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24日 星期二

評《維基百科》的《中阿含經》詞條



照片來自:日本東京大學圖書館所藏《萬曆版大藏經》(https://dzkimgs.l.u-tokyo.ac.jp/kkz/)
----------
從結構與篇幅來看,《中阿含經》詞條幾乎不能稱作「半成品」,在結構和內容深度都只是寥寥數語,無法和「《雜阿含經》詞條」相提並論。很遺憾的是,即使敘述不多,內容仍有幾處錯誤。
1. 原詞條稱「部派佛教基本經典,共六十卷,一八品,二二二經。」
依據晉朝道慈法師〈後出中阿含經記〉(《出三藏記集》登錄為〈《中阿含經》序〉):「此《中阿含》凡有五誦,都十八品,有二百二十二經,合五十一萬四千八百二十五字,分為六十卷。」(CBETA, T01, no. 26, p. 809, b29-c3)。
《出三藏記集》同時登錄了曇摩難提默誦翻譯的59卷本,和僧伽提婆根據胡本翻譯的60卷本,並聲稱兩者內容大不同,可見僧祐當年,兩本仍然並行於世
《出三藏記集》卷2:「
《中阿鋡經》五十九卷(建元二十年出)
右二部凡九十二卷。晉孝武時,兜佉勒國沙門曇摩難提,以符堅時入長安,難提口誦胡本,竺佛念譯出。」(CBETA, T55, no. 2145, p. 10, b23-26)
《出三藏記集》卷2:「
《中阿鋡經》六十卷(晉隆安元年十一月十日於東亭寺譯出,至二年六月二十五日訖。與曇摩提所出大不同)」(CBETA, T55, no. 2145, p. 10, c7-8)

《出三藏記集》卷9:「然五部異同孰知其正。而道慈愚意怏怏於違本。故諸改名者皆抄出注下。新舊兩存別為一卷。與目錄相連以示於後。將來諸賢令知同異。得更採訪。脫遇高明外國善晉梵方言者。訪其得失刊之從正。」(CBETA, T55, no. 2145, p. 64, a24-28)

建議改寫作:
《中阿含經》,為 "Madhyamāgama"的譯語,為北傳四阿含之一,相當於巴利五尼柯耶之「中部 Majjhima-Nikāya」。在「四部、四阿含」成對的對應當中,《長部》經數多於《長阿含》,《相應部》經數多於《雜阿含》(如依印順法師《雜阿含經論會編》則另當別論),《增支部》經數多於《增一阿含》,唯獨阿含》經數多於《》,阿含》也是漢譯四阿含當中唯一譯出完整攝頌的一部,非常難能可貴

漢譯阿含
巴利尼柯耶
善見律毘婆沙(漢譯)
善見律毘婆沙(巴利)
附註
長阿含/長部
30
34
44*
34
*宮本為34
梵文殘卷為 47
中阿含/中部
222
152
252
152

雜阿含/相應部
1362
2898*
7762
7762
*依菩提比丘CDB的計算。
增一阿含/增支部
364
2344*
9557
9557
*依菩提比丘為2344經,如依赤沼智善的計算則為2203經。

關於「長部」、「中部」(「長阿含」、「中阿含」)的結集原則,舊說是「依據經文篇幅長短」,篇幅長者編入「長部」(「長阿含」),篇幅中者編入「中部」(阿含」)。但是,菩提比丘指出,「中部」(阿含」)也有比「長部」(「長阿含」)篇幅長的經典,因此,經文長度不該是唯一考量。菩提比丘認為「長部」(「長阿含」)側重於頌揚佛陀的殊勝,與迴轉外道改宗佛教的相關故事。「中部」(阿含」)則側重經義的抉擇。
漢譯名稱
雜阿含
中阿含
長阿含
增一阿含
翻譯年代 (西元)
435
397
413
384
巴利文(B.C. 89)
相應部
中部
長部
增支部
覺音註疏
顯揚真義
破斥猶豫
吉祥悅意
滿足希求
大智度論
第一義悉曇
對治悉曇
世界悉曇
各各為人悉曇
摩訶止觀
()
()
()
()
有部毗尼毗婆沙
坐禪人
學問者
破諸外道
勸化人
印順導師p.488
禪師
阿毗達摩者
破諸外道
持經譬喻師
部派
說一切有部
說一切有部
法藏部
大眾部()
譯經師
求那跋陀羅
曇摩難提、 僧伽提婆
佛陀耶舍
曇摩難提
譯經師祖國
中天竺
罽賓(Kasmir)
罽賓(Kasmir)
兜趣勒(吐火羅)Tukhaara

