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bject: 《雜阿含 814 經》的標點
Dear David,
你給我的《雜阿含經》標點的檔案,每隔一段時間,我就拿出來做幾經。
《雜阿含 814 經》的標點,似乎比表面上呈現得更複雜。
Suttacentral 講得沒錯, SN 54.8 是《雜阿含 814 經》的對應經典,
也令人懷疑,翻譯像 SN 54.8 這樣重要的經典,其實不應該過度簡省,
導致刪節得太過,而難以辨別。
http://yifertw.blogspot.tw/2014/05/814.html
你的《雜阿含經》標點的檔案,其實相當重要,只要用心閱讀,其中含有許多我忽略過的重要議題。
Yifertw 2014-05-18 17:59
====================
Dear Yifertw,
謝謝您的告知。
那些標點是很多年前CBETA剛開始有新式標點時(標點品質還比較差),大家讀經時看到順手校的,倒沒有很仔細的研究。那幾個文字檔的內容,大概是幾天內整理的內容,後來我就不再另外保留一份修改的標點列表了。
當時台灣能找到的唯一南傳譯本是元亨寺版,當時也沒電子版,因此還比較少人對讀南北傳。現在對讀容易多了,一些內容的校對就能更精確了 J 加上您的細讀,這些標點能更確定後反映給CBETA,就是大家的福氣啦!
Sincerely,
David 2014-05-27 18:03
===============
Dear David,
聽到後來的,沒再保留下來,覺得相當可惜。
有些例子,我會覺得奇怪,這相當正常啊,仔細核對,才出現驚喜:「原來,這裡有一個問題點,我一直都忽略了...」
你們的眼光直覺地會發現這是一個問題點。
如果這些校勘、訂正有任何功德的話,依照佛教的因果法則,你們肯定會分配到應有的一份。
《雜阿含568經》卷21:
1. 白尊者伽摩比丘:「所謂行者,云何名行?」
伽摩比丘言:「行者,謂三行,身行、口行、意行。」
2. 復問:「云何身行?云何口行?云何意行?」
答言:「長者!出息、入息名為身行。有覺、有觀名為口行。想、思名為意行。」
3. 復問:「何故出息、入息名為身行?有覺、有觀名為口行?想、思名為意行?」
答:「長者!出息、入息是身法,依於身、屬於身、依身轉,是故出息、入息名為身行。有覺、有觀故則口語,是故有覺、有觀是口行。想、思是意行,依於心、屬於心、依心轉,是故想、思是意行。」
4. 復問:「尊者!覺、觀已,發口語,是覺、觀名為口行。想、思是心數法,依於心、屬於心想轉,是故想、思名為意行。」(CBETA, T02, no. 99, p. 150, a20-b4)
從經文來看,第四問並未發問,此問之後伽摩比丘也無解答。
對應的 SN 41.6 並無此一問。
在《佛光阿含藏》、導師《會編》與你的標點檔案都沒指出這裏有問題。
在 http://yifertw.blogspot.tw/2013/09/36.html
我已指出,在阿含經典裡,有問必有答,不會有答而無問,也不會有問而無答。(即使不答,經文也會敘述「不答」:
《雜阿含110經》卷5:「佛告火種居士:「速說!速說!何故默然?」
如是再三,薩遮尼犍子猶故默然。」(CBETA, T02, no. 99, p. 36, a13-15)
《雜阿含569經》卷21:「白諸上座:「所謂種種界,云何為種種界?」
時,諸上座默然而住。如是再三。」(CBETA, T02, no. 99, p. 150, c19-21)
這要心靜、思維敏銳才能發現問題,昏沉時讀經,就會毫無感覺地匆匆讀過。
Yifertw 2014-05-27 19:33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