仍有少數佛教徒以「禁語、不語」為「聖默然」,這是誤解此一詞彙的意涵。
以下介紹開仁法師 Kairen Shi 談「聖默然」----
《中阿含185經》:「彼尊者等五日一集,或共說法,或聖默然。」(CBETA, T01, no. 26, p. 729, c20-21)
《雜阿含501經》卷18:「若有比丘息有覺有觀,內淨一心,無覺無觀三昧生喜樂,第二禪具足住,是名聖默然。』」(CBETA, T02, no. 99, p. 132, a18-20)
《相應部41.6經》:「入息出息是身行,尋伺是語行,想與受是心行。」
以下引自「Prajnatemp」貼文:http://prajnatemp.pixnet.net/blog/post/248431043-聖默然
「聖默然」
釋開仁 2010/8/21
世尊曾教導出家人說:「諸所應行,凡有二業:一曰、賢聖講法[1],二曰、賢聖默然。」[2]──巴利本同。並且繼續解釋道:「汝等論此二事,終獲安隱。」[3]
那到底何謂「聖默然」呢?目揵連尊者曾自覺知第二禪具足住,是名聖默然。不過,世尊還是以神通力,三至其所,三番教授,讓尊者莫敢放逸,繼續第二禪具足住,並自覺悟從佛口生,從法化生,得佛法分者。[4]
其實,在禪定的輕安喜樂之中(與受蘊的喜樂受不同),也有稱為「勝喜」的用語,這與「定生喜樂」的二禪相當。[5]
班迪達禪師認為:有些人認為進入二禪才是「聖默然」,因為二禪時「尋、伺」二禪支消失。說話時尋的作用很顯著,二禪斷除了尋禪支,所以特別被稱為「聖默然」。另外也有人認為進入四禪才是「聖默然」,因為呼吸停止時不可能會說話。[6]
不過,禪師還引用了南傳的《自說經注》來解說「聖默然」的意思,其所指的是“samathavipassanābhāvanā”,即「修習奢摩他或毗婆舍那」。[7]只有這種沉默不語才可以稱為「聖默然」。禪師結論說:無論如何,修行奢摩他或毗婆舍那,便算是「聖默然」。「聖默然」有許多利益,其一是你樹立了一個典範,可讓其他人(新學者)效仿,並能增進他們的信心。這類例子在佛陀的時候很多。你所得到的利益,則是能證得觀智和道智。[8]
其實,班迪達禪師所引用的註書解釋,與北方上座部的註釋,有相當貼近的內涵,如《尊婆須蜜菩薩所集論》在談到「賢聖默然口不出言」的意義時,共列舉了九項定義:
1、思惟第二禪,
2、思惟十二因緣,
3、心專一不亂而聽法,
4、念棄一切行而思惟之,
5、思惟空、無想、(無)願,
6、善思惟四賢聖諦,
7、思惟不淨觀、法起則起,法滅則滅,
8、思惟內事,
9、聞此(戒…因緣等)輪已,持諷誦讀,意不染著不厭,心不亂善思惟。[9]
──這些統統皆稱之為「聖默然」,簡要攝之,不出止觀的範疇也。
綜上所言,狹義的「聖默然」是與禪定有關的形容詞,特別是第二禪。而廣義來說,修習止或觀,皆可名之為「聖默然」。如斯二者,可有先後次第?據尊婆須蜜菩薩所言,其中一說提及:「集聚來會,亦是其事,當說諸法;已說當善聽之,於彼法論親近賢聖。譬如戒輪、定輪、智慧輪、解脫輪、解脫智慧見智慧輪,乃至十二因緣輪。聞此輪已,持諷誦讀,意不染著不厭,心不亂善思惟,是謂賢聖默然。」[10]──按此論的次第為聞、思、修次第漸進,先當說法,後再默然思惟。
除此之外,在大乘法中是否又是相同的定義「聖默然」呢?在龍樹菩薩的《大智度論》中提到:
佛勅弟子,若和合共住,常行二事:一者、賢聖默然;二者、說法。
「賢聖默然」者,是般若心;「說法」者,說般若波羅蜜。
是人從般若心出,說般若波羅蜜;說般若波羅蜜已,還入般若中,不令餘心、餘語得入,晝夜常行;是不休不息,如是得先所說功德。[11]
從上了知,大乘定義「聖默然」為般若心,屬於智慧的層面──或是慧心所(南傳稱為觀智和道智)。由般若心出發而為人說般若波羅蜜──即稱之為「聖法談」。換句話說,這裡相當重視「聖默然」,或說是般若心的智慧內證,有了般若體悟的心,才能說出般若的種種相(與尊婆須蜜菩薩上述所言有些微不同)。從另一角度來看,靜態時守護著與般若相應的心心所法,動態時以般若心來說法度眾,說法已,還須重返靜態的般若心中,讓自心動靜皆保持在與般若相應的情境中,不讓其他的心,或無關於般若的話語,得入菩薩的晝夜生活,不中斷地如此精進,才是佛的真正弟子。[12]
=======
