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24日 星期日
隨緣消舊業 (1) ---長老菩提比丘答問
照片引自tony045
http://map.answerbox.net/user-126022.htm
2006年2月15日,菩提長老比丘應嘉義竹崎香光佛學院邀請到台灣講學,在香光佛學院講了《MN9 正見經》與《MN39 馬邑大經》(《香光莊嚴》有詳細紀錄),在新竹市福嚴佛學院講了〈二十一世紀僧伽的挑戰〉,在新竹市法源寺講〈離苦得樂,佛陀的教導〉,在埔里一所南傳尼院講了幾天課,也前往陽明山麓「菩提伽耶內覺禪林」拜訪了著力於漢傳雜阿含弘揚的烏帕沙馬比丘,並且參觀寺院,五月份長老受總統之邀前往錫蘭參加衛塞節,並且接受榮譽職銜,五月二十一日回到台灣,五月二十三日在法鼓山中華佛學研究所講〈四部尼柯耶的宗旨與中阿含閱讀地圖〉,於五月二十五日返回美國同淨蘭若,結束長達三個多月的台灣訪問。
身為長老菩提比丘的私淑弟子,在這之前從長老著作的書籍獲得法益,在福嚴精舍冒昧地毛遂自薦請益佛法,在紐澤西同淨蘭若親近五日,看見廣淨法師與信行法師,四位僧眾一位俗眾清苦而高舉地奉行早課,終於能伴隨長老在台灣的佛法教導,一方面聆聽法教,一方面晨夕隨侍,長老聽我上天入地請教問題,不以為煩、不以為忤,既以因緣殊勝能親侍長老為喜,也為來與長老晤談的僧俗二眾,除了在幾處的說法以外,大多當面錯過而極為可惜。見長老者有幾種: 1. 急於表達己見,求長老認同,而未掌握時間提出問題。
2.想考驗長老對印順導師的思想有多深入,是否能替印順導師發聲。
3. 想知道長老的學術或修行立場是支持巴利上座部佛教,還是已經回小向大,補讀大乘佛教。
而長老已經卓然發揚之巴利尼柯耶經教與巴利阿毘達磨之學,反而無人當機祈請,代眾提問。雖然停留時間頗長,聽法的人不多,問義的人更少,蹉跎不少。
在中華佛學研究所演講之後,學生趕回宿舍帶來長老的著作,氣喘吁吁地趕來請長老在書上簽名,長老在來賓簽名簿用中文簽下菩提比丘,菩提長老其實已經在一年前即以英文發表過〈二十一世紀僧伽的挑戰〉,此次在福嚴佛學院演講,又前後改了五次稿,可見長老對此之慎重。在台期間,有時長老生病,仍然堅持以上課為重,不許我們改變或取消時程,可見長老對法的看重。以下謹紀錄長老對「隨緣銷舊業」的解釋。
問:一般人都會認為,今世所受的都是過去的業造成,在別人生病或時運不佳,都會勸說,我們這是「隨緣銷舊業」,只要不造新業,舊業銷盡,就可清淨解脫。世尊真的是如此得教導嗎?
答:一般人所認為的,所有今生所受的都是過去的業所造成的,這並不是佛陀的教導。經典上提到,我們今世所受到的除了業以外還有其他種原因,在經典中世尊很明確的表達,他不接受「所有今生所受的都是過去業所造成的」這樣的見解。「認為今生所受的都是過去生的業所造成的」,這是耆那教的教條。經典上,有時稱耆那教為裸形外道,世尊的教導是特別強調我們現在所做的事情、我們現在所造的業,有這個潛力會讓我們未來感果,所以如果認為現在所受都是過去世所造成,這樣子忽略掉業感果其中還有一個可能性的問題,就會覺得做什麼都沒有用,反正過去的業已經命定了已經造成了。我們必須要認知的就是,我們現在所造的業,有一個可能性會在未來感果,這樣子就會鼓勵我們去奮鬥去做一些事情來改變我們的生命、改變我們的生活,而不是都過去業所造,沒有辦法改變。
問:如果這樣子來說,那我們對於今生所受的果報,要怎樣去認為我要去認命或怎樣面對?因為有人會覺得,我今生所做的都是善業,為什麼感到的是一種惡果,對於這樣的因果關係又有點不服氣,怎樣讓他覺得是他過去生可能有造了怎樣的惡業,所以他今生感得這樣的惡果?也因為他自己這樣的體認,所以不再犯錯?
