8. 打鐵店:「phak-thi2-ah-tiann3」。買鐵製刀具、農具的地方。

9. 打字行:幫顧客寫鋼板,或英文打字、中文打字的地方,通常在大學旁,或者大都市才有。

10. 碾米店:台語稱作「碾米仔」,「bi2-ka2-ah」,這是碾米去殼,有時兼賣小包分裝米。

11. 柑仔店:其實「柑」應寫作「竹/敢」,以前的便利商店。

12. 糕餅店:賣「糕仔 ko1-ah」,餅乾、「結婚大餅」的地方。

13. 寄藥包:「kiah-iok-pau1」。早期台灣銷售藥品的方式,將常用的藥品擺在一個掛在牆上的袋子內,銷售人員每個月來尋查一次,依使用數量付費,同時補充已經消耗的數量。

14. 繡學號:以前學生制服,上衣必須繡學號、班級、姓名和學校名稱,不知今日如何繡學號。

15. 竹篳街:「tek-bi7-ke1」,賣整枝竹子,或劈開竹子成四片來編籬笆,或者作竹板凳,小時候買存錢筒也是在這裡買。

16. 種籽店:專賣植物的種籽,或者只賣菜籽。據說,新竹市中央市場還存在一家種籽店。

17. 照相館:照相,以前稱為「寫真」。台語稱為「攝像館 hip-sioong3-kuan2」。

18. 針車行:「針車」指的是「縫紉機」,其實,台語是叫「mi5-sin2」,出自英文 machine.

19. 純吃茶:「純吃茶」其實並不「純」,早期的店面把燈光弄得伸手不見五指,高高的座椅,讓情侶在裡面打情罵俏、談情說愛的地方;裡面通常賣紅茶或咖啡,但是顧客只在意場所,不在意飲料。

20. 瓷器店:「hui5-ah-tiann3」。

21. 裁縫:「tshai5-hoon5」,成衣流行,街上的裁縫店跟著消失了,賣縫紉機的「針車行」也不見了。

22. 油行:「打油的 tak-iu5-eh」,賣「花生油 thoo5-tau7-iu5」、「茶油 te5-iu5」、「麻油 muann5-iu5」。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