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引自《豆瓣網》: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41806267/
來自: 撒马尔罕的金桃 2013-07-26 13:49:18
[日]廣中智之《漢唐于闐佛教研究》
榮新江 序
1999年,廣中智之君帶著池田温和加藤九祚兩位先生的推薦信找我求學,池田温先生是東京大學教授,與我非常熟悉;加藤先生的名字早已在很多書上見到過,是中亞考古的專家,特别對前蘇聯的考古發掘與研究了如指掌。雖然對廣中君不是那麼了解,但有這兩位大專家的推薦,我毫不猶豫地接受他來讀我的博士生了。聽北大研究生院的老師講,雖然有很多日本學生來進修,真正來讀北大的博士生的並不多,所以他們也非常歡迎廣中來北大學習。
廣中君的目的很明確,要研究于闐佛教,他一定是看了張廣達先生和我合著過《于闐史叢考》而來的。其實,我是一個歷史學者,對於于闐佛教的討論都是從歷史的視角來進行的;而廣中君來自日本的佛教大學,我相信他一定能够做得更加深入。佛教是于闐研究的重中之重,他能來做這項研究,也是我本心所熱切期待的事情。
漢唐之間的于闐,是西域南道的大國,也是大乘佛教的學術與傳播中心,中原盛行的大乘佛教有不少經典或思想就來自於于闐,從三國時曹魏的朱世行,到唐朝的實叉難陀,有的去取經,有的來傳法,都给中原的大乘佛教不斷灌输著新的思想,帶來新的學說。從龜茲、焉耆、高昌發現的胡語佛典,如《贊巴斯塔書》,也表明了于闐佛教對西域北道各國產生的影響。藏文大藏經中保留了數部有關于闐的預言類佛典,多部西藏佛教史中都用一定的篇幅來講于闐的佛法流行,敦煌保存的漢藏文佛典說于闐佛法滅盡之後,佛教僧侶的出路是吐蕃的赤面國。這些在在地說明于闐佛教的偉大和影響深遠。
然而,于闐佛教的研究並非易事,因為除了傳世的漢文、藏文文獻外,還有從19世紀末以來當地陸續出土的大量梵文、于闐文、漢文、藏文的佛典殘片,這些殘片經過一個世紀東西方學者的研究,大多已經讀解、比定出來,但有關研究文獻是用各種語言所寫,而且收集不易,閱讀也不那麼簡單。
廣中君不畏艱難,也利用這可以在中國、日本各學術單位自由游走的條件,耐心細致地收集資料,以日本學者傳统的細膩做法,巨細不遺,竭澤而漁,幾乎把有關于闐佛教研究的東西方文獻網羅殆盡,包括過去我不太能够充分掌握的俄文研究論著,讀者只要看看書後所附《研究文獻目錄》,就可以看出作者用功之勤。
在完整掌握已知傳统文獻和出土寫本的基礎上,廣中君大致依年代順序,詳細描述了漢唐間于闐佛教歷史和佛教文獻的整體面貌。我在閱讀他的博士論文的時候,時常感到他的描述極其細致,但推論不多,有時建議他是否能有所展開,但他並没有接受我的建議。我想這正是廣中君的真實想法和行文風格,他有著佛教聖徒般的虔誠,有著佛教的施捨精神,他希望自己所做的工作是給今後的學者鋪路,他自己只是用苦行的方法給别人做前行的路石。
現在看到這部以博士論文為基礎增補而成的《漢唐于闐佛教研究——以傳世文獻和出土寫本為中心》,我由衷感到高興,因述與本書相關的學術因緣如上,是為序。
榮新江
2012年8月21日
于烏魯木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