答:某種程度,如果當自己遇到不幸的時候,做某種解釋也可以讓自己感覺得舒服一點。我的意見是說,如果不把一切歸於過去業的話,當自己遭到不幸的時候,會知道有一些是過去業造成的,可是有一些不是啊,你不去追究它的原因,有時候現在所感的業,過去的業只是很多原因之中的一個,如果我們能夠就自己可以改變的現在行為,做一些改善或一些預先準備的動作,過去的那個唯一的業,如果沒有其他的因再加進來,它可能不會感果。比如說有一個生意人,由於他過去所造的惡業,他可能會在他的事業當中遇到一些不幸的狀況,如果這樣子的一個生意人,他酗酒、喝了很多的酒,有一些事業中的重要決定是當他酒醉或受到酒精嚴重影響的時候去做這個決定,這個生意人可能會說,他之所以會做這一些錯誤的決定主要是過去生的業造成他的事業會這樣的慘痛,他可能會說,啊我過去造了這麼的惡業。他可能還會繼續喝酒、他繼續給自己倒酒、繼續喝酒,他可能又會做更多的錯誤決定而造成他的事業更糟,又會再怪過去的業不好。那假如他戒了酒、停止喝酒,他的理智跟判斷可能會清晰一點,假如他的理智清晰,他可能會做比較正確的決定,他如果做了正確的決定,即使他過去生有造一些惡業也就沒有機會顯現感果,所以他這樣就會有好運、會有更多的財富、事業就會更成功。在《相應部36:21經》,提到每個人今生所承受的後果來自八種原因:1. 膽汁病 2.痰病 3. 風病 4. 此三者失調造成的病,此四項是古印度的醫療學問,5. 節氣 6. 自我損傷 7. 別人加於你的傷害 8. 過去的業。如果把一切歸於過去的業,會造成「非因計因」,把不是原因當作事情的主因,結果在應該施予心肺復甦術的時候,跪下來祈禱。
樓主按語:
日本曹洞宗永平道元禪師在他後期的《正法眼藏》〈四禪比丘〉章中,提出這樣的批評:
『有人說:「因為佛陀如來的覺悟包含了整個世界,即使是一粒微塵也都體現著覺悟。因為覺悟既同時包含了主體和客體,山河、大地、星辰、日月,四大、三界,也都 表達著這種覺悟。觀山河如觀如來,四大三界是佛法,觀微塵如觀法身四大三界,每一個自發的行為都是最高覺悟的體現。」他們說這是大智慧,而且將其稱之為令人尊敬的傳承。在宋朝贊同這種觀點的人像米、麻、竹、葦一樣多。他們的宗教傳承不為人所知,但有一點是清楚的,那就是他們並不了解佛教。』---日本,袴 谷憲昭,<學術作為批判>,124頁。(日本永平寺道元禪師得法自宋朝曹洞宗天童如淨禪師,為日本曹洞宗開山祖師。)
日本《曹洞宗宗報》390, (1913):「宇宙的根本是一真實體,平等不二,至細微塵也沒有阻隔;然在此平等不二的一真實體之中,存在著一種單一的巨大的精神力量。這種精神力量, 依據亙古不變的宇宙規律,表現出神奇的功能;這一規律被稱為因果律。上至廣大宇宙,下至一草一木,無不依此因果律而生、而長。我們的身心、苦樂,也是一樣 ---無不依此律而存在。過去的行為是因,生出今天的果;無量因果相續不斷,無始無終。但因為因的差別不可勝數,故果亦有種種差別;順而作惡者下墮而行善 者擢升。滋生惡念者和作惡者,其境況會逐漸變壞,其地位會下降,其國勢會衰頹;反之,滋生善念者和行善者,其地位將上升,世界將變得乾淨。因此我們必須承 認這個事實:我們之所以生於此世間並受種種果報,都是由於前世的因緣。」
袴谷評論道:(此文)一下子便跳到把今生的『差別』作為前世業報的結果。這也是被道元批評為仙尼外道的教導的極佳例子。
========
http://yifertw.blogspot.tw/2016/06/194.html
隨緣消舊業 (2)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