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基百科》記載台灣七夕的民俗為:
http://zh.wikipedia.org/zh-tw/%E4%B9%9E%E5%B7%A7%E8%8A%82
七月七日也是「七娘媽」的誕辰,七娘媽是兒童的保護神,床母是幼兒的保護神,台灣人有拜「床母」的習俗,有幼兒的家庭便在這晚祭拜床母,還會焚燒紙錢「四方金」(或「刈金」)和「床母衣」。除了在台南、鹿港還保有「做十六歲」成年禮,傳統七夕民俗活動在台灣已日漸式微。
《萌典》的資料來源似乎與《維基百科》的來源相同:
https://www.moedict.tw/#!%E4%B8%83%E5%A8%98%E5%AA%BD%E7%94%9F
農曆七月初七。七星娘娘誕辰。「七娘媽」就是七星娘娘,傳說是孩童的保護神。以前農業社會醫藥不發達,孩子常夭折或生病,所以人們會祈求「七娘媽」保佑小孩平安長大,因此等到孩童十六歲(舊時十六歲即成年)七月初七當天,便舉行祭祀以酬謝「七娘媽」。
版主是彰化市人,是賴和的對面鄰居,太太是台南市人,兩家都是世居當地市區五十年以上,不是外地搬遷進來,應該有相當的代表性(當然,台灣各地習俗不同,不能以一地、一人的觀察代表全台灣的民俗)。版主的鄰居夫婦生了兩個男孩、五個女孩,有幾位小孩和版主隸屬同一年齡層。農曆七月七日時,俗稱「七娘媽生」,意為「七娘媽的生日」,女孩子們擺了一個小茶几,用小臉盆裝了一盆清水,架上擺了「新竹白粉」(當年最高檔的臉部美白的化妝品),一面小圓鏡,擺上穿了線的針,燒香祭拜時,不讓男生看。據大人說,一則「乞巧」(乞求刺繡手藝精巧),二則「祈求姻緣順遂」。印象當中,其他鄰居家也有四五位女孩,但是家境較差,大人為衣食奔忙,我從未聽過、見過她們祭拜「七娘媽」乞巧。
我們夫妻兩家倒是未見到、聽到、參加什麼「農曆七月七日」祭拜「床母」的習俗。台灣確實有祭拜「床母」的習俗,但並不特別挑在農曆七月七日這一天,好像是嬰兒出生後或出生滿月時祭拜。
上述兩則《萌典》的記載與《維基百科》的記載,似乎未提到「拜七娘媽」是專屬未婚女孩的祭拜活動,以「乞巧」與「祈求保佑能有美好姻緣」為主。
其實,以我的年紀來說,也不能夠讀懂《台日大詞典》的每一則詞條,小我二十歲的人,有些事物都沒見過,更難讀得懂了。所以台語詞典當務之急,是趕快把《台日大詞典》與《日臺大辭典》的詞條加以翻譯、改寫、訂正,像《萌典》或《台灣教育部閩南語常用詞詞典》都像小孩子扮家家酒一樣,不算是嚴肅而認真地編一部《台語詞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