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16日 星期六

荊三隆、邵之茜:《法句譬喻經注譯與辨析》

P1160111

荊三隆、邵之茜,(2013),《法句譬喻經注譯與辨析》,中國社會出版社,北京,中國。

近年來,中國學者對「漢譯《法句經》四書:T210《法句經》,T211《法句譬喻經》,T212《出曜經》,T213《法集要頌經》」由不同團隊投注持續的關注與研究,令人關切、興奮與期待。本書相對於吳根友的「《法句經》譯釋」已經有相當的進步,這是十分可喜的現象。

吳根友(釋譯),(1997),《法句經》,佛光山宗務委員會,高雄市,台灣。

但是,本版為「辣筆書評」,不能只是讚揚,必須加一些椒麻辛辣,才能符合題材的要求。

首先,荊三隆、邵之茜此書既無參考書目,也無書後索引,作為學術書籍,這樣子的書並未符合讀者的期望。

其次,對於「漢譯《法句經》四書:T210《法句經》,T211《法句譬喻經》,T212《出曜經》,T213《法集要頌經》」的相關著作,不但未作跨語言文本的對照閱讀,連此四本漢譯之間的偈頌也未互相校讀,這是相當遺憾的,作為一位讀者,會誤以為兩位「作者」(書中他們自稱是「著書」,而不是僅僅「譯注」而已)完全沒作校刊就開始著書了......

既未作「校勘」,也未去作「對應偈頌」的整理,這樣子「譯注」下來,將無法避免「誤解、誤譯」。

關於「品名」的「解題」,版主認為這是「自作主張、畫蛇添足」,這樣的解釋既無文獻根據,兩位作者也不知道「對應的品名」發生了什麼變化,甚至也未引用  T210《法句經》的每品「提要」,這樣的「解題」除了自由聯想、看圖說故事以外,不知對讀者有何益處。

舉一些書中的小瑕疵來說:本書開章第一句就嚇我一跳:「無常學說是佛教的基本教義『三法印』,即『諸行無常,諸法無我,一切皆苦』的內容之一」。在台灣,可算是每個大專佛學社團的學生都知道三法印是『諸行無常,諸法無我,寂靜涅槃』呀!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卷9:「諸行皆無常,諸法悉無我;
寂靜即涅槃,是名三法印。」(CBETA, T23, no. 1442, p. 670, c2-3)

「第一首偈頌」:

《法句譬喻經》卷1〈1 無常品〉:「所行非常,謂興衰法,夫生輒死,此滅為樂。」(CBETA, T04, no. 211, p. 575, c4-5)

此書的「白話翻譯」是:「世事皆無常,此謂興衰法。有生就有死,滅此即為樂。」

我讀不到「翻譯」,只讀到加了「襯字」:「此」字、「即」字。

將「所行」翻譯成「世事」並不「準確」,「所」字的古義是「所有」,「所行」字的意思是「所有行 sabbasakhara」;「興衰法」意指「生滅法 uppadavayadhammino」。

 

這首偈頌的巴利對應偈頌為:

Anicca sabbasakhara, uppadavayadhammino;

uppajjitvā nirujjhanti, tesaṃ vupasamo sukho.

相當的古譯為:

《增一阿含經32.6 經》譯為「一切行無常,生者必有死,不生則不死,此滅為最樂。」

《增壹阿含 31.9經》:「一切行無常,生者必有死,不生必不死,此滅最為樂。」

《增壹阿含 34.2經》:「一切行無常,生者必有死,不生則不死,此滅為最樂。」

《增壹阿含 41.5經》:「一切行無常,起者必有滅,無生則無死,此滅最為樂。」

《增壹阿含42.3經》:「一切行無常,生者必有死,不生則不死,此滅為最樂。」

《增壹阿含52.1經》:「一切行無常,生者必有盡,不生則不死,此滅為最樂。」

《長阿含2經,遊行經》:「陰行無有常,但為興衰法,生者無不死,佛滅之為樂。」

《大般涅槃經》:「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

《雜阿含576經》:「一切行無常,是則生滅法,生者既復滅,俱寂滅為樂。」

《雜阿含956經》「一切行無常,悉皆生滅法,有生無不盡,唯寂滅為樂。」

《雜阿含1197經》:「一切行無常,斯皆生滅法,雖生尋以滅,斯寂滅為樂。」

《別譯雜阿含 110經》:「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乃名涅槃。」

《別譯雜阿含161經》:「諸行斯無常,是生滅之法,其生滅滅已,寂滅乃為樂。」

《別譯雜阿含350經》:「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

《法句經》:「所行非常,謂興衰法,夫生輙死,此滅為樂。」

《法句譬喻經》:「所行非常,謂興衰法,夫生輒死,此滅為樂。」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諸行無常,有生滅法,以起盡故,彼寂為樂。」

《大悲經》:「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已還滅,滅彼為樂。」

比較恰當的翻譯是「諸行是無常的,是生滅法,生了又滅了,這些生滅的止息才是(真正的)快樂。」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