[1] 一、《中阿含.191大空經》卷49〈1 雙品〉:「阿難。彼比丘行此住處心。若欲有所說者。彼比丘若此論非聖論。無義相應。謂論王論.賊論.鬪諍論.飲食論.衣被論.婦人論.童女論.婬女論.世間論.邪道論.海中論。不論如是種種畜生論。若論聖論與義相應。令心柔和。無諸陰蓋。謂論施論.戒論.定論.慧論.解脫論.解脫知見論.漸損論.不會論.少欲論.知足論.無欲論.斷論.滅論.燕坐論.緣起論。如是沙門所論。如是論已。心中不生貪伺.憂慼.惡不善法。是謂正知。」(CBETA, T01, no. 26, p. 739, a25-b5)
二、在南傳方面,「法談」是指與四聖諦、十論事有關的談話。十論事出自《中部》(M III 113-114)。〔其詳解,參考《自說經注》(Ud-a 227-233)。其中「不會論」的「不會」意指,不因與異性、居士、同梵行者的來往而生起煩惱,導致退墮。〕
三、《尊婆須蜜菩薩所集論》卷4 (CBETA, T28, no. 1549, p. 745, c12-p. 746, a6)
[2] 一、《長阿含.1大本經》卷1 (CBETA, T01, no. 1, p. 1, b25-28) 《長阿含.30世記經》卷18〈1 閻浮提州品〉(CBETA, T01, no. 1, p. 114, b18-20) 二、sannipatitānaṃ vo, bhikkhave, dvayaṃ karaṇīyaṃ- dhammī vā kathā, ariyo vā tuṇhībhāvo.〔諸比丘!當你們聚會一處時,應做兩件事:法談或聖默然〕---《中部》(MN I 61)、《自說經》(Ud 11)。參考《相應部》(SN II 273)。
[3] 《增壹阿含.1經》卷34〈40 七日品〉(CBETA, T02, no. 125, p. 735, b29-c5)
[4] 《雜阿含.501經》卷18(CBETA, T02, no. 99, p. 132, a15-b9)
[5] 印順導師《華雨集》第三冊〈修定──修心與唯心‧秘密乘〉(p.206)。
[6] 圓測撰《解深密經疏》卷2:「或於長夜。由言說勝解。樂著世間綺言說故。於內寂靜聖默然樂。不能尋思。不能比度。不能信解。釋曰。第三賢聖默然寂靜樂喻。此即四種樂中寂靜樂也。故瑜伽云。第二靜慮已上諸定。尋伺止息。名寂靜樂。諸教中說三種法能成三行。一者身行。謂出入息成身之行。故名身行。入第四定。能滅身行。二者語行。所謂尋伺發語之行。名為語行。第二靜慮即能除滅。大小乘教。皆作此說。第二靜慮已上諸地無尋伺故。將欲發語。皆依下地尋思而說。三者心行。謂受想等助心之行。名為心行。若無心所。心不行故。入滅定時。能滅心行。今於此中。約言行說。二定已上無尋伺故。不能發言。不發言故。名為寂靜聖嘿然樂。此中意說。有尋伺者。樂著世間綺言說故。不能了知二定已上聖嘿然樂。如是有尋思者。由尋思力。行言說境。而不能說離言法性寂靜真如。」(CBETA, X21, no. 369, p. 220, c10-p. 221, a1 // Z 1:34, p. 340, c16-d13 // R34, p. 680, a16-b13)
[7] 《自說經注》(Ud-a 106): Tuṇhībhāvoti samathavipassanābhāvanā- bhūtaṃ akathanaṃ。
[8] 班迪達禪師(Sayādaw U Paṇḍita) 著《解脫道上:一顆寬廣而叡智的心》(p.404-406),英譯者:緬通 (Mya Thaung),中譯者:溫宗堃,西2008年6月初版。
[9] 《尊婆須蜜菩薩所集論》卷4 (CBETA, T28, no. 1549, p. 745, c12-p. 746, a6)
[10]《尊婆須蜜菩薩所集論》卷4 (CBETA, T28, no. 1549, p. 745, c29-p. 746, a5)
[11] 《大智度論》卷77〈61 夢中不證品〉(CBETA, T25, no. 1509, p. 601, a24-b1)
[12] 《大智度論》卷52〈24 會宗品〉:「三乘所攝一切善法,皆合聚在般若波羅蜜中,所以者何?一切三乘善法,皆為涅槃故。」(CBETA, T25, no. 1509, p. 430, a13-15)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