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11日 星期六
台語討論 2:《萌典》與「台文正字」
最近「冷板凳」介紹了一個《萌典》(台灣教育部國語詞典+台灣教育部閩南語常用詞辭典)的網址:
https://www.moedict.tw/#!%E6%A8%B9
與版主「唐鳳」交換了一些訊息,其中有一些討論是在「台羅標音」與「台文正字」,這裡就介紹一下與「台文正字」相關的討論。
「台文」當然可以用「羅馬字拼音」的方式解決,這樣就將「台語」當成一個全新的文字而完全與「漢字」脫鉤,在目前的文化教育視野之下,這會在「語言史」上斷絕了「台語語言史」的歷史脈絡,也會造成青年學生與「漢語世界」(或者更細分為當代的「華語社會」與古代的「漢語文化」)的隔閡,這是為了一利而生百害,我反對這樣的主張,而主張在台文書寫上,既鼓勵「拼音化」的台文書寫,也贊同「台文正字」,既能寫今文,也能讀上古到今日的漢語書籍。
「台文正字」有幾個用途:
1. 讀「書」,知道台語的用字在「漢語世界」(或者更細分為當代的「華語社會」與古代的「漢語文化」)的書寫用字、用詞。
2. 矯正「台語走音」與因「走音」造成的誤解。
3. 能與漢語文化中的《說文》、《玉篇》、《切韻》、《廣韻》、《切韻》、《一切經音義》相結合。
4. 協助台語和客語、閩南語、當代華語等在「漢語史」澄清歷史定位。
5. 協助其他母語的人學習聽、讀、說、寫台語。
「台文正字」的幾個原則:
1. 應先辨明「外來語」和「擬聲」,此類字只要「約定俗成」有一個或少數幾個不同的寫法、用字即可,不用「溯源」。
2. 形、音、義與「漢字」相符,而且要有「書證」(在古文獻上出現的用例),不可以自己編派「某個漢字」就是台語的「某個字、詞」。
3. 不要造成中、小學生的學習障礙,這些障礙如:
3.1 使用僻字、罕見字,增加學習負擔。
3.2 與現行通用「華語、普通話、國語」衝突,造成混淆。
3.3 用字不統一,造成學習與用字無所適從,有些字可以有兩、三個寫法,但是不應該有太多不同的用字。
4 對於無法確定的用字,不妨「留白」而以「台羅標音」代替漢字。
-----------------------------------------------
以下,我以《萌典》為例作說明:
1. 「猴也會跋落樹跤」:
https://www.moedict.tw/#!%E7%8C%B4%E4%B9%9F%E6%9C%83%E8%B7%8B%E8%90%BD%E6%A8%B9%E8%B7%A4%E3%80%82
可以寫作「猴也會跌落樹腳 kau5-ia7-eh-puak-lo7-tsiu7-kha1」。
用「跋」作為「puak」並不合適,音合,但是字義不符,也無「書證」。行走為「跋」,如「跋山涉水」
http://dict.variants.moe.edu.tw/yitia/fra/fra04006.htm
除了「字義」不符,將「跋」作為台文的「跌倒」來書寫,會造成學習的混淆。
「跤」字也一樣,我不理解為何不用「腳」而用「跤」字。「跤」字出現得很晚,《說文》、《玉篇》都不收。漢語「摔跤」、「他跌了一跤」,「跤」字意為「跌倒、摔倒」。
2. 「眠夢」,「你莫閣佇遐咧眠夢矣。」
https://www.moedict.tw/#!%E7%9C%A0%E5%A4%A2
台語有「睏罔睏,毋通 bin5 夢」,意思是「睡可以睡,不要作噩夢」、「睡覺別作噩夢」。
書證:
《說文》:「眯,寐而厭也」,這個「厭」字,就是「夢魘」。
《三國志˙魏書˙劉曄傳》裴注:「曄責帝曰:『伐國,大謀也。臣得與聞大謀,常恐眯夢漏泄以益臣罪,焉敢向人言之?』」
用「眠夢」字義不通,已經睡了,為何不能眠?為何不能夢?
請參考:http://yifertw.blogspot.tw/2011/05/blog-post_30.html
3. 「跋一倒,抾著一隻金雞母」:
https://www.moedict.tw/#!%E8%B7%8B%E4%B8%80%E5%80%92%EF%BC%8C%E6%8A%BE%E8%91%97%E4%B8%80%E9%9A%BB%E9%87%91%E9%9B%9E%E6%AF%8D%E3%80%82
將「khiok」的音編派為「抾」。「抾」字,意為「雙手捧取」。《玉篇》:「抾,兩手挹也。」
「khiok」的音編派為「抾」,形、音、義都不符,也無書證。其實,可以直接用「拾」字,不用讓學生再記一個「罕用字」。
4. 貓面:
https://www.moedict.tw/#!%E8%B2%93%E9%9D%A2
貓仔麻臉
http://yifertw.blogspot.tw/2011/12/blog-post_12.html
5. 暴穎:
https://www.moedict.tw/#!%E6%9A%B4%E7%A9%8E
台語有「曬菜穎 phak-tsai7-inn2」的講法,穎的意思為「新葉、新芽」。
發芽,台語有「huat-inn2 發穎」、「pok-inn2 卜穎」兩種講法。
版主以為「pok-inn2」的「pook」是形容「突破、突出」,如氣球破了「khi3-kiu5-pook-phua3」,「暴」字沒有此字義,用「卜」字較合適。
http://yifertw.blogspot.tw/2010/07/blog-post_1221.html
如蔡振南的歌「花若離枝」,「為著新穎等春天」:
http://yifertw.blogspot.tw/2010/07/blog-post_1221.html
我想例子還很多,舉出這些例子是因為《萌典》此一網站確實方便實用,設計與管理者也十分用心,藉此鼓勵,希望能精益求精。
當然,當務之急,是要增設「台羅標音」,外國人(含居住於大陸對岸的中國人)也較容易學習台語。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1 則留言:
用「眠夢」字義不通,已經睡了,為何不能眠?為何不能夢?
====
北京話裏面不也有「睡夢中」這種詞?
會不會「眠夢」已經是代表做夢的意思,
以和沒睡覺的夢(如白日夢和幻想)分開呢?
睏罔睏,無通眠夢在現在的意思是別幻想了。
就算在版主解釋的意思之下,做夢(其實是還記得夢的內容)也有睡不好的意思。別睡不好,或別想東想西這樣解釋似乎也通?
而且不管是不是「眠」夢,和前面那句睏罔睏,如果依版主的邏輯,本來就是互相矛盾,並不是因為它加了眠字而矛盾的。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