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10日 星期三

「盂蘭盆」的「盆」




1. 寶唱《經律異相》卷14 引自《盂蘭經》的標題作:「目連為母造盆」(CBETA, T53, no. 2121, p. 73, c21)。
2. 辛島靜志老師的〈盂蘭盆之義:自恣日的「飯缽」〉,《佛典語言及傳承》書中164頁7-10行,如此敘述:「該經典中闡述了佛這樣的教誨,即如果想要實踐孝心以及虔誠,把現世父母及過去七世父母從苦難中解救出來,應在僧侶自恣日(pravāraṇā 梵語,pavāraṇā 巴利語)那天,也就是七月第十五天(即雨安居結束時)用缽盛上美味佳餚供俸給來自十方參加自恣儀式的僧人,這樣的食物被稱為『缽和羅飯(pravāraṇā 飯,自恣飯)』。又因食物放在盂蘭盆中,(《佛說盂蘭盆經》卷1:「以百味飲食安盂蘭盆中」(CBETA, T16, no. 685, p. 779, c10-11)。)」
辛島靜志,(2016),《佛典語言及傳承》,中西書局,上海市,中國。
----------
以寶唱《經律異相》「目連為母造盆」引自《盂蘭經》的引文來看,此段引文與竺法護譯《佛說盂蘭盆經》(T685)和失譯《佛說報恩奉盆經》(T686)相比,寶唱引文與《佛說報恩奉盆經》(T686)相近,而與《佛說盂蘭盆經》(T685)相差較遠。
仔細審視經文,《佛說盂蘭盆經》提到:「作盂蘭盆」(CBETA, T16, no. 685, p. 779, c18),反而是《佛說報恩奉盆經》(T686)並未提到「盆」字(如照片所示,明《嘉興藏》的《佛說報恩奉盆經》(T686)作「汲灌甕器」,而非「汲灌瓫器」)。
也就是說,這兩部經(T685《佛說盂蘭盆經》和T686《佛說報恩奉盆經》)很可能是弄混了經名。原先稱《盂蘭經》的經文被安了《佛說報恩奉盆經》的經題,可是本身並未出現「盆」字。而帶有「盆」字的經文,卻被當作《佛說盂蘭盆經》。
--------
以寶唱《經律異相》引文、《佛說報恩奉盆經》與《佛說盂蘭盆經》共有的經文來論,「以缽盛飯救母」的是目犍連尊者,經文要在家弟子準備「麨飯、五果、汲灌瓫器、香油、庭(燈、錠)燭、床榻臥具,盡世甘美以供養眾僧」(CBETA, T16, no. 686, p. 780, a17-18)。
並未提到要「造盆」、「準備盆子」、「放到盆子裡」。
經典是說,在結夏安居的最後一天(農曆七月十五日),以四事供養完成「結夏」而「解安居」的僧眾。 現在習俗則完全不管『缽和羅飯(pravāraṇā odana,自恣飯)』、自恣日(pravāraṇā 梵語,pavāraṇā 巴利語)與祖先,直接普渡眾鬼了。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