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6日 星期六

《Brill 佛教百科全書》



《Brill 佛教百科全書》在2019年出版,這是知名佛教學者 J. A. Silk 主編的「佛教百科全書」,副編輯當中的 Michael Radich 曾經來法鼓山參加「增一阿含國際學術研討會」, Michael Radich 也是一位特別致力於「增一阿含研究」的學者。跟許多過去的「佛教百科全書」不同,此書增列一些與「中國佛教」、「日本佛教」、「韓國佛教」相關的詞條。
關心「漢傳佛教」者,依例要問:
1. 「漢語」佛教學者編寫了那些詞條?
2. 那些詞條引用了「漢語」佛教學者?

以那體慧 Jan Nattier 在《Brill 佛教百科全書》編撰的詞條〈支謙〉為例,(那體慧是初期漢譯佛典和大乘起源研究的重要學者,目前任教於 UC-Berkeley),此一詞條僅引用了一位漢語學者的著作,就是被呂澂評為「勉強合格」的湯用彤《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
似乎,現代「漢語佛學」研究,完全跳過漢語學者,純粹以古漢譯佛典和日本學者來重建「漢語佛學」研究。
如同前一貼文所揭示的,如果國際佛學研究完全無視於當代的「漢語的」佛學研究,憑什麼我們可以自稱為「再興漢傳佛教」或「漢傳佛教的重鎮」?
閱讀漢語以外的《佛教百科全書》(台灣出了一套漢語《佛教百科全書》喔!可惜我只見過書皮,沒親自翻閱過),可以說是備嘗辛酸。各個詞條,不管是「雜阿含經」、「出曜經」、「安世高」、「支謙」等等漢傳佛教的詞條,都不是漢語佛教的人所撰寫,這可能有幾個原因:
1. 英文不夠好、書寫不夠流暢
2. 在國際學術期刊發表漢譯佛典、漢傳佛教題材的論文不夠多
3. 論述不符國際學術規範
4. 論著的題裁不是國際佛教研究主流論點、議題

我發現,除了各版《佛教百科全書》的詞條執筆者不是華人以外,詞條執筆者引述的著作也極少有華人著作。當然,執筆者的漢語程度有限是原因之一,但是,他們都能讀古代漢譯佛典了,要閱讀個兩三篇佛學論文應該不是難事。
目前見到被引述的作者有林藜光、呂澂、印順導師。
那體慧的這一本書已經成為研讀初期漢譯佛典的學生和學者的基本入門書。
Nattier, Jan, (2008), A Guide to the Earliest Chinese Buddhist Translations, Texts from the Eastern Han 東漢 and Three Kingdoms 三國 Periods, Bibliotheca Philologica et Philosophica Buddhica X, The International Research Institute for Advanced Buddhology, Soka University, Tokyo, Japan.
https://www.academia.edu/41385304/Zhi_Qian

(https://www.academia.edu/8629096/A_Guide_to_the_Earliest_Chinese_Buddhist_Translations_Texts_from_the_Eastern_Han_and_Three_Kingdoms_Periods)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