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馱都---法友飛鴻 71 〉
http://yifertw.blogspot.tw/2013/08/71.html
2013年8月29日下午3:40
可敬的法友: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安居事》卷1:「復有鄔波索迦造窣覩波,欲安馱都」(CBETA, T23, no. 1445, p. 1042, c22)
《根本薩婆多部律攝》卷2:「盜設利羅。世尊馱都。」(CBETA, T24, no. 1458, p. 535, b17)
《一切經音義》卷8:「馱都(梵語也,此云法界,界即體也)。」(CBETA, T54, no. 2128, p. 352, a8)
《四分律疏飾宗義記》卷4:「於我駄都(此謂堅實。如來體骨,舍利之異名也)。」(CBETA, X42, no. 733, p. 79, b11-12 // Z 1:66, p. 79, c13-14 // R66, p. 158, a13-14)
此字應該是「dhātu」有「十八界」、「範圍」、「群、類」、「元素(四大)」等等不同意思。
sarīradhātu 為「佛陀舍利」。所以「馱都」是簡譯,完整應該譯作「sarīradhātu 舍利羅馱都」。
sarīra 除了作「舍利、舍利羅」解釋,其實,印度稱任何人的遺體都稱 sarīra 並無尊貴與凡俗、下賤之分。
========================
掃葉人你好,
前天供僧(錫蘭比丘)供佛陀舍利,大會上請問大比丘「dhātu 和舍利的區別」,
原來舍利是指身體:活的身體、死亡的身體、部分的身體都叫「舍利」。
dhātu, 才是我們通稱所謂的「舍利」。
那麼在中文裡, dhātu 要如何意譯呢?聖物?聖骸骨?
法友
================
親愛的法友:
回答你的問題之前,首先我們必須建立兩種認識。
1. 印度文字經常「一字多義」,中文也是如此,「心存仁義」、「杏仁」、「麻木不仁」,同一「仁」字,意義不同。
特別是同一個印度文字,在「吠陀文獻」、「耆那教典」、「佛教經典」的意旨也不相同,甚至在佛教經典「阿賴耶 ālaya」也是隨著經論的不同,所指稱的對象也不同。
在中文,《論語》的「仁」字,《老子》、《莊子》書中的「仁」字,《韓非子》書中的「仁」字,與成語「婦人之仁」,「仁」字的意涵也各不同。
2. 適度地「尊重古譯、古義」,我們不能堅持「安世高、竺佛念、鳩摩羅什、玄奘、義淨」就一定比「當代巴利學者、南傳佛教大師」對某一個字理解得更正確、更精確;同樣地,我們也不能堅持「當代巴利學者、南傳佛教大師」對某一個字比「安世高、竺佛念、鳩摩羅什、玄奘、義淨」理解得更正確、更精確。
這在「生藏、熟藏」的解釋裡已經深入地探索過了。
蘇錦坤,(2013a),〈初期漢譯佛典疑難詞釋義〉,《福嚴佛學研究》8期,123-185頁,新竹市,台灣。
http://yifertw.blogspot.tw/2013/05/blog-post_1422.html
5.從此一字義追尋的例子,可以說明:「未完全理解跨語言文本的全貌,而冒然從一、二對應經典去判斷字義,有犯錯的風險。」同時,除了倚賴現今梵、巴字典解釋字義之外,也不應忽略古漢譯對字義的詮釋。不管是認為古代譯師對原文、原典的理解一定高於現代的語言學家 (philologist),或者認為現代學者在字義詮釋上一定勝過古代譯師,恐怕兩者都不是恰當的見解,而是必須針對各個字義,逐一剖析。
所以,這是你個人的選擇,到底要接受當代的「大比丘」堅持「dhātu」才對,還是接受自漢代以來的古譯(西元180年),總是一個選擇吧?
《長阿含經》卷3:「栴檀香槨次重於外,積眾名香,厚衣其上而闍維之。訖收舍利,於四衢道起立塔廟」(CBETA, T01, no. 1, p. 20, b1-3)竺佛念譯於西元413年
《妙法蓮華經》卷1〈1 序品〉:「復見諸佛般涅槃後,以佛舍利起七寶塔」(CBETA, T09, no. 262, p. 2, b23-24)鳩摩羅什譯於西元406年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卷6:「以諸香木焚聖者身,復持牛乳而滅於火,便將餘骨盛置金瓶。四衢道邊起舍利羅 sarīra 塔。」(CBETA, T23, no. 1442, p. 658, a11-13)義淨譯於西元703年。
藏經閣外的掃葉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