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17日 星期三

淺談「佛教詞彙定義」


  這幾天如藤井淳、左冠明、宗玉媺、周柔含、陳明、白瑞德等幾位佛教學者提到的方法已經是「經典詮釋」常用的「訓詁」方法,就是從文本當中將此漢譯詞彙或「還原」或「定位」,得到對應的「梵字、巴利用詞、犍陀羅語、藏譯用詞」之後,才去詮釋此一詞彙在經文脈絡裡代表的字義。而不是在漢字表面字義、中國經論注疏裡去找意義。(對古代譯師所流傳下來的詞彙解釋,是採取慎重參考,而不當作最權威的定義)。
  此一方法在白瑞德教授:〈回溯印度語系原典〉有了詳細的描述:
https://yifertw.blogspot.com/2018/10/blog-post_22.html
以下我舉幾個例子:
------
1. 「方便」:
   《佛光大辭典》:「梵語 upāya,巴利語同。音譯作漚波耶。十波羅蜜之一。又作善權、變謀。指巧妙地接近、施設、安排等。乃一種向上進展之方法。諸經論中常用此一名詞,歸納之,其意義可分為下列四種,即:(一)對真實法而言,為誘引眾生入於真實法而權設之法門。故稱為權假方便、善巧方便。即佛菩薩應眾生之根機,而用種種方法施予化益。(二)對般若之實智而言,據曇鸞之往生論註卷下舉出,般若者,達如之慧;方便者,通權之智。以權智觀照於平等實智所現之差別。(三)權實二智皆係佛菩薩為一切眾生,而盡己身心所示化之法門。(四)為證悟真理而修之加行。」(此處僅引用原文的十分之一。)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有二釋:一對般若而釋。二對真實而釋。對般若而釋,則謂達於真如之智為般若,謂通於權道之智為方便。權道乃利益他之手段方法,依此釋則大小乘一切之佛教,概稱為方便。」
  這兩部辭典的解釋,對於出現在「阿含、尼柯耶」翻譯經典的「方便」兩字,沒多大幫助。
1.1 「八正道」中的「正精進」又譯作「正方便」
  《長阿含十報法經》卷2提到「八正道」:「第二八法,可行得道者。八種道,一為直見、二為直念、三為直語、四為直法、五為直業、六為直方便、七為直意、八為直定。」(CBETA, T01, no. 13, p. 237, a23-25)
《雜阿含42經》卷2:「謂八聖道——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是名色滅道跡,」(CBETA, T02, no. 99, p. 10, a16-18)
  「正方便」是相對於「Sammāvāyāma 正精進」的翻譯。「vāyāma 」意為「努力、勤奮」。
1.2 另一處譯詞出現在《雜阿含91經》卷4:「有四法,俗人在家得現法安、現法樂。何等為四?謂方便具足、守護具足、善知識具足、正命具足。」(CBETA, T02, no. 99, p. 23, a26-28)。
  此處「方便」相當於「uṭṭhāna 立足、奮起、努力」,從《雜阿含91經》經文來看,「謂善男子種種工巧業處以自營生,謂種田、商賈,或以王事,或以書䟽算畫。於彼彼工巧業處精勤修行,是名方便具足。」(CBETA, T02, no. 99, p. 23, a28-b2),似乎是指「對賴以營生的工作精勤努力」。
1.3 第三種是「upāya 方法」的翻譯,最常見到的是「upāya-kusala 善巧的方法」,常譯作「方便善巧」。
例如,《雜阿含616經》卷24:「善巧方便」(CBETA, T02, no. 99, p. 172, c11),
《別譯雜阿含57經》卷3:「譬如魚師及其弟子,於捕魚法善巧方便」(CBETA, T02, no. 100, p. 393, b7-8)。
