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佛教經錄,前賢時彥論之夥矣,然類皆詳於唐前而略于唐後,詳於現存而疏於亡佚,故於唐宋間亡佚之佛教經錄,著意甚少。筆者考稽歷代經籍簿錄,參以佛史僧傳,得唐宋間亡佚經錄19種,一一考其卷數、作者、内容、作時,以見唐宋佛教經錄繁盛之情狀。然見聞不廣,搜討難周,綆短汲深,紕漏不免,祈專家通人賜正焉。
一、唐代亡佚諸錄
(一)《義善寺錄》(約作于645年)
卷數未詳,佚名撰。此錄為《大周刊定眾經目錄》多次引及。如卷二《大智度無極經》下注:「《義善寺錄》云:出大品。」「卷六《菩薩戒本經》下注:「右北涼沮渠蒙遜世,沙門曇無讖於姑臧譯,出《義善寺錄》。」
宋張禮《游城南記》「杜光村」條下張氏自注曰:「杜光村有義善寺,俗謂之杜光寺。貞觀十九年建,蓋杜順禪師所生之地。」由此材料,似義善寺貞觀十九年(645)始建。然志磐《佛祖統紀》載:「正觀十四年十一月十五日,(杜順)坐亡於南郊義善寺。」正觀即貞觀,由此卻說明,貞觀十四年即有義善寺,與《游城南記》相矛盾。又檢《陜西通志》:「“杜光寺,唐貞元十九年建,即隋義善寺。」可知,義善寺為隋代所建,後改為杜光寺。然此寺何時改為杜光寺,《游城南記》云貞觀十九年,而《陜西通志》則云貞元十九年(803)。依筆者愚見,似以貞觀十九年為確。義善寺改杜光寺,實為纪念華嚴初祖杜順,而杜順卒於貞觀十四年(640)。將義善寺改為杜光寺,極可能在五年之後的貞觀十九年,而不是150年之後的貞元十九年。
既然義善寺於貞觀十九年改為杜光寺,則《義善寺錄》當作於此年之前,或即為隋代之經錄,亦未可知。
(二)《化度寺錄》(作于619—695年間)
卷數未詳,佚名撰。此錄最早為明儉《大周刊定眾經目錄》(以下簡稱《大周錄》)所引用。如卷一《淨六波羅蜜經》下注:「右東晉代佛陀跋陀羅譯,出《化度寺錄》。」卷七《阿闍世王問五逆經》下注:「右後漢代沙門支讖譯,出《化度寺錄》。」據《大周刊定眾經目錄》所引,《化度寺錄》所載經典既有漢代所譯,亦有西東晉所譯,當為一综合目錄,故極可能為化度寺藏經目錄。
據《長安志》卷10 「義寧坊」條載:「化度寺,本真寂寺。隋尚書左僕射齊國公高潁宅,開皇三年,穎捨宅奏立為寺。武德二年改化度寺,寺中有無盡藏院。」知此寺原為真寂寺,唐武德二年(619)後改「化度寺」名。《化度寺錄》既為《大周錄》所引,而《大周錄》成於則天天册萬歲元年(695),則此錄必成於此年之前。而武德二年方有化度寺之名,故此錄應成於此年之後。
(三)《唐眾經目錄》(約作于631年)
五卷,釋玄琬撰。玄琬(562—636),俗姓楊,本為弘農華陰人,後遷居雍州新豐,15歲出家。貞觀初年,朝廷詔其為太子諸王授菩薩戒,並造普光寺以安之。貞觀十年(636),示寂于延興寺,世壽七十五。玄琬善於講說,長於著述,與當時重臣蕭璃、蕭璟、李百藥、杜如晦、杜正倫皆有往來。著述甚富,計有《佛教後代國王賞罰三寶法》、《安養蒼生論》、《三德論》、《人道方便門》、《鏡喻論》等。生平見《續高僧傳》卷二二“本傳”、《佛祖統紀》卷三九、《釋氏稽古略》卷三。
玄琬一生熱心於佛教文化事業,《續高僧傳》載其曾於隋代「造經四藏,備盡莊嚴,諸有繕寫,皆資本據」。於唐代則「於苑内德業寺,為皇后寫現在藏經。當即下令,於延興寺更造藏經,並委其監護」。玄琬鑒於周武滅法以來,經籍散亂,乃率僧眾進行校刊。《續高僧傳》「本傳」云:「自周季滅法,隋朝再興,傳度法本,但存卷秩。至于尋檢文理,取會多乖。乃結義學沙門,讎勘正則。其有詞旨不通者,並諮而取決,故得法寶無濫於疑偽,迷悟有分於本末,綱領貞明,自琬始也。」可知其對佛教經籍索右研究。
道宣《大唐内典錄》卷七《賢聖集傳錄》載:「《眾經目錄》(五卷九十紙),唐貞觀初,普光寺玄琬撰。」未言作於貞觀多少年。而據《釋氏稽古略》卷三:「(貞觀)辛卯五年……敕法師玄琬,於苑内德業寺為皇后寫佛藏經,又於延興寺更造藏經,並委琬監護。」可知玄琬為皇后寫佛經在貞觀五年(631),而其校刊佛經與編目即在此年前後,故可推知《唐眾經目錄》之作當在此時。
此錄為《大唐内典錄》所徵引,名為《唐舊錄》,然不久即亡佚。智昇《開元釋教錄》卷10《唐眾經目錄》下注:「右《内典錄》中引用云《唐舊錄》,未見其本。」可知在智昇時代,此錄已「未見其本」,亡佚不存了。
(四)《西明寺錄》(約作于659年)
三卷(或作一卷),又作《大唐京師西明寺所寫正翻經律論宗乘傳》,釋道宣撰。道宣(596—667),又稱南山律師、南山大師,為南山律宗之祖。浙江吳興人,一說江蘇潤州丹徒人,俗姓錢,字法遍。16歲出家,後住於終南山仿掌谷,研究弘宣四分律。歷住崇義寺、豐德寺、淨業寺。顯慶三年(658),奉敕任長安西明寺上座,參與玄奘之譯場。乾封二年(-067)十月入寂,世壽72,法臘52。謚號「澄照」。道宣在佛教文史學上的貢獻頗大,撰有《續高僧傳》、《釋迦方志》、《佛化東漸圖贊》、《集古今佛道論衡》、《大唐内典錄》、《廣弘明集》等。生平見《宋高僧傳》卷一四“本傳”,《大唐内典錄》卷五,《佛祖統紀》卷二九、卷三九、卷四二、卷四六,曹仕邦《中國佛教史學史》第五章。
初唐名僧雲集之寺院首推慈恩寺、弘福寺與西明寺。西明寺位於長安延康坊。據宋敏求《長安志》載,原為隋尚書令越國公楊素宅,大業中素子玄感謀反,被誅。宅被沒官。唐武德中為萬春公主宅,貞觀中又賜濮王秦。秦薨後,立為寺。高宗顯慶元年(656)為孝敬太子祈福,立為西明寺。玄奘法師曾譯經於此。西明寺不僅為初唐譯經之所,且為初唐經藏結集之地。據靜泰《大唐東京大敬愛寺一切經論目序》載:「顯慶年際,西明寺成,御造藏經。」又曰:「貞觀已來玄奘見所翻。顯慶四年,西明寺奉敕寫經,具錄入目,施一十五部六百六十四卷。」由此可知,西明寺經藏為顯慶四年(659)奉敕所寫,其中不僅有過去之譯經,且含有玄奘新譯經。
道宣既撰有《大唐内典錄》,又有此《西明寺錄》,兩者關係如何?湯用彤先生認為「道宣實撰有《西明寺錄》」,又言「《内典錄》或由《西明錄》改造而成也」。而我國台灣地區學者陳雅貞又提出:「或《西明寺錄》本非道宣的作品,是後人誤認。」筆者認為湯先生所論為是,《西明寺錄》确為道宣所作。
陳雅貞認為《西明寺錄》作於《大唐内典錄》前,然《大唐内典錄》卷五所列道宣自己的18種著作中,並無《西明寺錄》,故《西明寺錄》為後人之誤記。案《大唐内典錄》卷五道宣作品為18部,確無《西明寺錄》,然道世《法苑珠林》卷100所列道宣作品22部,其中即有《西明寺錄》。道世與道宣同受戒於弘福寺智首,為師兄弟,後兩人又同住於西明寺。宋贊寧《宋高僧傳·道世傳》記載兩人在西明寺之情形云:「及為皇太子造西明寺,爰以英博,召入斯寺。時道宣律師,當塗行律,世且旁敷。同驅五部之車,共導三乘之軌。」道世與道宣相熟如此,故其記載當為有據,較為可信。然則,道宣何以於自己著述中不載此錄?靜泰《大唐東京大敬愛寺一切經論目序》云:「顯慶年際,西明寺成,御造藏經。更令隱煉,區格盡爾,無所間然。律師道宣又為錄序。殷因夏禮,無革前修。」由「殷因夏禮,無革前修」,說明《西明寺錄》創造不多,或因此故,道宣在自己的著述不列此錄。
靜泰《大唐東京大敬愛寺一切經論目序》又載:「……(西明寺錄)於三例(即經、律、論)外,附申雜藏。即《法苑》、《法集》、《高僧》、《僧史》之流是也。頗以毗贊有功,故載之云爾。」由此可見,《西明寺錄》最大之特點是在傳統佛教目錄經、律、論三種分類之外記錄了大量中土僧人之著述。而同在西明寺之道世於《法苑珠林》卷100 詳記中土僧人著述,恐與此錄甚有關係。
(五)《福林寺錄》(作于672—695年間)
卷數未詳,佚名撰。此錄亦為《大周刊定眾經目錄》所引。如卷六《菩薩五法懺悔經》下注:「右《福林寺錄》云,後訪得經律。」同卷《大乘三聚懺悔經》注云:「右隋開皇年闍那崛多及笈多于興善寺譯,出《福林寺錄》。」宋敏求《長安志》卷10「安定坊」條載:「福林寺,其地本隋律藏寺。武德元年,置太原寺于永興坊,以義師初起太原,因以名寺。後移于此,咸亨三年改為福林寺。」此段材料記福林寺之沿革較為清楚。此寺原為隋律藏寺,武德元年移永興坊太原寺於此,咸亨三年又改福林寺。咸亨三年即公元672年。
此錄既以福林寺為名,當作於咸亨三年(672)後,又為作於武后天册元年(695)之《大周錄》所引,必作於此年之前。故知此錄當作於672至695二十餘年間。
(六)《開元內外經錄》(約作于721年)
十卷,毋煲撰。毋照(約668—744),河南洛陽人,歷官鄂縣尉、右率府胄曹参軍、右補闕。開元五年與馬懷素等奉敕編撰《群書四部錄》,與韋述、余欽負責總輯部分,並與劉彥貞負責丙部之撰寫。開元九年《群書四部錄》修成,毋氏即指出《四部錄》有五大缺點,並「審改舊疑,詳開新制」,改正《四部錄》中失者三百餘條,增加新目六千餘卷,編成《古今書錄》,分經、史、子、集四錄四十五家,且皆撰有小序與解題,至宋代其書亡佚。生平散見於《舊唐書·經籍志》、《舊唐書·元行沖傳》、《元和姓纂》卷二、《大唐新語》卷一一。
《新唐書·藝文三》載:「毋煲《開元內外經錄》十卷。道、釋書二千五百餘部,九千五百餘卷」。知此錄兼收佛道兩家,共收書二千五百餘部,九千餘卷。又據《舊唐書·經籍上》:「其外有釋氏經律論疏,道家經戒符箓,凡二千五百餘部,九千五百餘卷,亦具翻釋名氏,序述指歸,又勒成目錄十卷,名曰《開元内外經錄》……煲等《四部目》及《釋道目》并有小序,及注撰人姓氏。」由此可知,此錄所載之釋道經典皆有小序與簡單解題。
關於此錄之撰作時間,史無明文。毋煲《古今書錄》撰成於開元九年之後,此錄當與其同時或稍後,當也在開元中。
(七)《般若三藏續古今翻譯經圖紀》(作于792—794年間)
兩卷,又作《般若三藏續譯經圖紀》,唐釋圓照撰。贊寧《宋高僧傳》卷一五圓照本傳言其所著之書云:「著《大唐安國寺利涉法師傳》十卷……《僉定律疏一行制表集》三卷、《般若三藏續古今翻譯經圖紀》二卷、《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音義》二卷」。可知圓照曾作《般若三藏續古今翻譯經圖紀》。圓照《大唐貞元續開元釋教錄》卷二載:「《般若三藏續古今翻譯經圖紀》二卷。」
圓照,唐代僧人,生卒年不詳,卒時82歲。京兆藍田(陜西省藍田縣)人,俗姓張。玄宗開元年間(713—741),奉敕參與譯經,曾助般若、牟尼室利、蓮華、利涉等人譯經。師一生編集、著述之書甚多,著有《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音義》、《五部律翻譯年代傳授人記》、《貞元續開元釋教錄》等。因其曾參與譯場,故撰作有大量譯經師傳記,如《大唐安國寺利涉法師傳》、《不空三藏碑表集》、《翻經大德翰林待詔光宅寺利言集》等。生平見《宋高僧傳》卷一五「本傳」、《佛祖統紀》卷四一、《律苑僧保傳》卷六等。
般若為北印度罽賓人,唐德宗建中二年入中土,曾譯《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40卷《華嚴經》。又於貞元六年奉敕出使迦濕彌羅國,八年返長安。圓照曾參與般若譯場,並為其新譯《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撰作音義,與般若關係非常密切。
此錄雖佚,然其部分遺文尚見於圓照《大唐貞元續開元釋教錄》中。《大唐貞元續開元釋教錄》卷一載般若三藏出使迦濕彌羅國,於貞元八年返抵長安後,言「此之所述,略舉其由,委細而知,廣如《般若三藏續譯經圖紀》」。可知《般若三藏續譯經圖紀》中記載有般若出使迦濕彌羅國事。同書卷一載般若譯經,述敘般若生平亦多引其書。卷二良秀《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疏》下,記述良秀等人修疏之經過,亦云:「廣如《續譯經圖紀》下卷中說」。從以上遺文來看,《般若三藏續譯經圖紀》當是專記般若事跡與譯經之專錄。既然圓照《大唐貞元續開元釋教錄》已引《般若三藏續翻譯經圖紀》之文,當知此錄必作於《續開元錄》之前,亦即貞元十年(794)前。而據上引遺文,知此錄載有貞元八年般若由北國返長安事,故知此錄當作於貞元八年(792)至十年(794)間。
(八)《開元崇福舊錄》(約作于812年)
七卷,釋義彤撰。義彤,生平不詳,中晚唐浮槎寺僧人,曾作東林寺藏主。唐李肇《東林寺經藏碑銘并序》載:「初彤公受具於廬山浮槎寺,嘗討大藏,惡其部帙繁亂,將理之不可,遂發私誓。四十餘夏,果得志焉。於是搜遠近之逸函墜卷,目在辭亡者得之,互文合部者兼之,斷品獨行者類之,本同名異者存之,以偽亂真者標之。又病前賢編次,不以注疏入藏,非尊師之意;並開元庚午(開元十八年,730)之後,泊德宗神武孝文皇帝之季年(約德宗建中末年,800—804),相繼新譯,大凡七目四千九百餘卷,立為別藏,著雜錄七卷以條貫之,命《開元崇福舊錄》。總一萬卷,舉藏以志函,隨函以命軸。」由此段材料,《開元崇福舊錄》可得而言之者有如下二端:
第一,此錄為盧山東林寺經藏中雜藏之目錄,此藏為詩僧靈澈所造。李肇《東林寺經藏碑銘并序》云:「廬山山岳之神秀,而東、西林為海内名剎,有惠遠、道安之遺風,四百餘年,鐘磬之音不絕。然而三藏經論,闕而無補。元和四年(809),雲門僧靈澈,流竄而歸,棲泊此山。將去,言於廉問武陽韋公,公應之如響。」知廬山東林寺雖自慧遠以來,即為藏經之所,然元和四年之前,經典殘亡。元和四年,靈澈始重新經營,而李肇碑文成於元和七年(812),可知東林寺藏經至此年前後方始齊備。
第二,此錄所載經典為歷代高僧之著述以及開元十八年至貞元末年之新譯經。文中云:「又病前賢編次,不以注疏入藏,非尊師之意;並開元庚午(開元十八年,730)之後,洎德宗神武孝文皇帝之季年(當德宗建中末年,800—804),相繼新譯,大凡七目四千九百餘卷,立為別藏,著雜錄七卷以條貫之,命《開元崇福舊錄》。」此錄於正藏五千餘卷外,收得新譯經與中土著述四千九百餘卷,故合正藏為萬卷。
(九)《内典目錄》(作于836年)
12卷,王彥威撰。王彦威(?-845),字子美,太原(今屬山西)人。元和中,舉明經甲科,補檢討官。後歷任太常博士、祠部員外郎、諫議大夫。大和九年,為平盧軍節度使。開成三年以檢校禮部尚書,為忠武軍節度使。會昌五年卒,謚日靖。王氏博學,著書頗多。《新唐書·藝文志》著錄其《續古今謚法》、《唐典》、《占額圖》、《元和曲台禮》,與蘇景胤、楊漢公等合撰《穆宗實錄》。生平見《舊唐書》卷一五七、《新唐書》卷一六四“本傳”、《唐詩紀事》卷五一。
《新唐書·藝文三》載:「王彦威《内典目錄》十二卷。」《册府元龜》卷五二载:「開成二年二月甲辰,王彦(馮案,此處脫一「威」字)進准宣索《内典目錄》十二卷。」開成為唐文宗年號,開成二年即公元836年,知此錄撰成於此年。
(十)《天台智者大師所著經論章疏科目》(作于839年前)
一卷,佚名撰。日僧圓仁所撰《日本國承和五年入唐求法目錄》卷一载:「《天台智者大師所著經論章疏科目》,一卷。」圓仁之目錄撰於唐開成四年(839),故知此錄當成於此年之前。圓仁《入唐新求聖教目錄》卷一亦載此錄。
(十一)《大唐代州五台山大華嚴寺般若院比丘貞素所習天台智者大師教跡等目錄》(作于849年前)
一卷,佚名撰。圓仁《入唐新求聖教目錄》卷一载:「《大唐代州五台山大華嚴寺般若院比丘貞素所習天台智者大師教跡等目錄》,一卷。」從題目看,此錄與前所舉《天台智者大師所著經論章疏科目》皆為載天台智者大師著述之目錄,兩者是否即是同一目錄?然考此錄與前錄皆載於圓仁《入唐新求聖教目錄》之同一卷中,故知兩者並非一錄。
又《入唐新求聖教目錄》作於唐大中三年(849),知此錄當作於此年之前。
(十二)《一切經源品次錄》(作于855—860年間)
30卷,又作《貞元品次錄》,唐釋從梵編。南唐恒安《續貞元釋教錄》卷一載:「《一切經源品次錄》三十卷,(原二十五行,成紙在貞元藏外)六百紙,[功][茂][實]。右一部三十卷,同三帙。(若施主開藏時,緣文字稍多,可計六帙數)。右一部三十卷,大唐宣宗朝,趙郡業律沙門從梵,依《貞元釋教人藏錄》,自大中九年乙亥歲止咸通元年庚辰歲集。」由此記載可知以下幾点:第一,從梵為唐宣宗時趙郡人,為律學沙門。第二,此錄作於唐宣宗大中九年(855)至唐懿宗咸通元年(860)之間。第三,此錄乃依圓照《貞元釋教錄》編集,故恒安又稱其為《貞元品次錄》。第四,此錄在恒安所處南唐時代為30卷,600紙。從「緣文字稍多」來看,此錄卷帙頗大。
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卷八「目錄類」載:「《釋書品次錄》一卷,題唐僧從梵集。末有黎陽張暈跋,稱大定丁未,蓋方板本也。」從名稱與作者來看,當即《一切經源品次錄》,然僅有一卷,不知是否宋時已有散佚,或為略出之節本歟?
(十三)《見定經入藏錄》
卷數未詳,佚名撰。此錄僅見於《大唐内典錄》之著錄。《内典錄》卷七《賢聖集傳錄》:「《見定經入藏錄》(一十九紙),未詳作者。」此錄在《大唐内典錄》中列於玄琬《唐眾經目錄》之後,當亦為唐代之入藏錄。
(十四)《貞元捨拾錄》
一卷,佚名撰。日本圓珍《青龍寺求法目錄》卷一載:「《貞元捨拾錄》,一卷。」據圓珍稱,《貞元捨拾錄》與其他多部密教經典,皆見於《貞元拾遺目錄》中。《貞元拾遺目錄》實即《貞元新定釋教目錄》卷二七《別錄中補闕拾遺錄》,然查大正新修大藏經本《貞元新定釋教目錄》並無《貞元捨拾錄》之名,不知圓珍據何而錄此?待考。
二、宋代亡佚諸錄
(一)《教藏隨函目錄》(約作于1024年)
卷數未詳,宋釋遵式撰。遵式(964—1032),台州臨海(浙江寧海)人,俗姓葉,字知白。18歲落髮,20歲受具。雍熙元年(984),從寶雲寺義通修學天台宗典籍。天禧四年,應王欽若之請,復興天竺寺。真宗乾興元年(1022),敕賜「慈雲」之號。仁宗明道元年示寂,世壽六十九。哲宗、高宗時,分別追贈「法寶大師」、「懺主禪慧法師」之號。著有《大乘止觀釋要》、《肇論疏科》、《大彌陀懺儀》、《小彌陀懺儀》、《往生淨土懺願儀》等。師長於文翰,有《采遺》、《靈苑》二詩集,又有《金園集》、《天竺別集》等。生平見契嵩《杭州武林天竺寺故大法師慈雲式公行業曲記》(《鐔津集》),《佛祖統紀》卷10本傳,《四明尊者教行錄》卷一等。
據方廣錩先生研究,天台宗教典於隋唐之際即作為獨立的文獻群流行於大藏經之外,並漸次形成所謂「教典」、「教文」或「台宗典籍」。此一文獻群初由灌頂大師結集,後唐、宋兩代又有亡佚與增補。天台教典由於遵式之努力於宋仁宗天聖年間奉詔編人大藏。據《佛祖統紀》載,遵式曾兩次上奏,請以天台教文入藏,至仁宗天聖二年(1024),天台教文得以入藏。約在此年前後,遵式撰成《教藏隨函目錄》。
關於此錄之内容,《佛祖統紀》卷10云:「師乃撰《教藏隨函目錄》,略述諸部文義。」可知此錄「略述諸部文義」,為有解題之目錄。同書卷二五《佛祖統紀,山家教典志》載天聖二年入藏之教典,有南岳慧思、天台智者之著作29種,76卷,即遵式《教藏隨函目錄》所收之經典。《山家教典志》另引《教藏隨函目錄》曰:「慈雲《隨函錄》云:『《法華玄義》者,唯解首題,統明五時,廣辨八教,出世大意,菹在其中。《文句》者,以疏句分節經文。荊溪云:『以由釋題,大義委悉。』故至經文,粗分章段。隨部各有荊溪之記,猶五經之有正義也。《止觀》者,定慧之異名,法華之行門也。前《玄義》、《文句》,皆明佛世當機得益之事,縱有托事附法,觀心之文,非部正意,今《止觀》正是智者說己心中所行法道。」此即遵式《教藏隨函目錄》中對智者大師《法華玄義》、《法華文句》及《摩訶止觀》之解題。
(二)《元豐法寶錄》(作于1078—1082間)
