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1日 星期四

10/1 何為判斷偽經之根據 --- 以《舍利弗問經》為例

P1180062

今天是在清華大學的第三堂課,此一講題尚未發表,內容也值得探討商議:「何為判斷偽經之根據 --- 以《舍利弗問經》為例」。

辛島老師的結論為:

1. 船山徹主張「《舍利弗問經》為漢地所出的偽經」,他不同意。

2. 辛島老師主張「《舍利弗問經》先出,《遺教三昧經》依據《舍利弗問經》而訂,《大比丘威儀三千》再依《遺教三昧經》而出」。

3. 此經有些敘述與佛教史不符,但是顯然出自翻譯,而非在漢地編纂而成。

4. 判斷一部經是否為偽經必須十分慎重,避免用「佛教理論常識」作判斷。

演講當中還提到幾個概念,例如「一闡提 icchantika」,佛學辭典解釋為:

「此語原意為「正有欲求之人」,故譯為斷善根、信不具足、極欲、大貪、無種性、燒種,即指斷絕一切善根、無法成佛者。

入楞伽經卷二分闡提為二,即:(一)斷善闡提,即本來即缺解脫因者(斷善根)。(二)大悲闡提,又作菩薩闡提,即菩薩本著救度一切眾生之悲願,而故意不入涅槃者。

又大莊嚴論經卷一中,亦有二說,即:(一)有性闡提,借助佛力,終可成佛者。(二)無性闡提,無論至何時。」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的解釋為:「為無成佛之性者。舊稱『一闡提』,譯言不信,是不信佛法之義。

辛島老師認為此字的意思是「主張、承認」,特指「自認為阿羅漢,不承認(方等、大乘)《涅槃經》是佛說的人」。

辛島老師也指出,不管從漢譯文本或中亞文本來看,都是先出現「方等 Vaitulya」,次出現「方廣 Vailya」,最後才出現「大乘 Mahāyāna」。如《佛說遺日摩尼寶經》(CBETA, T12, no. 350, p. 189, b5)。「遺日」應作「遺曰」即是「方等 Vaitulya」的古譯

以《法華經》而言,中亞出土文本先是出現「方等 Vaitlya」,次出現「方廣 Vailya」,《法華經》中亞文本並未出現「大乘 Mahāyāna」。(此段恐版主聽力有誤,須待進一步確認)。

辛島老師提到《摩訶僧祇律》卷40最後〈《摩訶僧祇律》私記〉,法顯自稱:「法顯於摩竭提國巴連弗邑,阿育王塔南天王精舍,寫得梵本還楊州。」(CBETA, T22, no. 1425, p. 548, b5-7)。

此一「天王精舍」與下列敘述應該是同一精舍:

《出三藏記集》卷8:「〈六卷《泥洹》出經後記〉:『摩竭提國巴連弗邑,阿育王塔(南),天王精舍。優婆塞伽羅先見晉土道人釋法顯遠遊此土,為求法故。深感其人,即為寫此大般泥洹經如來祕藏。」(CBETA, T55, no. 2145, p. 60, b2-6)

《舍利弗問經》卷1:「有長者子名曰分若多羅,宿有善根,生婆羅門家,樂欲捨家修無上道。隨大目[4]犍連,於巴連弗邑天王精舍求受具戒。」(CBETA, T24, no. 1465, p. 902, b4-7)

玄奘《大唐西域記》已無此記載。

《摩訶僧祇律》卷17:

「施一食處處,  食足強勸彼;
 不受食而食,  非時停食食;
 兩三鉢美食,  [16]別眾食在後。」(CBETA, T22, no. 1425, p. 362, b21-23)[16]別眾食=眾食最【宋】【元】【明】【宮】。

《摩訶僧祇律》卷17:「第四跋渠竟(祇洹精舍中梵本蟲噉闕,無此別眾食戒。」(CBETA, T22, no. 1425, p. 362, b24)。

版主案語:所謂「洹精舍中梵本蟲噉闕」,應該是翻譯時發現殘缺,如是於祇洹精舍缺,則半月半月誦戒,補足即可。如是於巴連弗邑,則可往祇洹精舍再誦回此一『別眾食戒』。

提問時,吳老擇教授問,辛島老師答,第一問題達五六分鐘。另一法鼓山學僧問「曇無屈多迦部」與「曇無德部」那一種譯名較古老?

辛島老師回答,「曇無德」是古譯,可能來自犍陀羅語 Dharmuttak(a)。而《舍利弗問經》「曇無屈多迦部」則僅此處兩見,應是譯自梵語 Dharmaguptaka,這些譯語無法在漢地編造,所以不是偽經,應是出自翻譯。不過,經中稱「孔雀輸柯王(阿育王)孫名曰弗沙蜜多羅」,又詳細述及二十二部派名稱,恐是四世紀時,部派分裂後所輯。

版主案語:《舍利弗問經》「曇摩尉多別迦部」(Dharma-uttaraka 法上部)。

蘇錦坤問:是否有可能,是「《舍利弗問經》出自《遺教三昧經》,而非《遺教三昧經》出自《舍利弗問經》,或者兩者各自獨立翻譯?」

他提的疑點為:

1. 《舍利弗問經》:「是故羅旬喻比丘分衛,不能得食;後以五種律衣更互而著,便大得食。何以故?是其前世執性多慳,見沙門來急閉門戶云:『大人不在。』見他布施,歡喜攝念,發心願作沙門。是故今身雖得出家,窮弊如此。我法出家,純服弊帛及死人衣,因羅旬踰故受種種衣也。」(CBETA, T24, no. 1465, p. 900, c17-23)。

《舍利弗問經》:「又言:『當何名斯經?』佛言:「當名《菩薩問喻》,以廣大故。又名《舍利弗問》。」」(CBETA, T24, no. 1465, p. 903, a5-7)。

上述的「羅旬踰」與「菩薩問喻」均甚突兀。

2. 寶唱《經律異相》(T2121)與僧祐《出三藏記集》均僅提及《遺教三昧經》與《羅旬踰經》,直到費長房《歷代三寶記》與釋道世的《法苑珠林》、《諸經要集》才引了《舍利弗問經》,有可能是《遺教三昧經》與《羅旬踰經》早於《舍利弗問經》。

3. ,

辛島老師回答,就第一點而言,「經錄」是否收錄,不足以作真偽的判定標準。

就第二點而言,越是譯文「奇怪」的譯典,越有可能是最初的翻譯。,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