2. 原原詞條稱「《四諦經》,一卷,後漢安世高譯。為《中阿含經》卷7〈分別聖諦品〉的單行譯本。

《中阿含經》的18品當中沒有〈分別聖諦品〉。
《中阿含31經》位於第三品〈舍梨子相應品〉,名為《分別聖諦經》(相當於《中部141經》, MN 141, Saccavibhaṅgasutta)
題作安世高譯的《四諦經》,從文體來看,有可能不是安視高所譯。(CBETA, T01, no. 32, p. 814, b10)。
完整編列《中阿含31經》的對應經典應作:《增一阿含27.1經》,《中部141經》, MN 141, Saccavibhaṅgasutta,T32 《四諦經》。
但是,此一詞條的重點不在詳列各經的對應經典,在《中阿含》222經當中單獨列《中阿含31經》對應經典也不成義例,建議刪除此一敘述。
======
接下來應談「傳譯」。
建議改寫作:
建元二十年(西元384年)法師曇摩難提默誦,竺佛念傳譯,為59卷本
東晉隆安二年(398年),僧伽羅叉講胡本,僧伽提婆轉胡為晉,道慈法師筆受。此為60卷本。
依據《出三藏記集》卷2的記載,僧祐當年(西元516年)可能還親自見到兩本並存:
《中阿鋡經》五十九卷(建元二十年出)
右二部凡九十二卷。晉孝武時,兜佉勒國沙門曇摩難提,以符堅時入長安,難提口誦胡本,竺佛念譯出。」(CBETA, T55, no. 2145, p. 10, b23-26)
《出三藏記集》卷2:「
《中阿鋡經》六十卷(晉隆安元年十一月十日於東亭寺譯出,至二年六月二十五日訖。與曇摩提所出大不同)」(CBETA, T55, no. 2145, p. 10, c7-8)
擔任第二譯筆受的道慈法師在〈後出中阿含經記〉(《出三藏記集》登錄為〈《中阿含經》序〉)敘述:「然五部異同孰知其正?而道慈愚意怏怏於違本,故諸改名者皆抄出注下。新舊兩存別為一卷,與目錄相連以示於後,將來諸賢令知同異、得更採訪,脫遇高明外國善晉梵方言者,訪其得失刊之從正。」
可知道慈法師還編了一本「新舊譯的異同對照目錄」,可惜這一寶貴的文獻記錄也佚失了。

3. 「內容」一節,我另找一天編寫。
====
以下為《維基百科》的《中阿含經》詞條內容(2018.4.24),讀者請參考原文(https://zh.wikipedia.org/wiki/中阿含經)
=====
《中阿含經》,北傳佛教四部《阿含經》之一。部派佛教基本經典,共六十卷,一八品,二二二經。一般推定為說一切有部所誦出。 目錄 1 漢傳版本 1.1 全譯本 1.2 別譯本 1.3 南北傳中阿含對照閱讀 2 內容 漢傳版本 全譯本 苻秦建元二十年(384年)由曇摩難提譯出五十九卷,東晉隆安二年(398年)瞿曇僧伽提婆重譯六十卷。目前漢傳

別譯本 《四諦經》,一卷,後漢安世高譯。為《中阿含經》卷7〈分別聖諦品〉的單行譯本。 南北傳中阿含對照閱讀 目前,北傳《中阿含經》與南傳《中部》經文的對照[1]已經完成。 內容 本經之義趣據《薩婆多毘尼毘婆沙》總序:「為利根眾生說諸深義。名中阿含。是學問者所習」。本經重於律治,較諸其它阿含經,《中阿含經》經文不長不短,故名「中阿含」,分五誦十八品。內容述及八正道、十二因緣、四禪、緣起、六界聚、六觸處、十八意行等部派佛教教義,闡述善惡因果報應,勸人止惡向善,常以寓言故事啟發。

沒有留言: