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引自《豆瓣部落格》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7284807/
語言學與漢文佛典演講暨座談會紀要
竺家寧,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
壹 前 言
民國88年10月19-20日在嘉義中正大學文學院演講廳舉行了國內第一次的「語言學與漢文佛典演講暨座談會」。這次會議由中正大學中文系主辦,語言學是該系所的發展重點之一,而漢文佛典又是當今世上最龐大的佛教文獻資料,過去的學者比較忽略這些本土材料的研究。漢語佛典除了其宗教性、哲學性、文學性之外,也應該重視及開展其語言一面的研究。這項學術活動正是希望結合佛學界、漢學界的研究成果,共同切磋,以期開展這一方面的新領域。會議主題主要為佛經詞彙、訓詁、句法、以及電腦資訊與漢文佛典方面。擔任演講的學者共八位,包括:
1. 楊如雪(師大國文系)一段因緣──佛經語料的研究經過
2. 王錦慧(銘傳大學) 晚唐五代佛典在語法史上的價值
3. 杜正民(中華佛研所)電腦資訊與漢文佛典
4. 高田時雄(日本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慧皎高僧傳》的特殊語法
5. 維習安(中華佛研所)電子佛典、標記、和語言學研究
6. 釋惠敏(國立藝術學院)佛經電子化的探討
7. 萬金川(南華大學佛研所)梵文六離合釋與漢語構詞法
8. 竺家寧(中正大學)佛經語言學的現狀與發展
貳 會議內容
會議分兩天進行,第一天由前面四位擔任演講。楊如雪主講「佛經語料的研究經過──以支謙、鳩摩羅什譯經的疑問句為例」,他首先探討了漢語史的分期,以及漢文佛典在漢語研究方面的地位,接著又討論了古、今漢語疑問句形式上的差異。楊如雪提出了三點:(一)使用的疑問詞不同。(二)語序的差異。(三)句末語氣詞使用上的不同。在研究經過方面,他論述了選擇語料和一些基本工作,例如:(一)原典解讀。(二)建立兩位譯經師譯經疑問句資料庫。(三)譯經疑問句語言現象比較、分析與歸納。(四)將歸納與分析結果作歷時的研究,期望發現語言演變的軌跡。(五)進行統計,求得具體數據,藉以找出語言由量的變化到質的變化的規律等問題。至於支謙、鳩摩羅什兩人譯經反映魏晉時期疑問句的特色,他個人的研究發現包括:(一)疑問句句型方面:疑問代詞賓語後置的規律已經形成。(二)疑問代詞的特色:疑問代詞的分工似乎還不是非常固定,但大致已成形。疑問代詞定語化、單音節詞複音節化。由兩個相反義項的語素構成疑問詞的構詞方式已經萌芽。(三)其他的疑問詞:先秦即已使用、兼有副詞用法的疑問詞「奚」、「胡」、「曷」、「焉」、「惡」、「安」。新興的疑問詞:「那」與「緣」。(四)疑問語氣詞方面:先秦出現的疑問句末語氣詞。兩人譯經有大量以「不」結尾的例子。(五)新句型的產生:「是誰VP的」的產生。選擇問句的選擇分句,產生內部構造上與古漢語不同的新形式。接著他又討論了支謙、鳩摩羅什兩人譯經疑問句的差異。包括:(一)疑問詞使用上的差異:支謙譯經還保留多數前期已經使用、可是在魏晉時期已經被淘汰或即將淘汰的疑問詞。副詞用法的「何」雖然還算活躍的,但在支謙譯經裡出現的次數顯著比鳩摩羅什譯經出現的次數多。只有在支謙譯經裡能看到「孰」具有先秦詢問抉擇比較的用法,鳩摩羅什在與「孰」相應的譯文,都用「何所」翻譯。鳩摩羅什譯經裡問人代詞已「誰」字化。疑問代詞「誰」的句法功能在鳩摩羅什譯經裡有擔任真正判斷句主語的例子,以「誰是NP」的形式出現,為支謙所無;「誰」擔任斷語的句式鳩摩羅什譯經也與支謙有異:支謙以「X為誰」的形式出現,鳩摩羅什則以「X為是誰」的形式出現。(二)疑問詞在特指問句裡語序的差異。 選擇問句句型內部結構的差異。(三)疑問語氣詞的使用。
王錦慧的主題是「晚唐五代佛典在語法史上的價值」,他認為晚唐五代既然在漢語史上是個關鍵時期,在語法結構、詞彙型態、語意運用諸方面,必定相當靈活、豐富、多采多姿,值得深入透視、分析。此時期在漢語史上的地位是不容忽視的。呂叔湘認為晚唐五代是近代漢語的開端,主要是根據敦煌文獻與禪宗語錄中的白話成分。蔣紹愚作進一步考察,發現有些語法、詞彙方面的新的要素,在變文以前的文獻資料已零星地出現,只是不如變文中那麼集中,所以,可將近代漢語的上限提前到唐代初年。唐代初期或中期的詩、文,一般以書面語為主,雖然能反映某些語法現象,不如白話成分多的作品全面。而且以禪宗語錄而言,《大正藏》裡所收的唐代禪宗語錄,也不如作於五代(西元952年)的《祖堂集》可靠,其中有經過宋人修改的痕跡,如語助詞「摩」改為「麼」。此外他也針對晚唐五代佛典在語法史上的價值──以敦煌變文與《祖堂集》作考察,認為敦煌變文與《祖堂集》在詞彙、構詞、句法、語言風格等方面,皆有其特色。從歷時語法角度,透過變文與《祖堂集》的語料,綜合闡述晚唐五代佛典的語法特色。他提出幾點,作為日後研究者參考:文白成分分析時應加以劃分、孤例勿輕下斷語、配合詞彙學的研究、結合當代語言學理論。
杜正民主講的主題是「電腦資訊與漢文佛典」,首先論及知識管理與漢文佛典電子化的問題。其次介紹了佛教文獻電子化的現況。包括世界佛教文獻電子化現況、臺灣佛教文獻電子化簡介、佛學資料庫簡介、佛學電子資源應用等課題。最後討論了佛學數位神經系統的建構。佛學數位神經系統包含下述各方面:數位神經系統(Digital Nervous System):建立、傳遞、存取與管理整個組織資訊的數位化流程。教育數位神經系統(Educational Digital Nervous System):從老師為主的授課方式,轉變為以學生為導向的學習模式。數位神經系統是一套數位化流程及整合的科技基礎架構,可充分的共享知識、交流資訊。以公用資料夾建立一個課程知識庫,且可以在線上收發、讀取、評定、討論學生的作業。學生可以和其他同學協力完成專題研究,數位神經系統的環境讓學生能不受教室的限制,在Internet上找到豐富的資源。教育的數位神經系統並非一蹴可幾,它是逐漸形成的。實驗所累積的經驗是成功的基礎。
釋惠敏主講的主題是「CBETA and Metalanguage」,包括XML的基本構造與其處理、標準通用標記語言、超文字標記語言、可擴展標記語言諸方面。
萬金川主講的主題是「梵文六離合釋與漢語構詞法」,他論及R.A. Miller在其所著《Studies in the Grammatical Tradition in Tibet》(Amsterdam,1976)一書中,針對藏語語法的來源問題而向一種由來已久的傳統說法提出了質疑:和梵文語系截然不同的藏語如何可能應用梵文的語法體系來構成自己的語法系統呢?此外,順著這種情況,我們還可以問:由梵文原典譯為藏文又是如何辦到的?其理論的基礎何在?而其具體的實踐步驟為何?在佛典研究的領域裡,藏譯佛典迄今仍被學界多數人認為是所謂的「準梵語佛典」,何以藏譯佛典可以在翻譯上做到如此「精準」的地步?要回答這些問題,我們或許可以從當今方興未艾的一支語言學──對比語言學(Contrastive Linguistics)──的研究方法裡找到回答問題的一些線索(許余龍編著的《對比語言學概論》,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8第三刷,該書或許是目前全面性介紹這一支新興語言學的中文入門書)。當然,在對比語言學的方法啟迪之下,那些留有梵文原典的藏譯佛典便是我們著手對比之際最佳的研究材料。同樣的,我們也可以藉由對比語言學所展示的方法,而以梵漢藏三者俱存的佛典為材料,來研究它們各自所展現出來的構詞法。其中,梵文語法在組構或分解複合詞之際所採行的「六離合釋」,或許是最適合這一類對比的研究。
高田時雄的主題放在「《慧皎高僧傳》的特殊語法」上。他指出,慧皎是南方人,方言屬於吳語。在《高僧傳》中帶有當時方言的痕跡。他提出了「達自」一詞進行討論。從語料顯示這是當時流行的複合詞。出現的頻率很高。意義可以解作:「到達也」。他接著從《高僧傳》中列舉了其他「動詞+自」的複合詞。包括「出自、發自、率自、越自、生自」等例。高田時雄把「於、于」兩字的語法功能和「自」字做比較,觀察他們和動詞結合的狀況,並統計在《高僧傳》出現的次數。
竺家寧主講的主題是「佛經語言學的現狀與發展」,對當前兩岸的研究工作,已發表的著作進行分析。例如專書方面:梁曉虹《佛教詞語的構造與漢語詞彙的發展》,杭州大學博士論文,1991。以漢文佛典中出現的佛教詞語為專門的研究對象,對它作較全面的分析、研究,並把它與漢語詞匯發展的歷史緊密相結合,用歷史發展的眼光看佛教,認清佛教詞語在漢語詞匯研究領域內所起的積極作用,明確它在漢語詞匯上的重要歷史地位。結構分上、下兩編,內容也就圍繞此兩方面展開。上編主要描寫、分析佛教詞語的構成,分音譯詞、合璧詞、意譯詞、佛教漢詞、佛教成語五個部分。通過對佛教詞語的構成所作的較全面的描寫、分析、歸納,使人們能對佛教詞語有一種立體的全方位的了解。下編共分五個部分,佛教詞語的構造為現代漢語外來語的吸收樹立了樣板;因翻譯佛經、著述佛典而產生的佛教詞語,充實了漢語詞匯的家族;成批的佛教詞語的構成,豐富了漢語詞匯的構造方式;佛教的輸入及發展,加速了漢語雙音化發展的過程;佛教文化與中國文化的水乳交融,促進了佛教詞語與漢語詞匯的水乳交融,佛教在中國的發展,促進了漢語口語化的發展。朱慶之《佛典與中古漢語詞彙研究》,文津出版社,大陸地區博士論文叢刊。本文是在通讀了中文全部佛典的基礎上寫成的,主要目的在於從漢語詞彙史的角度,在佛典中所見,比較系統地介紹出來,同時也儘可能地探討一下那些語料的本質及其在漢語詞彙發展上的價值。
本文的主要工作在於:第一,揭示漢文佛典對中古漢語詞彙研究的重要意義;第二,探討翻譯佛典對中古漢語詞彙發展的巨大影響。本文的討論完全依據漢文佛典材料,只是在個別地方涉及少量的中土(世俗)文獻,這樣做一方面與論題的範圍有關,另一方面與作者對佛教材料的價值的認識有關,在作者看來,中古時期的漢文佛典以其數量和質量而言,應當用來作為中古詞彙史研究的主體語料。上面兩篇是博士論文,碩士論文方面:顏洽茂《南北朝佛經複音詞研究》,遼寧師大,1981。討論了南北朝大量梵經翻譯,影響了中土語言。本文通過對佛經複音詞的結構模式、語意構成、語匯組成、及外來詞的共時靜態描寫,構擬此期複音詞的概貌,並從歷時角度分析繼承發展因素,描繪漢語詞彙從先秦到南北朝的複音化過程,從而對其在漢語詞彙史上的地位作出評價。本文內容包含:1.語言資料的版本年代譯者說明;2.佛經複音詞和詞組的界劃區別;3.佛經複音詞結構模式;4.佛經句法式複音詞語意構成;5.佛經外來詞;6.佛經複音詞語匯組成;7.佛經複音詞同素反序現象探討;8.結論;9.附錄。作者認為南北朝佛經複音詞在漢語詞彙史上有不可磨滅的地位,他給漢語詞彙庫增加了一大批新詞;開始打破正統文言對詞彙的禁錮,成為唐宋白話直接的源頭;它加速了漢語複音化過程;證明漢語詞彙系統是與外界進行能量交換的開放系統。梁曉虹《漢魏六朝佛經意譯詞研究》,南京師大,1982。本文在前言中肯定了佛教在中國文化史上的地位,以及佛經材料在漢語史上的地位。指出在這方面做專門研究的人很少,而這項工作是很有意義的。本文所謂意譯詞的定義涵蓋:a.新造詞,也就是用漢語原有的造詞材料,根據漢語的造詞方法,與梵語詞所概括的內容,另構成一個內容與形式完全統一的新詞。b.漢語舊詞意義經過有規律的轉移變化,從而表示佛教概念,成為佛教名詞。在本書的正文部分討論了:第一,佛家語對漢語詞彙的影響。包括佛家語的大量產生,豐富了漢語詞彙。雙音節佛家語的猛增,推動了漢語詞彙的發展。佛家語轉入常用詞、基本詞的狀況。以及佛家語被廣泛吸收的情形。第二,佛家語如何創造的過程。一方面根據翻譯需要,創造新詞。如比喻造詞、佛家成語的組成、佛家語中詞組的凝煉成詞。一方面是「舊瓶裝新酒」創造的佛家語。例如借用而形成的佛家語、詞義變化而形成的佛家語、意義引伸而形成的佛家語、比喻的選用而形成的佛家語、詞義分隔而形成的佛家語。本文的寫作,為漢語詞彙的研究開拓了更廣闊的領地。伍華《唐宋禪宗語錄的疑問句研究》,中山大學,1982。
本文研究唐、宋禪宗語錄的白話問句,材料主要取自《祖堂集》、《景德傳燈錄》、《古尊宿語錄》、《五燈會元》等語錄以及頻伽精舍校勘本《大藏經》和日本大正新修《大藏經》中的所有唐、宋單篇語錄,並盡量旁證語錄外的中古白話材料。全文共分四章,約6.5萬字。第一章討論禪宗語錄疑問句的句型。分三節,第一節概述特指問句的主要特點,包括疑問代詞的選用及其語序、省略等問題。第二節討論兩種選譯問句(並列式和反覆式)。主要論述了: 「為、為當、為複、還」等關聯詞及其相關句式。 以「不、否、無、麼」收尾的問句均分化為反覆問句和是非問句兩類。第三節討論是非問句的各種句型。第二章分八節,討論了(1)誰、(2)什麼、(3)作麼、(4)爭、(5)那、(6)幾、(7)多少、(8)早晚等幾個疑問代詞的具體用法,探討其來源及發展線索。第三章討論反詰和探詢,分為兩節,分別考察各種反詰句和探詢句的作用。第四章分三節,考察(1)你、尼,(2)在、那,(3)不、否、無、麼等三組句尾詞的性質和功能。
認為問句末的「不、否、無」的性質,應從時代上加以區分,在上古是否定詞,到了唐宋已虛化為語氣詞。俞理明《漢魏六朝佛經代詞新探》,四川大學。全書分五章:一、緒論;二、佛經中的人稱代詞;三、佛經中的指示代詞;四、佛經中的疑問代詞;五、餘論。全文共8萬字。書中以佛經材料為主要依據,參考了同時期的其他典籍,著重討論佛經材料所反映的漢魏六朝時期代詞的新成分、新發展。討論了漢魏佛經曾用「子」指第三人稱;東晉以後,由旁指發展為旁稱的「他」,可以指稱某一人稱,特別是第三人稱,是後來成為真正的第三人稱代詞的萌芽。己稱代詞「自」、「身」都很活躍,「身」可指第一人稱,出現了「自身」、「自己」、「自我」等雙音節己稱代詞。「爾」指代事物的性質、狀態以及時間、數量,佛經中用例極多。旁指代詞「別」也見於晉代。括指代詞「一切」由於佛經的翻譯,在當時得到了廣泛的運用。疑問代詞「誰」排斥了「孰」,在佛經中作賓語,以後置為常。
「何」字排斥了「曷」「胡」「奚」等字。問方式和處所,則由新產生的「那」取代了「惡」「安」「焉」等字。有些雙音節疑問詞簡化為單音節,如「奈何」作「那」。指示代詞中「爾許」(如許)作「許」,也屬同類變化。書中認為漢語代詞內部存在著一個嚴密的系統,這個系統支配著漢語代詞在運用中,因修辭需要而發生的變化,也影響著代詞成分的發展。「奈何」作「那」是在詞義不變的情況下,語言形式的「詞形簡化」。臺灣方面相關的碩士論文有:歐陽宜璋《碧巖集的語言風格研究──以構詞法為中心》,政治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是書之研究目的,在於透過語言形式之觀察,探索《碧巖集》之風格特質。研究方法自結構語言學的橫向構詞分析著手,復擴展至縱向的聯想關係,層層深入語意、修辭、文體、宗風等內涵之研究。而內涵意向之探索,又植基於構詞之結構關係。首先由詞彙的共時、歷時研究中,觀察《碧巖集》中,近古漢語文白過渡階段之風格特質。其次,經由同義、近義組及反義、對比組織詞義分析,發現《碧巖集》之常用語意組,多為極具近古白話特質的俗語或俚諺,適可印證文白交融之風格現象。在修辭風格方面,中心在《碧巖集》中常見之排比對偶、隱喻象徵、示現倒反;而文體風格方面,就《碧巖集》之公案、示眾、著語、評唱文體,進行不同語境下,不同詞彙、語法風格之探索。並瞭解其與歷來禪典及禪門教學模式之傳承關係。
劉芳薇《維摩詰所說經語言風格研究》,中正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本書透過《維摩詰經》三個譯本的比較,探索玄奘支謙羅什的語言特色。並討論了語言風格呈現於文體與語法兩方面。從文體上,《維摩詰所說經》表現了標準的佛經四字節奏,以及韻散交錯的文體形式。覆牒前文語,同格語句的鋪排序列,也極特殊。
句法上,判斷句的大量使用具有開創性,倒裝以及長句也都表現了該語料的特殊風格。複雜結構的句子被大量運用,例如《維摩詰所說經》多有把十幾個字乃至幾十個字連綴為一個名詞的複雜詞組,層層疊疊地疊合數個名詞、形容詞、所字結構、者字結構等,使得句子的結構也趨於複雜化。
這與佛經精確嚴密的表達習慣密切相關。這種複雜化的句法結構主要表現在兩方面: 利用句子成分的擴展,長定語、長狀語、長補語及其他複合成分(如插入語等)的加入,構成複雜單句。亦即由較長的修飾詞語作句子成分,形成結構繁複、傳達信息豐富的長句。 多用複句。或以聯合複句集結為龐大的表述群,或以偏正複句曲為申說,或以多重複句委曲闡釋。複句結構較單句更為繁複。長句與複句結構之繁複,能夠包含更多的內容,具有集中緊湊的特點,能嚴密地表達思想,有較強的邏輯力量。此外,還有林昭君《東漢佛經介詞研究》,中正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其他專書有:俞理明《佛經文獻語言》,巴蜀書社。陳義孝《佛學常見詞彙》,文津出版社。李維琦《佛經釋詞》,岳麓書社。單篇論文方面:筆者曾撰寫的佛經語言論文有:〈佛教傳入與等韻圖的興起〉、〈論佛經語言學的重要性〉、〈佛經中「唐」字的意義和用法〉、〈大藏字母九經等韻的特殊音讀〉、〈大藏字母九經等韻之韻母異讀〉、〈早期佛經中的派生詞研究〉、〈西晉佛經中之並列結構研究〉、〈早期佛經語言之動補結構研究〉、〈西晉佛經並列詞之內部次序與聲調的關係〉、〈認識佛經的一條新途徑〉、〈佛經語言學的研究現況〉、〈釋迦和如來有什麼不同?〉、〈佛經中的「不請」〉、〈來─去來─去來今──佛典與漢語〉、〈佛經同形義異詞舉隅〉、〈佛經中的善來〉、〈佛經的我與吾〉、〈敦煌卷子P2965的訓詁與語法問題〉、〈佛典的閱讀和音韻知識〉、〈西晉佛經詞彙之並列結構〉、〈西晉佛經中表假設的幾個複詞〉、〈早期佛經詞彙的動賓結構──從訓詁角度探索〉、〈論佛經哀字的詞義〉、〈佛經中的「有所」與「無所」〉、〈佛經詞彙中的同素異序現象〉、〈從早期佛經看幾個中古漢語詞彙問題〉等篇。此外,國科會補助專題計畫(1995-1999)包括了西晉、三國、東漢佛經詞彙研究。
參 結 語
由以上的介紹,我們可以瞭解佛經語言學是未來佛學研究,及中國語言學研究的新趨勢,實具有相當可觀的發展潛力及開闊的前景。這次會議原計劃為二十多人的小型討論會,但是會訊發布後各地報名參與的人士超過四十多人,使得會議場所由原先的小型研討室改為大型會議廳。反映了學術界和整個社會上對這項課題的重視與興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