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15日 星期四

連橫:《台灣語典》自序(重貼 2009.8.7 貼文)

p106

====================

http://yifertw.blogspot.tw/2011/02/blog-post_1669.html

在「台語研究」的領域,

1747 年出版的蔡伯龍(蔡奭) 《官音彙解》是目前已知的最早版本,其次為 1853年出版的打馬字《唐話番字初學》,這兩本書版主都未親見其書。

1913年甘為霖的《廈門音新字典》在「以羅馬字進行台語標音」上作了里程碑式的記錄,(台語標音應該是教會傳教士長年累積的成果,甘為霖應該是第一位搜集訂正成書的人),小川尚義在日本台灣總督府之下,1907年的《日臺大辭典》、1931年的《台日大辭典》立下以日文標音、詞例搜集豐富的碩大成果,嚴格來說,甘為霖的著作充其量只是一個外國人的私人台語學習手冊,不能算是「字典」,只有小川尚義的兩本著作算得上是「鉅作」,只可惜,國民政府治台以來,積極鉗制日文與台語,所以台人在此兩書投注的心力十分有限。

與甘為霖的《廈門音新字典》、小川尚義《日臺大辭典》、《台日大辭典》相比較,1963年出版的連雅堂《台灣語典》在「台語標音」是不及格的,連氏既沒有參考前賢的作品,也不知「準確標音」的「字典」編輯基本準則,所以其學術價值很低。在詞條搜集方面,他似乎不知道有前三本書存在,既未進行田野考察,也不閱讀他書的詞例,所以,僅能算是個人保存的札記。在命名上,取名《台灣語典》而不是《台語字典》,作者是不希望以「字典」的尺度去衡量它。

版主手上的《台灣語典》為1987年金楓出版社「經典叢書35」,龔鵬程掛名為總策畫;這本書含有《雅言》與《台灣語典》兩部分,前面有姚榮松的「導讀」。

從「台語正字」的角度來審核此書,也是頗令人失望的。作者在「詞例」的引用上,有時率意拈來,有時不著邊際,大部分情況是出於「想當然爾」。現代的「台語正字」,要求依據古詞書、古訓詁,得其「音」、「形」、「義」的契合,再判定此「字」台語讀作「此音」、台語「此音」寫作「此字」,甚至需標明「文讀」、「語讀」、「外來語」(來自何語,原意是什麼),其次,可以借用「形聲字」與「佛教譯典梵漢對音」來推斷讀音

我在此舉「繫」字為例,《台灣語典》卷一,登錄了兩次繫字,一次在40頁10行,「繫」:「置也。《論語》:『吾豈匏瓜也哉,焉能繫而不食。』何晏註:『不如匏瓜繫滯一處也。』」實際上,讀者無從理解此處指台語那一音,又為何要寫成「繫」字。

另一在73頁2行,

「繫」:「約束也。謂對神而言質也,《易》:『拘繫之,乃維從之』。顧野王曰:『繫,亦約束之也』(版主按語:此處引古代詞書《玉篇》)。按臺語,『繫』與『禱』不同:禱僅祈求之心,繫有報酬之言。〔例〕繫佛、繫願。」

此處可以分作兩段討論:第一段是「繫」字台語怎麼讀,第二段是此處《台灣語典》台語「繫佛、繫願」怎麼寫。

《玉篇》與《說文》「繫」字標「古詣反」,這對一般讀者較難處理。

《一切經音義》卷3:「繫念(『俱詣反』)」(CBETA, T54, no. 2128, p. 325, a19)

《一切經音義》卷40:「詣世尊所(上『倪計反』」(CBETA, T54, no. 2128, p. 574, a11)

「繫」字的聲符是「古」,在注音符號是「ㄍ」,在「台語羅馬字標音(台羅)」是「k」。

我們看「擊」、「墼」都是「入聲字」,版主認為「繫」字也應該是「入聲字」,應有「kat」「kek」兩個讀音,就「綑綁」或「綑綁後高掛起來」的字義來說,應該讀作「kat」,「結」字可能原先是「繫」字的簡寫,才成為正體字。

至於台語「he7-put」、「he7-guan7」,「he7-guan7」應該寫作「下願」,意為立下誓願,如果願望達成,就必須「還願 henn5-guan7」。「he7-put」則是「向佛立下誓願」的簡稱。

《觀音經義疏記會本》卷3:「二求願下願滿。
求願觀音蒙此願滿。」(CBETA, X35, no. 645, p. 142, a20-21 // Z 1:55, p. 122, a17-18 // R55, p. 243, a17-18)
《釋摩訶衍論通玄鈔》卷1:「又下願云:『師滅度後,我造論等…』」(CBETA, X46, no. 775, p. 113, c3-4 // Z 1:73, p. 84, b15-16 // R73, p. 167, b15-16)