《翻譯名義集》卷5:「漚和俱舍羅(upāyakauśalya, upāyakusala),此云方便。《維摩》云:『方便以為父』。肇師云:『方便即智之別用耳。智以通幽窮微,決定法相,無知而無不知,謂之智也。雖達法相而能不證,處有不失無,在無不捨有。冥空存德、彼我兩濟,故曰方便。』《淨名疏》云:『方便是權智。權智外用,能有成辦,如父能營求長成。』......」(CBETA, T54, no. 2131, p. 1132, a24-b1)。
《妙法蓮華經》卷1〈2 方便品〉:「正直捨方便,但說無上道。」(CBETA, T09, no. 262, p. 10, a19-20)
這是說「不假借權宜的方法,純正而直截地講說無上道」。
--------------
2. 有時,巴利用字或梵文用字其實是同一個字,卻因文脈不同而須作不同的詮釋。在漢字如「麻木不仁」、「杏仁(台語有『土豆仁』、『綠豆仁』的講法)」、「婦人之仁」、「克己復禮為仁」(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B%81),四個「仁」字意義不同。
以「身行」為例:
2.1 《雜阿含298經》卷12:「行有三種——身行、口行、意行」(CBETA, T02, no. 99, p. 85, a25-26)。這是十二緣起中的「行」,意指「有意識的」與「潛意識的」表現在思想、語言和行動的意願。
2.2 《中阿含182經》:「身行清淨,仰向發露,善護無缺,因此清淨,不自舉,不下他,無穢無濁,為諸智梵行者所共稱譽。」(CBETA, T01, no. 26, p. 724, c28-p. 725, a1)。
此處「身行清淨」即是「仰向發露,善護無缺,因此清淨,不自舉,不下他,無穢無濁,為諸智梵行者所共稱譽。」(CBETA, T01, no. 26, p. 724, c28-p. 725, a1)。
這是指八正道的「正業」與「正命」,簡單來說,「身行」是「身體的作為」。
2.3 《雜阿含568經》卷21:「長者![5]出息、入息名為身行。[6]有覺、有觀名為口行。[7]想、思名為意行。」」(CBETA, T02, no. 99, p. 150, a23-25)。[5]出息入息Assāsapassāsā.。[6]有覺有觀 Vitakkavicārā.。[7]想思Saññā ca vedanā.。
這是指禪觀當中,對應三種階段的身心活動。
《雜阿含71經》卷3:「是名比丘斷五支,成六支,守護一,依四種,棄捨諸諦,離諸求,淨諸覺,身行息,心善解脫,慧善解脫,純一立梵行,無上士。」(CBETA, T02, no. 99, p. 18, c27-p. 19, a1)。
這整段是指「阿羅漢的十聖住」。
「身行息」為「passaddhakāyasaṅkhāra」,「身行 kāyasaṅkhāra」是指「kāyasaṅkhāra 入出息」(經文譯作「身行」),「passaddha」是指「輕安」(經文譯作「息」,是「輕安」,而非「止息、停止」)。
-----
3. 「無間等」雖然用字同為 abhisamaya,但是隨著上下經文的文意而有不同字義。
《雜阿含92經》:「憍慢婆羅門則於座上解四聖諦——苦、習、滅、道,得無間等。」(CBETA, T02, no. 99, p. 24, b3-4)。
 此處「無間等」為「洞察、現觀」。
《雜阿含 105 經》卷5:「非無間等故,慢則不斷」(CBETA, T02, no. 99, p. 32, b8)。
此處「無間等」為「感知、覺察」。
4. 《雜阿含1082經》卷39:「有一比丘亦乞食還至安陀林,坐一樹下,入晝正受,而彼比丘起不善覺」(CBETA, T02, no. 99, p. 283, c15-17)。
此處「入晝正受」,這是「divāvihāra」,意指「在白天的禪觀修習」。
《雜阿含109經》卷5:「得地一切入處正受,...如是水、火、風、青、黃、赤、白一切入處正受,」(CBETA, T02, no. 99, p. 34, b15-18)。
此處「正受」指「禪定」。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