卷數未詳,宋元絳、蔡確編。元絳(1008—1083),字厚之,其先為臨川危氏,後遷杭州,易姓元。天聖二年進士,補淮陰主簿。天聖八年,再擢進士第。歷江寧推官、江南西路運使。累遷翰林學士,拜參知政事,以太子少保致仕。元豐六年卒,年七十六,謚「章簡」。著有《玉堂集》20卷,《玉堂詩》10卷。生平見蘇頌《太子少保元章簡公神道碑》(《蘇魏公集》卷五二)、《宋史》卷三四三、《東都事略》卷八一。
蔡確(1037—1093),字持正,泉州晉江人。嘉祐四年進士,擢監察御史,遷御史中丞,參知政事。元豐五年拜尚書右僕射。元祐八年卒,年五十七。贈太師,謚「忠懷」,追封清源郡王。生平見《宋史》卷四七一、《東都事略》卷八○。
元絳曾于嘉祐七年(1062)知福州,福州東禪寺開雕崇寧萬壽大藏曾邀其為請主。崇寧藏「往」字函《大般若波羅密多經》卷一九三尾有題記曰:「都勸首住持傳法慧空大師沖真,請主參知政事元絳」。可知元絳也是熱心佛教之居士。
據《玉海》載:「元豐元年十月三日甲辰,命參政元絳參定《新編法寶錄》」。可知在元豐元年,即命元絳修《新編法寶錄》。又據《續資治通鑒長編》:「神宗元豐五年夏四月『參知政事蔡確上《元豐法寶錄》』。元絳於元豐二年被貶,同年蔡確任參知政事,故《法寶錄》事由蔡確繼任。至元豐五年編成,由蔡確上進。
(三)《内典總目》
卷數未詳,宋周葵撰。周葵(1098—1174),常州宜興人,字立義,又字敦義、悖義,號唯心居士。宣和六年(1124)擢進士甲科。南渡後為監察御史,以不肯依附秦檜,被劾落職。檜死,復直秘閣,知紹興府。隆興元年(1163)任參知政事,二年兼權知樞密院事。淳熙元年卒,年七十七。作《聖傳詩》20篇,《文集》30卷,《奏議》5卷,謚曰「惠簡」。生平見《宋史》卷三八五本傳,《直齋書錄解題》卷九。
周葵《翻譯名義序》云:「余閱大藏,嘗有意效《崇文總目》,撮取諸經要義,以為《内典總目》。見諸經中每用梵語,必搜檢經教,具所譯音義,表而出之,別為一編。然未及竟,而顯親深老示余平江景德寺普潤大師法雲所編《翻譯名義》。余一見而喜曰:『是余意也。』他日總目成,別錄可置矣。」可知周氏嘗效《崇文總目》例,撮取經義,著《内典總目》。此文作於紹興二十七年(1157),然由「他日總目成」之語,知在此年《總目》尚未編成。後此《内典總目》是否編成,不可知。
(四)《諸經提要》
兩卷,佚名撰。此錄僅見於《宋史》之著錄。《宋史·藝文志》道家類附釋氏載:「《諸經提要》二卷。」下注「並不知作者」。
(五)《釋書目錄》
兩卷,佚名撰。葉德輝輯《宋秘書省續編到四庫闕書目》卷一「目錄」載:「《釋書目錄》二卷。」
http://www.huachengnz.com/article/view_14972_2.htm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