===========

蔡伯龍(蔡奭)

1.《官音彙解》,目前最早的《官音彙解》版本出版於1747年,書影的這個霞漳大文堂版,沒有出版日期,推測大約是十九世紀的版本。

小川尚義
2.《台日大辭典》,1931年出版,日‧小川尚義主編;2004年王順隆新編註解。
3.《日臺大辭典》,1907年出版,日‧小川尚義主編;2007年王順隆新編註解。

打馬字(Rev. John Van Nest Talmage,1819-1892)
4.《唐話番字初學》,1853年出版。廈門,中國。

===========

基本上,連雅堂生前不得台灣文士敬重,主要在於幾點:

1. 1930年,在報紙上公開發表〈鴉片有益論〉,大力誇揚臺灣總督府重新開放的鴉片政策,而鼓吹台灣總督府進行銷售鴉片,為台灣民眾、文士所不齒,因而移居中國。

2. 雖編著《台灣通史》,但是卻呈請兩任台灣總督明石元二郎和田健治郎的親筆題辭,可以說全無史家風範。

3. 對引用前人的著作,絕口不提;有剽竊前賢成果的嫌疑。

4. 部分內容,將神話、鄉野傳說當作史實,可謂「史識」薄弱。

但是,部分即將散佚的史料,賴此書得以流傳後世,也算於台灣史有功。只可惜蔣氏兄弟編纂的《臺灣通志》已經佚失。

以下引自《維基百科》: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87%BA%E7%81%A3%E5%BA%9C%E5%BF%97

從近代史學的觀點言,《台灣通史》未臻完善,例如《台灣通史》中的《吳鳳傳》吳鳳事蹟已經是一個眾所皆知的大錯誤。翁佳音表示《台灣通史》幾乎每頁都有錯。但在日本時代進行同化之時,台灣通史的出版,的確發揮了維護臺灣歷史主體性的作用。鄧孔昭對《台灣通史》研究用力最深,著有《臺灣通史辨誤》,指出其誤謬達六百餘處。鄧孔昭提到《臺灣通史》所載蔣元樞與怪僧月事乃抄自《清朝野史大觀》一書。連橫甚至杜撰〈朱一貴起事檄〉。《臺灣通史》誤把臺灣地名由來說為「埋冤」,認為埋冤本來是紀錄先民艱辛開墾的情狀,後來因為名字不吉利,而改成跟台灣閩南語發音一樣的「臺灣」。但事實上,「臺灣」一詞早在明朝泰昌元年(1620年)就首次出現於公文上,明末何喬遠所著之《鏡山全集》中,也出現「臺灣」這個名稱。而大量移民形成「埋冤」之地,卻發生在清領初期,所以《臺灣通史》的說法並不正確。

吳密察則認為〈與荷蘭守將書〉同樣也是連橫杜撰,因之前從無明清文獻有此文,與荷蘭所藏書信也不同。陳昭瑛認為連橫是改寫江日昇《臺灣外記》所記「此地非爾所有,乃前太師練兵之所。今藩主前來,是復其故土。」改成「然臺灣者,中國之土地也,久為貴國所踞。今余既來索,則地當歸我。」,而且在康熙(1661 年即位)前,中國歷朝政府從未將臺灣本島納入領土版圖,甚至不知道有台灣的存在。

======

以下為連橫〈《台灣語典》自序〉

=====

連橫曰:「余台灣人也,能操台灣之語(1)而不能書台灣之字(2),且不能明台灣之義(3),余深自愧。夫台灣之語,傳自漳泉(4);而漳泉之語,傳自中國(5),其流既遠,其流又長,張皇(6)幽渺(7),墜緒(8)微茫,豈真南蠻鴃舌(9)之音,而不可以調宮商(10)也哉!」

余以治事之暇,細為研求,乃知臺灣之語,高尚優雅,有非庸俗之所能知;且有出於周秦之際,又非今日儒者之所能明。余深自喜,試舉其例:泔(11)也、潘也(12),名自禮記,臺之婦孺能言之,而中國之士夫不能言。夫中國之雅言,舊稱官話,乃不曰泔而曰飯湯;不曰潘而曰淅米水,若以臺語較之,豈非章甫(13)之與褐衣(14),白璧之與燕石(15)也哉!又臺語謂穀道(16)曰尻川(17),言之甚鄙,而名甚古。尻字出於楚辭,川字載於山海經,此又豈俗儒之所能曉乎!至於累字之名,尤多典雅,糊口(18)之於左傅,搰力(19)之於南華,拗蠻(20)之於周禮,停困(21)之於漢書,其載於六藝九流,徵之故書雅記,指不勝屈。然則臺語之源遠流長,寧不足以自誇乎!

余既尋其頭緒(22),欲為整理,而事有難者,何也?臺灣之語,既出自中國,而有為中國今日所無者,苟非研求文字學、音韻學、方言學,則不得以得其真,何以言之?臺語謂家曰兜(23);兜,圍也,引申為聚。謂予曰護,護保也,(24)引申為助。訬(25),訬擾也,而號狂人。出,出入也,而以論價。非明六書之轉注、假借,則不能知其義,其難一也!臺語謂鴨雄為鴨形,《詩.無羊篇》,雄〔口十〕(二字合文)于陵」反,與蒸競崩同韻。又〈正月篇〉,雄與陵懲同韻。復如查甫之呼查哺,大家之呼大姑。非明古韻之轉變,則不能讀其音,其難二也!臺語謂無曰毛,出於河朔;謂戲曰遙,出於沅水;謂拏曰扐(26),出於關中。非明方言之傳播,則不能指其字,其難三也!

然而余臺灣人也,雖知其難,而未敢以為難,早夜以思,飲食以思,寐寤以思,偶有所得,輒記於楮(27),一月之間,舉名五百,而余之心乃自慰矣。嗟夫!余又何敢自慰也。余懼夫臺灣之語,日就消滅,民族精神因之萎靡,則余之責乃婁大矣(28)

余既整理台語,復懼其日就消滅,悠然以思,惕然以儆(29),愴然以言。烏乎!余聞之先哲矣,滅人之國,必先去其史;隳人之枋(30),敗人之綱紀(31),必先去其史;絕人之材,湮塞人之教,必先去其史。余又聞之舊史氏矣,三苗之猾夏(32),熏鬻之憑陵(33),五胡之俶擾(34),遼金西夏之割據,愛新覺羅氏之盛衰,其祀忽亡,其言自絕,其不絕者,僅存百一於故籍之中,以供後人之考察。鳥乎!吾思之,吾重思之,吾能不懼其消滅哉。

今之學童,七歲受書,天真未漓(35),咿唔(36)初誦,而鄉校已禁其台語矣。今之青年,負笈東土,期求學問,十載勤勞而歸來,已忘其台語矣。今之縉紳上士,乃至里胥小吏,遨游官府,附勢趨權,趾高氣揚,自命時彥,而交際之間,已不屑復語台語矣。顏推之氏有言:今時子弟,但能操鮮卑語,彈琵琶以事貴人,無憂富貴。噫!何其言之婉而戚也!

余以僇民(37),躬逢此阨(38),既見台語之日就消減,不得不起而整理,一以保存,一謀發達,遂成台語考釋,亦稍以盡厥職矣。

曩者余懼文獻之亡,撰述台灣通史,今復刻此書,雖不足以資貢獻,苟從此而整理之、演繹之、發揚之,民族精神賴以不墜,則此書也,其猶玉山之一雲,甲溪之一水也歟!

──選自《台灣語典》

題解

連橫《台灣語典》著成於日治時代,先於《三六九小報》以「台灣語講座」專欄連載,但連載未完; 1957年由其子連震東重予整理陳漢光校訂出版,為中華叢書之一,1963年台銀經研室重排出版,為台灣文獻叢刊第161種,1987年金楓出版主再行排印出版,有台語學者姚榮松之導讀。

《台灣語典》是第一部考釋台語詞源的開山之作,雖然由於時代的限制,有部分觀念上與考訂上的缺點(如認為台語有音必有字),但整體而言仍是一部極具歷史意義的巨著。自序二編強調他對台語逐漸失落的焦慮與矢志保存並研究發揚台語的宏願,值得今日台灣所有的子民借鏡三思。

作者

連橫(1878.2.17~1936.6.28),字雅堂,及長,改名橫,又號劍花。台南市馬兵營人(今新生路台南監獄以東台電服務處以北空地)。1897年入上海聖約翰大學攻讀俄文,同年回台與陳瘦雲等組浪吟詩社,1898年入台澎日報(後之台南新報)社,1905年赴廈門創辦《福建日日新聞報》,鼓吹排滿而被查封。不得已回台,仍入台南新報社為漢文部主編。1906年與趙雲石等創立南社,後又加入櫟社,後因鼓吹吸食鴉片,被排除在南社、櫟社之外。得其胞兄資助,遠遊中國。1914年任清史館名譽協修,是冬返台,再入台南新報社。1919年移居台北。1924年創刊《台灣詩薈》。翌年停刊。1926年移居抗州西湖,翌年回台北。1928年開辦雅堂書局,次年停辦。1931年回台南。1933年移居上海。後即逝世於此。

生前及死後出版著有《台灣通史 (1320~1921年)》、《大陸詩草》、《寧南詩草》、《雅堂文集》、(1964年2月)、《劍花室詩集》(1954年10月)、《台灣詩乘》(1950)、《台灣語典》(1957年8月)、《雅言》(1958年8月)、《雅堂先生餘集》(1974年1月)、《雅堂先生集外集》(1976年10月)。

【註釋】

  1. 台灣之語:含「台語、客語、台灣國語、各原住民的族語」,此處連橫意指「台語」。

  2. 台灣之字:以今日稱之為「台文」,意為用以表達「台語」的文字;今天「台文」的表達方法仍然不一致;但是,實際上沒有所謂「台灣之字」。

  3. 台灣之義:版主不知此處「台灣之義」意指何義;如為「台灣」兩字的來源,則古稱「台灣島」為「基隆」,荷蘭古地圖則稱作「大員」。

  4. 台灣之語,傳自漳泉:台語的根源尚待以「字音、詞彙、語法」一一細論。

  5. 漳泉之語,傳自中國:此句有語病,似乎意指「漳泉」非「中國」領土

  6. 張皇:擴大、壯大。

  7. 幽渺:精深微妙。

  8. 墜緒:將要失傳的傳統。「張皇幽渺,墜緒微茫」,指台語「能將年代久遠的古音壯大,將即將消失的古音接續傳遞」。

  9. 鴃舌:喻蠻夷難懂的語言。鴃,伯勞鳥。《孟子》「南蠻鴃舌之人」。

  10. 調宮商:合乎音律。「豈真南蠻鴃舌之音,而不可以調宮商也哉」指「怎能說台語是南方蠻族的語言,而無法合乎音樂、管絃呢?」意指「台語」有其漢語的正統源頭。

  11. 泔:音ㄍㄢ,台語音am2。大徐本《說文》:「周稱潘為」,台語「」為「稀飯」。

  12. 潘:見下圖,洗米水為「米、田」,潘為「采、田」,兩字不同。「米、田」之「潘」,台語為「phun1」,意為「洗米水」;另一字義為「剩菜餿水」。

  13. 章甫:古代禮冠,以黑布製成,始於殷代,殷亡存於宋,為讀書人所戴的帽子。此喻高等文化。

  14. 褐衣:粗布衣,此喻低等文化。褐,音ㄏㄜˊ。

  15. 燕石:有顏色的普通石頭。

  16. 穀道:指肛門。

  17. 尻川:台語音 kha1-tshng1,指臀部。尻:華語音ㄎㄠ,意為「脽」。台語也稱屁股為「尾脽 bue2-tsui1」。

  18. 糊口:台語音 koo5-tshui3。版主不曾聽過此一講法。

  19. 搰力:台語音kut-lat8,指「勤奮」。《莊子.天地》:「搰搰然,用力甚多。」。

  20. 拗蠻:台語音 au2-ban5,蠻橫不講理。

  21. 停困:台語音 theng5-khun3,休息之意。

  22. 頭緒:源頭、開端。

  23. 兜:台語音 tau1。

  24. 「謂予曰護,護保也」:此說不正確。「hoo7」為「雨、與、予」的古音,不能歸作單一的一字。此處連橫犯了「台文正字」的主要毛病,缺乏書證,以「想當然爾」的方式,亂點鴛鴦譜,胡亂給「語音」指派「文字」。

  25. :華語音ㄔㄠ,輕佻狡滑。台語音siau2,狂也。此處連橫犯了「台文正字」的主要毛病,缺乏書證,以「想當然爾」的方式,亂點鴛鴦譜,胡亂給「語音」指派「文字」。

  26. 扐:華語音ㄌㄜˋ,台語音liah8。

  27. 楮:華語音ㄔㄨˇ,植物名,樹皮可造紙,因作為紙之代字。

  28. 婁大:重大也。婁,多次,仝屢。

  29. 惕然以儆:惕,小心謹慎;儆,警覺。

  30. 隳人之枋:隳,音ㄏㄨㄟ,毀壞;枋,即「柄」,周禮春官太宰有掌八枋之語,即統治者駕馭臣下的八種手段。隳人之枋,意即破壞一個國家的有效統治。

  31. 綱紀:指國家的綱常秩序。

  32. 三苗之猾夏:古代苗族之侵擾中國。

  33. 熏鬻之憑陵:熏鬻,匈奴;憑陵,仗勢欺人。

  34. 俶擾:音ㄔㄨˋ ㄖㄠˇ,擾亂。

  35. 漓:薄。

  36. 咿唔:讀書之聲。

  37. 僇民:罪人,指被日本殖民統治。

  38. 阨:困厄,災難。

p110

1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漳泉之語,傳自中國:此句有語病,似乎意指「漳泉」非「中國」領土。

文言的"中國",為"中原"之義。
並非現代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